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織物技術條件
- 織物:設計、試織到投產過程
- 考核項目:織坯或成品
- 單位:厘米(或英寸)
正文,
正文
織物從設計、試織到投產過程中必須具備的織物組織規格、物理指標和織造生產工藝參數,統稱為織物技術條件。棉型織物技術條件的主要項目有原料(見紡織纖維)、織物組織、紗號(支數)、織物幅寬、經緯紗密度、總經紗根數、經、緯向縮率、筘號(見筘)、織物重量、經緯向斷裂強度、織物緊度與織物上機圖等。
指織坯或成品經過成包自然伸縮後的實際幅寬,是外觀質量的考核項目之一,常用厘米(或英寸)為單位。實際幅寬允許與設計幅寬有一定公差,超過下偏差的作次品處理。織物幅寬根據織物的商業需要以及織造、印染設備條件等而定。它與下機幅寬和機上幅寬有密切關係。下機幅寬指織物從織機上落下收縮後的幅寬。它隨織造經紗張力、織坯整理車間的溫、濕度和存放時間長短而變化。機上幅寬指織物在織機上的幅寬。在緯向縮率和筘號確定後,影響機上幅寬的主要因素是經紗張力、邊撐的伸幅作用和織造車間的溫、濕度。
織坯或染整成品單位長度中經紗和緯紗的根數,又稱織物密度,常用10厘米(或1英寸)中的根數表示。經緯紗密度和經紗號數、織物組織是織物設計的三要素。改變經、緯紗密度對織物的外觀、手感、重量和強力、伸長等機械物理性能,以及織機的生產率、織物的成本都有直接影響。它由織物的用途、品種、原料、組織結構、下機縮率和印染加工縮率等因素決定。織坯或染整成品的經、緯紗密度與下機密度和機上密度有關。下機密度指織物下機收縮後的密度。它與織造時的上機張力、伸幅作用、車間溫、濕度有關。機上密度指織物在織機上的實際密度。它與織物設計中的緯向縮率、筘號、緯密變換齒的配置和經向張力有關。
織制全幅織物所需要的總經紗根數,由布身經紗根數和布邊經紗根數組成。當布身和布邊每筘齒中經紗穿入數相同時,總經紗根數為幅寬與經密之乘積。設計織物的總經紗根數應取整數,總經紗根數確定後,如織物幅寬不能達到設計規定,一般可另選合適筘號加以調節。
織造中由於經緯紗屈曲交織,經、緯紗線設計長度比織物成形長度要大,其差值與經、緯紗線設計長度的比稱經緯向縮率,常用百分比表示。其中經紗設計長度用漿紗匹印長度表示,緯紗設計長度用經紗穿入筘齒的寬度表示。織物設計中紗號(支)、密度、組織、幅寬確定後,經緯向縮率是決定漿紗匹長和筘號的重要參數。改變經緯向縮率,對織物的物理機械性能和織物成本都有影響。一般經紗比緯紗粗時,經向縮率小,緯向縮率大;經紗密度較緯紗密度大時,經向縮率大,緯向縮率小;經紗上機張力大時,經向縮率減小,緯向縮率增大。在日常生產中,廣義的經緯向縮率,除了織造中的經緯向縮率外,還包括下機後經緯向縮率和成包後自然伸縮率。下機後的經緯向縮率指織物下機鬆弛後的經緯向縮率,其中下機經向縮率是確定機上緯密和配置緯密變換齒輪的依據。下機後的緯向縮率是織造車間控制機上幅寬和保證織坯幅寬的依據。成包後的經緯向自然伸縮率,指的是織物成包後堆放一定時間所發生的自然伸長或收縮的百分率。它與織物組織的幾何結構有密切關係,有的織物經向伸,緯向縮;有的經向縮,緯向伸。合理選用成包後的經緯向自然伸縮率,既能保證織坯長度又能合理使用紗線原料。
指織坯無漿時的重量,常用無漿乾重克/米(或盎司/碼)表示,分輕、中、厚重型三種。它與經、緯紗支數、經緯向密度、縮率等技術條件有密切關係,能直接影響織物的成本。一般當紗粗、密度高、織縮大、伸長小時織坯較重,反之織坯較輕。織物重量可用規定面積的試樣經過退漿、烘乾直接稱重求得,或根據試樣的經紗號數、經緯向密度、縮率計算求得。
規定寬度和長度的織物在經向或緯向斷裂時所能承受載荷的公斤(或磅)數。它與原料、紡紗工藝、紗號、經緯紗密度等因素有關。織物斷裂強度指標可根據紗線號數、品質指標、紗線在織物中的強力利用係數(見紗線強度)、和織物密度計算制訂,並通過試織後的實際強度加以修正。
