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軒轅氏是上古黃帝的別稱。
縉雲是黃帝的一種官名,也是黃帝的別號。縉雲縣始建於武周萬歲登封元年(696),以境內有古縉雲山而得名。縉雲是中國南方祭祀軒轅黃帝的唯一場所。軒轅氏祭典是至今存續在浙江省縉雲縣的一種以黃帝為祭祀對象的中華始祖崇拜禮俗。
上古時期,江南一帶的人們祭拜黃帝,都在仙都蒼龍峽口的鼎湖峰腳下。到晉代(公元330—334)在此建“縉雲堂”,為南方人民祭祀黃帝的最早建築物。唐天寶年間(公元648)地方官員奉旨擴建,改名“黃帝祠宇”,時李白從叔小篆書法家李陽冰任縉雲縣令,親書“黃帝祠宇”碑,並把民間聯合族祭的形式上升為官府祭祀。從此,祭祀黃帝的“北陵南祠”格局開始形成,每年清明、重陽官民共祭,香火興盛。現尚流存節度判官李季員《仙都山銘》、戶部郎中張鷺《仙都山銘》、殿中侍御史韋《仙都山銘》三篇祭文。宋代時,宋真宗、宋仁宗等都曾派大臣到縉雲仙都祭祀黃帝,天禧四年(公元1020),宋真宗派員到仙都祭黃帝時還投放了信物金龍玉簡。宋朝崇道,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下詔,賜改“黃帝祠宇”為“玉虛宮”,清初,玉虛宮毀於戰火。
主要活動
世代傳承至今的縉雲軒轅氏祭祀,分春(清明)秋(重陽)二祭,形式分黃帝祠宇大殿祭拜、各地宗祠祭拜或自家“道壇”(民居四合院的天井)祭拜等多種。規模較大的祭祀是在黃帝祠宇舉行,祭拜人員分主祭、陪祭、參祭等。祭祀禮儀設擊鼓、撞鐘、恭讀祭文、獻三牲五穀、獻黃酒鮮花、獻祭樂祭舞等,氣氛莊重熱烈。祭典期間,鋼叉、板(布)龍、板獅、竹馬、旱船、秧歌、腰鼓、銅鈿鞭、啞背瘋等各種地方民間表演活動豐富多彩。祭典前一天,參祭者必先焚香沐浴,以示對軒轅黃帝的虔敬。 主祭和司儀換上潔淨的傳統服裝藍布長衫。主祭和司儀身穿唐裝,胸前披掛特製的黃色長條絲巾。 祭典當天一早,各個鄉鎮、村莊的民間表演隊伍為及時趕到仙都而早早起床裝扮,披掛整齊後立即出發。這些源自縉雲本土的傳統節目形式獨特,內容豐富,門類繁多。參祭的民眾也穿戴一新, 扶老攜幼,浩浩蕩蕩向仙都而行,沿途一路觀看幾十支民間隊伍的踩街表演。祭典隊伍中有大型的鼓號隊和古樂隊。鼓號隊由兩面大銅鑼、九支先鋒和十二面大鼓等共二十二人組成,他們服裝整齊,步調一致,氣勢恢宏,震撼人心。古樂隊則由司鼓、鑼、鈸、二胡、三弦、古箏、笛子、嗩吶等二十餘件樂器組成。獻祭舞蹈以黃帝煉丹、乘龍升天為題材,由八十餘人演出,舞蹈動作古老而粗獷,雄壯而奔放。俗稱“響鈴叉”的傳統舞蹈“鋼叉舞”是軒轅祭典舞蹈中一個古老的節目,由四十人表演。演員頭扎黃巾,赤膊束腰,腿扎褲腳,足踏軟鞋,手執鋼叉,隨著鑼鼓節奏起舞。主要動作有“雙手花”、“轉腰”“滾背”“過腿”“調車”“開四門”“上栲”“下栲”“飛叉”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黃帝文化是歷朝歷代華夏祖先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中華文化的源泉,加強對軒轅氏祭典的保護,是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凝聚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舉措。
保護措施
2011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縉雲縣仙都旅遊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獲得“黃帝祭典(縉雲軒轅祭典)”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黃帝祭典(縉雲軒轅祭典)項目保護單位縉雲縣仙都旅遊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9年10月7日農曆重陽佳節,中國·仙都祭祀軒轅黃帝大典在浙江縉雲仙都黃帝祠宇隆重舉行。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專家學者、企業界等社會各界代表1000餘人齊聚仙都,共同緬懷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2016年4月4日上午,浙江縉雲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典禮在仙都黃帝祠宇舉行,浙江省、市、縣政協領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代表,麗水市社會各界代表,省內外遊客代表以及新聞媒體代表,以傳統禮儀共同緬懷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進一步增強了海峽兩岸同根共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