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多元主體協同供給機制研究

縣域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多元主體協同供給機制研究

《縣域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多元主體協同供給機制研究》是依託杭州師範大學,由張萌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縣域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多元主體協同供給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張萌
  • 依託單位:杭州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促進城鄉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是我國新一輪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然而,當前農村公共衛生服務供給體系的無序和整體協同服務功效的缺失,即使政府逐年增加農村公共衛生投入,也難以獲得所期望的讓農村居民人人享有規範化和同質化的公共衛生服務以及保障維護健康的效果。協同學原理具有通過控制系統中的序參數,使整個系統從無序轉換為有序達到協同狀態,實現系統的整體效益大於各子系統效益之和。本研究擬借鑑協同學原理構建縣域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多元主體供給機制理論模型。在分析多元主體協同發展演化和利用社會網路分析法確定影響協同的內外部因素和動力的基礎上確定供給形成機制,分析多元主體協同供給的期望和訴求形成協同供給的實現機制,從多元主體視角,構建縣域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協同供給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機制。提出多元主體供給機制實現的可行性的對策建議,為我國農村公共衛生服務供給體系的管理提供理論和實踐的指導。

結題摘要

目的:基於協同理論構建縣域農村公共衛生服務複雜系統協同度模型。利用社會網路分析法評價我國農村慢性病管理機構協同服務的現狀等。方法:分別抽取浙江省的象山縣、河南省的武陟縣和陝西省的彬縣作為樣本縣,對其衛生行政部門進行問卷調查,測算其縣域農村公共衛生服務複雜系統的協同度。利用文獻研究法和專家諮詢法確定縣域公共衛生服務多元主體協同供給網路維度、核心利益相關者和協同績效評價概念框架和指標體系。對樣本縣總計99家農村慢性病管理機構進行問卷調查,運用UCINET軟體進行相關的社會網路指標的測量及分析。採用問卷調查確定核心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採用模糊評價法確定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多元主體的協同績效的評價指標的權重。結果:象山縣、武陟縣和彬縣農村公共衛生服務複雜系統協同度的最高值分別為0.33337、0.18068和0.21312。息縣項店鎮的網路密度為信息交流網路0.1050,資源共享網路0.1686,項目合作網路0.0833,社會扶持網路0.1436;息縣包信鎮的網路密度為信息交流網路0.0569,資源共享網路0.0952,項目合作網路0.0542,社會扶持網路0.1402;武陟縣謝旗營鎮的網路密度為信息交流網路0.1022,資源共享網路0.1844,項目合作網路0.0803,社會扶持網路0.1403。QAP相關分析顯示三個樣本鄉的四大網路之間都存在相關性,且具有統計學意義(P小於0.05)。核心利益相關者為縣衛計委、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醫務人員和農村居民,且利益訴求呈現多樣性。協同供給績效評價概念框架和指標體系包括3個一級指標、8個二級指標和18個三級指標,一級指標權重係數分別為0.3239、0.3303、0.3459。結論:供方和需方系統一致性不高、財政支持可持續性不強導致縣域農村公共衛生服務複雜系統協同水平較低。慢性病管理的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機構合作、互動不足,制約了農村地區慢性病管理工作的整體效率和效果。縣域公共衛生服務多元主體協同供給需要以政府為主導,平衡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增強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間的協同能力。指標體系構建的方法切實可靠,結構科學合理,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