織物緊密程度的指標,包括經向緊度、緯向緊度和總緊度。織物中經緯紗密度並不能全面反映織物的疏密程度。密度相同的兩種織物,紗線粗的織物比較緊密。因此,比較織物的緊密程度必須同時顧及經緯紗線的粗細和密度。織物的經緯向緊度是經、緯紗直徑與兩根經、緯紗間的平均中心距之比,以百分率表示。總緊度是織物中經緯紗所覆蓋的面積與織物總面積之比,也用百分率表示。
指織坯或成品經過成包自然伸縮後的實際幅寬,是外觀質量的考核項目之一,常用厘米(或英寸)為單位。實際幅寬允許與設計幅寬有一定公差,超過下偏差的作次品處理。織物幅寬根據織物的商業需要以及織造、印染設備條件等而定。它與下機幅寬和機上幅寬有密切關係。下機幅寬指織物從織機上落下收縮後的幅寬。它隨織造經紗張力、織坯整理車間的溫、濕度和存放時間長短而變化。機上幅寬指織物在織機上的幅寬。在緯向縮率和筘號確定後,影響機上幅寬的主要因素是經紗張力、邊撐的伸幅作用和織造車間的溫、濕度。
織坯或染整成品單位長度中經紗和緯紗的根數,又稱織物密度,常用10厘米(或1英寸)中的根數表示。經緯紗密度和經紗號數、織物組織是織物設計的三要素。改變經、緯紗密度對織物的外觀、手感、重量和強力、伸長等機械物理性能,以及織機的生產率、織物的成本都有直接影響。它由織物的用途、品種、原料、組織結構、下機縮率和印染加工縮率等因素決定。織坯或染整成品的經、緯紗密度與下機密度和機上密度有關。下機密度指織物下機收縮後的密度。它與織造時的上機張力、伸幅作用、車間溫、濕度有關。機上密度指織物在織機上的實際密度。它與織物設計中的緯向縮率、筘號、緯密變換齒的配置和經向張力有關。
織制全幅織物所需要的總經紗根數,由布身經紗根數和布邊經紗根數組成。當布身和布邊每筘齒中經紗穿入數相同時,總經紗根數為幅寬與經密之乘積。設計織物的總經紗根數應取整數,總經紗根數確定後,如織物幅寬不能達到設計規定,一般可另選合適筘號加以調節。
織造中由於經緯紗屈曲交織,經、緯紗線設計長度比織物成形長度要大,其差值與經、緯紗線設計長度的比稱經緯向縮率,常用百分比表示。其中經紗設計長度用漿紗匹印長度表示,緯紗設計長度用經紗穿入筘齒的寬度表示。織物設計中紗號(支)、密度、組織、幅寬確定後,經緯向縮率是決定漿紗匹長和筘號的重要參數。改變經緯向縮率,對織物的物理機械性能和織物成本都有影響。一般經紗比緯紗粗時,經向縮率小,緯向縮率大;經紗密度較緯紗密度大時,經向縮率大,緯向縮率小;經紗上機張力大時,經向縮率減小,緯向縮率增大。在日常生產中,廣義的經緯向縮率,除了織造中的經緯向縮率外,還包括下機後經緯向縮率和成包後自然伸縮率。下機後的經緯向縮率指織物下機鬆弛後的經緯向縮率,其中下機經向縮率是確定機上緯密和配置緯密變換齒輪的依據。下機後的緯向縮率是織造車間控制機上幅寬和保證織坯幅寬的依據。成包後的經緯向自然伸縮率,指的是織物成包後堆放一定時間所發生的自然伸長或收縮的百分率。它與織物組織的幾何結構有密切關係,有的織物經向伸,緯向縮;有的經向縮,緯向伸。合理選用成包後的經緯向自然伸縮率,既能保證織坯長度又能合理使用紗線原料。
指織坯無漿時的重量,常用無漿乾重克/米(或盎司/碼)表示,分輕、中、厚重型三種。它與經、緯紗支數、經緯向密度、縮率等技術條件有密切關係,能直接影響織物的成本。一般當紗粗、密度高、織縮大、伸長小時織坯較重,反之織坯較輕。織物重量可用規定面積的試樣經過退漿、烘乾直接稱重求得,或根據試樣的經紗號數、經緯向密度、縮率計算求得。
規定寬度和長度的織物在經向或緯向斷裂時所能承受載荷的公斤(或磅)數。它與原料、紡紗工藝、紗號、經緯紗密度等因素有關。織物斷裂強度指標可根據紗線號數、品質指標、紗線在織物中的強力利用係數(見紗線強度)、和織物密度計算制訂,並通過試織後的實際強度加以修正。
織物緊密程度的指標,包括經向緊度、緯向緊度和總緊度。織物中經緯紗密度並不能全面反映織物的疏密程度。密度相同的兩種織物,紗線粗的織物比較緊密。因此,比較織物的緊密程度必須同時顧及經緯紗線的粗細和密度。織物的經緯向緊度是經、緯紗直徑與兩根經、緯紗間的平均中心距之比,以百分率表示。總緊度是織物中經緯紗所覆蓋的面積與織物總面積之比,也用百分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