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文學家左思在《三都賦·魏都賦》中談到清河(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縣)的絲織業非常發達,有“縑緫(總)清河”之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縑緫清河
- 出自:晉·左思《魏都賦》:“綿纊房子,縑緫(總)清河。”
- 含義:曹魏時期,清河縣所產的縑絹質地細薄精美
縑緫清河,語出自西晉文學家左思《三都賦·魏都賦》:“錦繡襄邑,羅綺朝歌,綿纊房子,縑緫(總)清河。若此之屬,繁富夥夠。”意思是,河南襄邑(今河南省睢縣)的絲織品精美鮮艷,河南朝歌(今河南省淇縣)的絲製品有精美的花紋和圖案,河北房子(今河北省邢台市臨城縣)的細絲棉和絮棉衣用的蠶絲棉最出名,河北清河有大量五色細絹匯聚,質地細薄精美。縑:細絹;緫(總):古代絲的計量詞,八十根絲為一緫。也指一種絹。。清河:地名,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縣。兩漢置清河國,曹魏黃初七年(226)農曆八月,皇子曹冏受封為清河王,當年十月曹冏去世,清河國除,改名清河縣,是清河縣名之始。西晉武帝鹹寧三年(277)於置清河縣。左思在《魏都賦》中高度讚揚了曹魏的都城鄴城(今邯鄲臨漳縣)的繁華,特別是該地區的紡織業在國內屬於發達的地區之一,到南北朝時期仍然不衰。顏子推在《顏氏家訓》中說:“河北(黃河以北)婦人、織紝、組訓之事,黼黻、綿繡、羅綺之工,大優於江東也”。到了隋朝,清河縣生產的絲紡織品在《隋經圖》中記載為“清河絹天下第一”,隋文帝曾下詔褒獎,賜予清河郡公楊素縑二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