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縣大夫下大夫
- 性質:古代官名
- 朝代:西魏
- 品級:正四命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禮》縣正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屬官,每縣置一人,掌本縣事務,下設縣正上士、縣正中士以佐其職。正四命。隋文帝開...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亦稱縣伯下大夫。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屬官,佐縣伯中大夫掌本方事務,其下設小縣伯上士、小縣伯中士。正四命。隋文帝...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屬官,每稍置一人,掌本稍行政事務,下設稍正上士、稍正中士以佐其職。正四命。隋文帝開皇元年(581...
下大夫是古代職官名,在妃嬪中地位最低。...... 下大夫古代職官名 編輯 周王室及諸侯各國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下大夫漢皇帝侍妾之號 編輯 ...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屬官,每遂置一人,掌本遂行政事務,正四命。下設遂正上士、遂正中士以佐其職。隋文帝開皇元年 (...
領小醫下大夫、小醫上士、醫正上士,瘍醫上士、主藥下士等官屬。由精通醫道者擔任,不一定為品階所限。姚僧垣即自遂伯中大夫、長壽縣公除此職。正四命。隋...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禮》縣師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屬官,每方置一人,掌本方事務,下設小縣伯下大夫、小縣伯上士、小縣伯中士以佐其職...
右侍下大夫,官名。北周置。《隋書·獨孤楷傳》:“其後數從征討,賜爵廣阿縣公,邑千戶,拜右侍下大夫。”正四命。 ...
周武帝親理朝政後,劉行本轉為御正中士,兼領起居注,連續升遷為掌朝下大夫。周朝原來的典章規定,天子不坐正殿而到殿前時,掌朝大夫主管筆硯,拿到御坐前,則由承...
二、北周依《周禮》置六官,地官儲的屬官有左右遂伯中大夫、小遂伯大夫,以擬《周禮》的遂人中大夫、遂師下大夫,每遂下大夫、正四命,以下有遂正大士、中士...
二、北周依《周禮》置六官,地官府所屬有鄉大夫,每鄉一人,下大夫正四命,下有鄉正上士,鄉正中士。東周以後,鄉遂對立的制度已不存在,北周附會古制,以王畿百里...
有不同的食封標準,如《國語》中載“大國之卿,一旅之田,上大夫,一卒之田。”《左傳》中也載趙簡子曾有“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之語。[1] ...
公元前493年,趙簡子誓師詞中說:“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左傳·哀公二年》)說明當時縣的建置高於郡。縣設縣大夫,楚國稱縣尹、縣公。縣大夫之...
《左傳·哀公二年》雲:“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郡的長官也因為郡為邊地之因而初為武人專任,稱守、郡守、太守,郡守之下設立統領一郡軍隊的高級軍官——...
只有一個名稱的為爵位)、小宰中大夫二、宰夫下大夫四、上士八、中士十六、旅...在縣一級地方,主要的官職為令(秦國稱大嗇夫)、丞(秦國稱嗇夫)、尉、司馬、...
西周時縣大於郡,《逸周書作雒》:“千里百縣,縣有四郡”;《左傳》哀公二年:“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春秋時代一些諸侯國為了加強管理而置縣和...
《周禮·地官·敘官》:“縣正,每縣(天子)下大夫一人。”進入了天子大夫的行列。《孟子·萬章篇》:“天子之卿,受地視侯,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
公孫楚(生卒年不詳),姬姓,游氏,名楚,字子南,又稱游楚,是鄭穆公的孫子,公子偃的兒子,子蟜的弟弟,鄭國下大夫。公孫楚是名副其實的大大夫。...
《左傳.哀公二年》雲:“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郡的長官也因為郡為邊地之因而初為武人專任,稱守、郡守、太守,郡守之下設立統領一郡軍隊的高級軍官-都尉...
李冏(?-479年),字道度,趙郡平棘縣(今河北趙縣)人。北魏大臣,高平宣王李順第四子。開始做中散大夫,下大夫、南部給事。外任龍驤將軍、南豫州刺史。回朝,任...
初以門蔭,授司門大夫,封為安寧縣侯。北周建立後,遷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司會中大夫,進封河陽郡公。 建德三年,去世,時年四十歲,追贈大都督、洛鳳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