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Bradysaurus)
罕見的早期大型、繁盛的鋸齒龍類的絕滅屬,身長2.5到3公尺化石發現於南非卡魯盆地的貘頭獸組合帶,地質年代為二疊紀的開匹坦期。屬巨齒龍(pareiasaur)類的早期爬蟲類群。巨齒龍類的特徵是,粗大的軀體、強壯的四肢和肢帶、有許多骨質隆起的奇怪頭骨。緩龍像其他的巨齒龍類一樣,沿齶的邊緣有鋸齒狀齒,有齶齒及厚的頭骨,適於食植物。頭骨約0.5米長。
還有一種也叫緩龍,它生存在白堊紀晚期的蒙古。它身高約2米,體長約7米,可能吃植物,但有些古生物學家推測他吃肉和魚。緩龍既有食肉類動物那種能切割食物的利齒,又有食草類動物那樣的無牙喙嘴。這種緩龍下肢的腳板寬厚,生有四趾並有可能是蹼足,喜歡懶洋洋地行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緩龍屬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蜥形綱
- 亞綱:無孔亞綱
- 目:前棱蜥形目
- 亞目:前棱蜥亞目
- 科:鋸齒龍科
- 屬:緩龍屬
緩龍屬,物種,
緩龍屬
特徵
緩龍是已知最原始的鋸齒龍類,被認為可能是其他種的祖先。緩龍的體型大型,顯示這群奇特的動物僅管位在演化階段的很早位置,但已演化至理想的大小。較晚、較衍化的盾甲龍也沒緩龍大。大體積的優點是抵抗掠食動物,與維持穩定的體溫(巨溫性)。
緩龍的頭骨大且寬廣,長約42到45厘米,前端呈圓形。頭骨有多個瘤狀物,骨頭間的骨縫不容易發現。邊緣的牙齒成高冠狀,有少數齒尖,這是原始的特徵。
腳部寬廣而短,前腳的指骨數量是2-3-3-3-2,後腳的指骨數量是2-3-3-4-3。整個身體由骨質鱗甲保護,但沒有比更衍化近親的鱗甲厚重。
物種
在1969年,Oskar Kuhn列出至少9個緩龍的種。在同一年,Lieuwe Dirk Boonstra根據牙齒結構,指出只有4個種,其中兩種後被建立為Embrithosaurus。
Brachypareia、Bradysuchus、Koalemasaurus、Platyoropha被視為是緩龍的異名。
B. baini,化石發現於南非卡魯盆地的貘頭獸集合地帶,是緩龍的模式種。頰部骨頭中度發展。口鼻部寬廣、圓形,上下頜各15到16對重疊的牙齒。此種被認為是早期的鋸齒龍類,缺乏明顯的自有衍征。
B. seeleyi,化石也是發現於南非卡魯盆地的貘頭獸集合地帶,是較不常見的物種。Boonstra認為此種是個有效種,但Lee認為此種是更先進鋸齒龍類的近親。此種似乎是Nochelesaurus與Embrithosaurus的近親。與體型相近、數量更多的B. baini相比,此種的頰骨更大。上下頜各19到20對明顯重疊的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