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士》是古代軍事著作《六韜》里記載的一篇文章,記錄在“犬韜篇”——論軍隊的指揮訓練。本篇論述了根據士兵的不同狀況,挑選和編組軍隊的方法。其主旨是根據士卒身體強弱、身材的高低、社會地位、思想心理等等不同狀況,分成不同的類別,組編成不同的分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練士
- 拼音:liàn shì
- 注音:ㄌㄧㄢˋ ㄕㄧˋ
- 詞語解釋::精兵訓練士兵
詞語相關,典籍相關,《練士》,譯文,原文,注釋,例證,
詞語相關
拼音:liàn shì
注音:ㄌㄧㄢˋ ㄕㄧˋ
詞語解釋:
(2).訓練士兵。
(3).選拔士兵。 清 魏源 《<聖武記>敘》:“楨富柄強……以之蒐器,器不窳;以之練士,士無虛伍。”
典籍相關
《練士》
本篇共列舉了“冒刃之士”、“陷陳之士”、“勇銳之士”、“勇力之士”、“寇兵之士”、“死斗之士”、“敢死之士”、“勵鈍之士”、“必死之士”、“幸用之士”、“待命之士”等等。這樣,平時有利於管理訓練,戰時則根據不同的情況,使用不同的分隊,有利於發揮各自的特長。
《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素書》,舊題周初太公望(即呂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認為是後人依託,作者已不可考。現在一般認為此書成於戰國時代。全書以太公與文王、武王對話的方式編成。 《六韜》是一部集先秦軍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對後代的軍事思想有很大的影響,被譽為是兵家權謀類的始祖。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選編士卒的辦法應是怎樣的?”
太公答道:“把軍隊中勇氣超人、不怕犧牲、不怕負傷的人,編為一隊,叫冒刃之士;把銳氣旺盛、年輕壯勇、強橫凶暴的人,編為一隊,叫陷陣之士;把體態奇異,善用長劍,步履穩健、動作整齊的,編為一隊,叫勇銳之士;把臂力過人能拉直鐵鉤、強壯有力能沖人敵陣搗毀敵人金鼓、撕折敵人旗幟的人,編為一隊,叫勇力之士;把能翻越高山,行走遠路、輕足善走的人,編為一隊,叫寇兵之士;把曾經是貴族大臣而已失勢而想重建功勳的人,編為一隊,叫死斗之士;把陣亡將帥的子弟,急於為自己父兄報仇的人,編為一隊,叫敢死之士;把曾人贅為婿和當過敵人俘虜,要求揚名遮醜的人,編為一隊,叫做勵鈍之士;把因自己貧窮而憤怒不滿,要求立功受賞而達到富足心愿的人,編為一隊,叫必死之士;把免罪刑徒,要掩蓋自己恥辱的人,編為一隊,叫幸用之士;把才技勝人,能任重致遠的人,編為一隊,叫待命之士。這就是軍中選編士卒的方法,不可不洋加考察。”
原文
武王問太公曰:“練十之道①奈何?”
太公曰:“軍中有大勇、敢死、樂傷者,聚為一卒②,名曰冒刃③之士;有銳氣壯勇強暴者,聚為一卒,名曰陷陳之士;有奇表長劍、接武④齊列者,聚為一卒,名曰勇銳之士;有拔距伸鉤⑤、強梁⑥多力、潰破金鼓、絕滅旌旗者,聚為一卒,名曰勇力之士;有逾高絕遠、輕足善走者,聚為一卒,名曰寇⑦兵之士;有王臣失勢,欲復見功者,聚為一卒,名曰死斗之士;有死將之人子弟,欲與其將報仇者,聚為一卒,名曰敢死之士;有贅婿⑧人虜,欲掩跡揚名者,聚為一卒,名曰勵鈍⑨之士;有貧窮憤怒、欲快其心者,聚為一卒,名曰必死之士;有胥靡⑩免罪之人,欲逃其恥者,聚為一卒,名曰幸用之士;有材技兼人,能負重致遠者,聚為一卒,名曰待命之士。此軍之練士,不可不察也。”
注釋
①練士之道:挑選土卒的方法。練,同“揀”,選擇、挑選。
②卒:古代軍隊的一級編制,一般百人為卒。此處可理解為“隊”。
③冒刃:敢於冒險。刃,刀口、刀鋒,喻指危險。
④接武:前後足跡相連結。武,足跡。這裡意為步伐穩健整齊。
⑤拔距:古代運動習武的遊戲,類似現在的拔河。伸鉤:把彎鉤拉直。
⑥強梁:強橫、強悍、強暴。
⑦寇:底本作“冠”,疑誤,今據《武經七書匯解》校改。寇兵即象盜賊一樣出沒無常的軍隊。
⑧贅(zhu)婿:男到女家成婚。古人認為這是一種恥辱。
⑨勵鈍:激勵遲鈍萎靡之人,讓他振作起來。
⑩胥靡:刑徒囚犯。
例證
士卒的選拔和編組,是軍隊建設的一個基本問題,它直接關係到軍隊戰鬥力的強弱。在這方面,戰國時期的著名軍事家吳起做得極為成功和出色。
吳起,本是衛國人,初任魯國將領,率軍擊破強大的齊軍。後入魏為將,任魏西河郡守二十餘年,與各諸侯國大戰七十六次,其中六十四次取得全勝,其餘十二次不分勝負,為魏拓地千里,使魏強盛一時。後來吳起來到楚國,掌握軍政大權,主持變法,精減機構,選練軍隊,使楚國力日盛,楚軍成為一支威震諸侯的勁旅,楚國也成為戰國時期的列強之一。
吳起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與他善於治軍分不開的。吳起主張“簡募良材”,並進行合理編組,他認為,齊桓公徵募強悍勇猛的士卒五萬人,因此才得以稱霸諸侯;晉文公徵募能征善戰的士卒四萬人,因而實現了稱霸的夙願;秦穆公擁有能衝鋒陷陣的士卒三萬人,使得許多西戎部落都臣服在自己腳下。因此,必須“簡募良材”,把百姓中那些膽量大而氣力強、身手敏捷能越高馳遠、勇敢頑強的人挑選到軍隊中來。
吳起既重視對士兵的選拔要嚴格,也重視對士兵進行合理編組,用其所長,各盡其才,使之充分發揮出威力。吳起根據士兵身材的高矮、體魄的強弱、膽量的勇怯、智力的高下進行明確分工,使“短者持矛戟,長者持弓弩,強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給廝養,智者為謀主”。
正是由於吳起能夠“簡募良材”,並對他們進行合理編組,才使得所率領的軍隊保持了強大的戰鬥力,能夠攻無不克,戰無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