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梁木拱橋營造技藝(泰順縣)俗稱“蜈蚣橋”,時人稱“廊橋”。現存最早的泗溪橋始建於明隆慶四年(1570)。其拱架與《清明上河圖》中的虹橋結構相似。這種木質無拱橋不用釘柳,用力學原理營造。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編梁木拱橋營造技藝(泰順縣)
- 主題詞:編梁木拱橋,營造技藝,泰順縣,唱詞琴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技藝
- 認證時間:2007年
- 認證批次:第二批
- 申報地區:中國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
- 所屬國家:中國
編梁木拱橋營造技藝(泰順縣)俗稱“蜈蚣橋”,時人稱“廊橋”。現存最早的泗溪橋始建於明隆慶四年(1570)。其拱架與《清明上河圖》中的虹橋結構相似。這種木質無拱橋不用釘柳,用力學原理營造。
編梁木拱橋營造技藝(泰順縣)俗稱“蜈蚣橋”,時人稱“廊橋”。現存最早的泗溪橋始建於明隆慶四年(1570)。其拱架與《清明上河圖》中的虹橋結構相似。這種木質無拱橋不用釘柳,用力學原理營造。簡介其營造技藝的傳承人現僅存董直機...
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 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系以傳承人對環境以及結構力學認知體系為基礎,採用原木材料,使用傳統木建築工具及手工技法,運用編梁等核心技術,以榫卯連線構築成非常穩固拱架橋樑的技藝體系。造橋時用小桿件編織形式,均用榫卯式...
泰順縣人民政府應當編制泰順廊橋保護名錄並向社會公布。本條例所稱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是指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編梁木拱橋營造技藝。第四條 溫州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泰順廊橋保護工作的領導,建立泰順廊橋保護工作協調機制,...
2012年元旦泰順龜湖廊橋正式建成,成為了世界最長及最年輕的全國單孔跨度最大廊橋。龜湖廊橋的建設完全採用傳統的木拱橋營造技藝,單孔跨度達到40.3米,其中最大的一根木料重量在6000斤,最小的也有500斤,由當地村民集資800多萬元建成。...
2009年9月30日,由福建省屏南、壽寧、周寧和浙江省泰順、景寧、慶元等縣聯合申報的“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廊橋,流傳著許多美麗的民間故事,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各類橋記、...
2007年,“編梁木拱橋營造技藝”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現收藏於慶元廊橋博物館。文物介紹 2007年,“編梁木拱橋營造技藝”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現收藏於慶元廊橋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