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烽火台始建於明朝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當時稱三塔山台。清朝沿用,升總台,下轄高山,土澤,觀山,梅山和蝦廣束等五個烽火台。總台山台建築結構獨特。台基呈梯形,上邊7米,下邊8米,高3.7米;用沙土夯成,十分堅固。其上建石屋,高1.8米,面寬2.8米,進深2.5米,硬山頂,條石蓋鋪,石柱和石樑採用榫卯結合;四壁亂石壘築,開南門。目前,保存基本完整。 (就是有點兒髒)
據民國《鎮海縣誌》載:“(總台山台)設旗軍以瞭望聲息,晝煙夜火,互相接應。……所望獨遠,故設總台。”歷史上,北侖人民抗倭、抗英、抗法等反侵略戰爭的狼煙大多從這裡燃起。總台山烽火台遺址是北侖區人民不畏強暴,英勇抗擊外敵入侵的見證,是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活教材。
在一個角落裡,有一塊石頭,上面依次刻著要傳達信息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