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繆重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長沙
- 出生日期:1915年
- 逝世日期:2014年
- 職業:軍人
- 畢業院校:黃埔軍校長沙分校
加入遠征軍 經歷收復騰衝之戰
儘管繆老精神尚可,但濃重的湖南鄉音成了和大家交流的一大阻礙,很多無法辨清的人名地點都得要他寫出來。看著老人顫巍巍握筆也很困難,志願者和記者都不忍心再打擾他,他的抗戰經歷也只留下隻言片語。
1936年,21歲的小伙繆重華加入湖南保全團17團,1937年以排長身份考入黃埔軍校11期長沙分校,畢業後入湖南保全團12團,後來到四川雲陽35補訓處二團任連長。1942年初,他帶補訓處的兵員到雲南,準備前往緬甸補充進中國遠征軍第五軍,但行至遮放碰到日軍,只好搭南僑機工的車輛退至安寧。
1944年初繆重華分到雲龍縣的滇康緬游擊總指揮部,任少校警衛營營長,隸屬第十一集團軍管轄。“敵人還進攻六庫,我們就和它打,一直逼著敵人撤退到怒江,敵人經常派小部隊來騷擾,但我們不怕呀,一路追到片馬、高黎貢山,讓他們不斷退縮。我們收復片馬後,大部隊就向騰衝推進,騰衝收復,戰爭也就結束了。”在志願者拍攝的視頻中,繆老回憶著70年前的硝煙歲月。“敵人的工事做得好,我們的裝備又很差,長官經常命令大家硬攻,多少戰友因此犧牲。你們根本想不到戰場上當時死了多少年輕士兵。”
沒有汽車,買了匹馬趕赴戰場
在繆老的記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卡賓槍。這種輕便的步槍還兼具有手槍和衝鋒鎗的部分優點,在國軍部隊中算是先進的武器。士兵能有這樣的武器,自然是愛不釋手。但面對轟炸機,還是毫無用武之地。
在去年本報聯合保利六合舉辦的兵器展上,繆老對裝甲車最感興趣:“我們那時哪有汽車喲!要精銳部隊才有,很多士兵連汽車長啥樣見都沒見過,能有馬騎就不錯了。從片馬趕到騰衝時,行軍實在太辛苦,我就自己掏錢買了一匹馬,騎著馬趕到下一個戰場。”
抗戰勝利後,繆重華所在部隊改編,此後他回到昆明,加入第六軍運輸指揮部,隸屬遠征軍後方勤務部管轄。繆老任中校參謀,一直到1947年軍運指揮部撤銷。
解放後,繆重華先後在建國中學、昆八中、昆十四中任歷史教師,一生教書育人直到退休。曾有志願者好奇地問他:“繆老,你自己也經歷了那么多歷史,是怎么和學生講的?”繆老回答說:“書上怎么寫就怎么講。”
昨日的追悼會上,昆明十四中學校代表在致辭中總結了繆重華的一生。作為桃李滿天下的良師,繆老不僅工作時兢兢業業,退休後還一直牽掛著學校的工作,其和藹可親的性格深得學校歷屆老師們的尊重和愛戴。
雲南再無黃埔11期老兵
“繆老的一生是光榮而偉大的。他是遠征軍老兵,也是黃埔生,他的離去,意味著雲南黃埔11期的老兵沒了。”雲南老兵關懷計畫項目負責人周德蓉含淚說道。
據資料顯示,黃埔軍校第11期於1934年9月開學,編為兩個入伍生團。分步兵、騎兵、炮兵、工兵、交通5個科。1937年8月28日第一團學生畢業,計605人。10月25日,第二團畢業,計664人。
在志願者給繆老錄製的口述中,繆老特別說:“我是黃埔軍校長沙分校11期的。我們上了半年課就畢業了,因為我們是軍官班,不是學生。”因志願者很難聽懂他的話,他在紙上寫下當年隊長的名字“陳襄漠”,並特別解釋說:“隊長是4期的。”
1934年蔣介石派徐培根赴歐考察軍事後,根據建議開始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即黃埔軍官學校)設立軍官高等教育班(簡稱高教班),受業期為一年(有的資料說半年)。高教班學員招錄非常嚴格,除了蔣介石親準入學的特殊學員,都得層層挑選。按照繆老口述,他應該是黃埔軍校高教班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