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慾主義:歷史遺存與現實追問》是2016年10月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貞明。
基本介紹
- 書名:縱慾主義:歷史遺存與現實追問
- 作者:蔡貞明
-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0月
- 頁數:237 頁
- 定價:5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6011824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縱慾主義是與禁慾主義、無欲主義和節慾主義相對應的一種對待欲望的立場、態度和主張,它是享樂主義的特別化形態,其突出表現是無限制地放縱個人慾望,特別執著於物質和感官方面的瘋狂追逐和縱情享樂。不能否認縱慾主義的客觀存在,不可忽視縱慾主義的負面影響。縱慾主義倡導者雖然不多,縱慾主義認同者、追隨者和踐行者卻不計其數。在某些特殊時期,縱慾主義思潮會活躍起來,以致形成一種難以遏止的蔓延之勢。《縱慾主義:歷史遺存與現實追問》從縱慾主義的生存土壤、縱慾主義的表現形式、縱慾主義的倫理維度、縱慾主義的主要根源、縱慾主義的突出特徵、縱慾主義的內在本質、縱慾主義的外圍比較、縱慾主義的雙重困境、縱慾主義的不利後果、縱慾主義的有效救治等方面對縱慾主義進行較為系統而深入的分析論證,旨在從歷史與現實維度讓人們對縱慾主義有一個清晰而理性的認識,從而更好地促進社會的穩定和諧。
作者簡介
蔡貞明,男,貴州納雍人。雲南師範大學畢業,研究生學歷,哲學碩士。現為貴州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主要從事傳統哲學與文化研究。
曾在《貴州社會科學》《領導科學》《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玉溪師範學院學報》《貴陽學院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已出版學術著作《欲望論》(獨著,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年),《明代黔中王門大師孫應鰲思想研究》(合著,群言出版社,2007年),《裝點關山——梵淨山佛教文化旅遊的開發研究》(合著,中國文史出版社,2014年)’《驅邪扶正一一貴州佛道儒巫宗教文化現象與邪教的關聯性研究》(合著,中國言實出版社,2014年)。
文學筆名睜眠。曾先後在《詩神》《星星》《涼山文學》《今日文壇》等刊物發表詩歌、散文和評論。曾獲“1989·中國杯”全國青年詩歌大賽佳作獎,第三屆高原文學獎,第二屆“屈原杯”全國詩歌大賽優秀獎等獎項。有詩作和評論入選多種文學選本。系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貴州省文藝理論家協會會員,貴州省寫作學會理事。已出版詩集《狂奔》(四川黨建期刊集團,四川民族出版社,2015年)。
圖書目錄
引言
一、《列子·楊朱》及其縱慾主義思想
二、《呂氏春秋》及其縱慾主義思想
三、吳稚暉及其縱慾主義思想
四、普羅泰戈拉及其縱慾主義思想
五、伊壁鳩魯及其縱慾主義思想
六、愛爾維修及其縱慾主義思想
七、霍爾巴赫及其縱慾主義思想
第一章 縱慾主義的生存環境
第一節 不良的政治環境
一、縱慾的必備要素
二、不良政治環境的主要表現
第二節 惡劣的經濟環境
一、生產與分配不對應
二、義務與權利不對等
三、奉獻與回報不相稱
第三節 污濁的文化環境
一、拜金主義甚囂塵上
二、官僚主義揮之不去
第二章 縱慾主義的表現形式
第一節 沉溺於對物質利益的占有和消耗
一、物質利益的一般性特徵
二、縱慾主義在物質利益上的特殊表現
第二節 痴迷於對感官色情的追逐和享受
一、感官色情的一般性特徵
二、縱慾主義在感官色情上的特殊表現
第三章 縱慾主義的倫理維度
第一節 凡樂皆善
一、快樂至上
二、有欲即遂
三、滿足欲望的手段
四、快樂與善的關聯
第二節 凡苦皆惡
一、無欲可遂
二、痛苦與惡的關聯
第三節 擇善而從
一、同類事物內部的比較和選擇
二、不同事物之間的比較和選擇
第四章 縱慾主義的主要根源
第一節 心理根源
一、炫耀心理
二、從眾心理
三、泄憤心理
四、頹廢心理
五、補償心理
六、體驗心理
七、恐慌心理
第二節 認識根源
一、基於對生與死的認識
二、基於對實與名的認識
第三節 社會根源
一、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二、縱慾主義源於不良的社會風氣
第四節 制度根源
一、不科學的制度為縱慾主義大開方便之門
二、不完善的制度為縱慾主義提供可乘之機
第五章 縱慾主義的突出特徵
第一節 數量上求多
一、對數量的過分要求是縱慾主義的必要前提
二、對數量的過分要求與貪婪本性密切相關
第二節 質量(素質)上求優
一、對質量(素質)的過分要求是縱慾主義的直接動機
二、對質量(素質)的過分要求與奢侈作風緊密相連
第三節 內容上求全
一、內容不同的欲望滿足對象具有互補功能
二、多種感知需要內容各異的欲望滿足對象
第四節 形式上求變
一、變換形式的可能
二、變換形式的意義
第六章 縱慾主義的內在本質
第一節 功利性
一、功利是縱慾主義的唯一目標
二、功利性是公益性的對立物
第二節 自私性
一、自私性是排他性的同義語
二、自私的在場意味著仁愛的缺席
第七章 縱慾主義的外圍比較
第一節 禁慾主義與縱慾主義的比較
一、禁慾主義概述
二、禁慾主義與縱慾主義的簡要比較
第二節 無欲主義與縱慾主義的比較
一、無欲主義概述
二、無欲主義與縱慾主義的簡要比較
第三節 節慾主義與縱慾主義的比較
一、節慾主義概述
二、節慾主義與縱慾主義的簡要比較
第八章 縱慾主義的雙重困境
第一節 理論困境
一、全面性需求與片面性需求之間的關係
二、片面性需求的弊端
第二節 現實困境
一、人是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統一體
二、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分離
第九章 縱慾主義的不利後果
第一節 突破身體健康底線
一、身體的功能
二、逾越生理極限的危害
第二節 造成需求對象短缺
一、需求對象何以短缺
二、需求對象短缺的隱患
第三節 加劇精神空虛程度
一、時間分配
二、荒唐行為
第四節 導致攀比之風盛行
一、攀比的範圍
二、攀比的條件
第五節 增加社會衝突風險
一、利益衝突
二、情感衝突
第六節 助推現存規制崩潰
一、不受現存規制約束
二、突破現存規制約束
第十章 縱慾主義的合理改造
第一節 從自然欲望滿足向非自然欲望滿足轉變
一、非自然欲望及其滿足
二、欲望滿足空間的拓展
第二節 從為我滿足向為他滿足轉變
一、為他滿足的必要性
二、不同主體之間彼此依存
第三節 從重享樂向重勞動轉變
一、勞動的永恆價值
二、把享樂的來源置於首位
第四節 從事後抑制向事前引導轉變
一、事前引導的關鍵或核心
二、事後抑制的沉重代價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