織色入史箋

基本介紹

  • 書名:織色入史箋
  • 作者:陳魯南
  • ISBN:9787101096934
  • 頁數:255 頁
  • 出版時間:2015-08-03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 中圖分類法:G:文化、科學、教育、體育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在古代中國,最重要的顏色只有五種:赤、青、黃、白、黑。五色系統大約形成於春秋時期,與古時盛行的五行理論互為表里,滲透到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
本書從人文歷史的角度闡釋色彩,描述色彩與中國古代文化(包括政治、歷史、文學、民俗、藝術等)千絲萬縷的聯繫。內容上分五篇,體例上先從色彩的字形切入,追溯本源;再分門別類講述由此生髮出的典故,闡述色彩滲透古代文化方方面面的影響。
本書不拘泥於傳統的考據分析類文章,而是每一篇皆為獨立別致的小品文,文字清新雋永,亦古亦今。

目錄

序言

第一篇 紅色
紅色,大約可以算作我們這個民族最喜愛的顏色。幾千年來,無論廟堂之高,抑或江湖之遠,無論隆禮重典,抑或鄉習民俗,無論女兒梳妝,抑或文人戲墨,都曾經,或者仍然,在廣泛地運用紅色。基於繁盛昌明的中華文化,古人還發明了多種語彙,來指代不同的紅色,按照顏色的深淺程度分,大約有絳、赤、朱、丹、紅等數種;按照製作原料的不同,又有赭、丹、茜等稱呼。
1. 諸紅繚亂
2. 惡紫奪朱
3. 女兒之色
4. 忠義所在
5. 浸染民風
6. 懷金拖紫

第二篇 青色
古人所說的青色,涵蓋了現代光譜原理命名的綠、青、藍乃至黑等諸多顏色。這數種顏色在光譜上是連續的;古人不懂得光譜的理論,但在種種生活實踐中培養了豐富的審美直覺,將這些連續而且彼此過渡並不明顯的顏色,都納入青色的外延,恰與基於現代科技的色彩理論相合。
1. 綠碧青絲繩
2.物之生時
3. 有女娉婷
4.縹縹乎仙
5.青青子衿
6. 新秀方然

第三篇 黃色
提起“黃色”,現代國人首先所想到的,大約不是某種顏色,而是淫穢、色情、少兒不宜、乃至某島國的電影和該類電影的女明星,大有魯迅先生所說的“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的意味。而若將這辭彙與古代社會生活聯繫起來,人們大約又只會想起金光燦爛、雍容威嚴的皇室氣象;除此而外,那時似乎再無廣泛套用這一顏色的領域與場合。一為天子的專用色,一為賤業的指代色,“黃”之含義,究竟原本為何,又如何嬗變,還是很讓人好奇。我們不妨仍從這個字的源流說起。
1. 黃之源起
2. 帝王專色
3. 吉祥如意

第四篇 黑色
學者們普遍認為,黑色與白色是人類最早認識的顏色,因為它們位於色階的兩極,對比最為強烈,最容易為視覺細胞辨識。而我們的民族使用黑色的歷史,也極為久遠。在距今一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當先祖們剛剛學會製造陶器的時候,便已經使用紅色和黑色來做裝飾。在黃河流域的諸多新石器時代考古發現,出土了許多以黑色條紋作為裝飾的陶器殘片,有些花紋甚至稱得上精美。而在殷商時期,人們在龜甲和獸骨上刻下文字後,也常常用紅色和黑色的粉狀物去填充這些組成文字的刻痕。與黑色如此漫長的廝守,自然也賦予它多種多樣的文字表現形式。
1. 萬變不離
2. 嚴厲正大
3.跌宕起伏
4. 年華之表

第五篇 白色
白色被古人視為各種色彩的基礎色,有了白色,其他顏色仿佛才有了安身立命之所。《淮南子》里就說,“色者,白立而五色成矣”,直接確定了白色的基礎性地位。其實《淮南子》這話也是轉借來的。老子的弟子文子有本著作,名稱也叫《文子》,其中就說過同樣的話。文子與孔子同時代,名氣卻要小得多,所以不怎么為後人關注。但道家思想包含著樸素的辯證法的觀念,對絢爛多姿的各種顏色與樸實無華的無色之色之間的關係,頗有見地;“白立而五色成矣”,很有一針見血的意味。
1. 萬色之基
2. 粉飾太平
3. 哀思所在
4. 不厭其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