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裝系列中國傳世書法(全五冊)》是2002年線裝書局出版的一本圖書
基本介紹
- 作者:謝東榮 / 鮑國強
- ISBN:9787801061966
- 定價:360.00元
- 出版社:線裝書局
- 出版時間:2002-8
- 裝幀:線裝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家譜,又稱宗譜、譜牒、家乘等。它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先秦時期。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門閥政治的出現,世家大族掌握了政權。他們需要選拔本階層人士擔任機關要職、擇取門當戶對的婚姻等。家譜成為他們達到目的的重要途徑。因此,當時譜牒大量湧現,甚至出現了專門的譜牒學。兩宋是家譜發展的又一個轉折時期。歐陽修與蘇洵兩人確定的修譜體例(“歐體”與“蘇體” )在事後的數百年中一直為修譜者所沿用。由於家譜自身管理的封閉性,它的價值直到民國時期才真正為人所識,並成為研究資料的主要來源之一。隨著上海圖書館、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家譜資料研究中心等主要家譜收藏機構家譜總目、提要的編輯、出版,《中國家譜總目》編纂工作的展開,家譜研究進一步深化,其影響也必將進一步擴大。因家譜修好後,其數量是非常有限的,往往僅有10幾部或數10部,極少有上百部的。而且家譜也不對外流布,收藏者往往密不示人。一旦遭遇什麼變故或戰亂,家譜便極有可能毀損。故家譜,特別是光緒以前的家譜,流傳至今的,其複本極少,絕少重複,彌足珍貴。顧廷龍先生曾就古籍的刊布闡述了自己的精闢見解:“竊謂今日之管理善本,重在重印,使其化身千百,代代相傳,不至湮沒。”誠哉斯言!《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早期稀見家譜叢刊》一書就是本著保護古籍文獻、廣布珍貴藏品的原則而編輯出版的。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早期稀見家譜叢刊》所收的65種家譜,以木活字本、刻本為主,同時也不乏抄本和稿本;其版本年代都是清乾隆時期以前(含乾隆時期)的,甚至還有明朝的本子;涉及46個姓氏;家譜的編修地分布在十個省、市,以安徽、浙江、江蘇、江西等省為主;同時,每一種家譜除國家圖書館收藏外,至多另有一家藏書機構收藏,因而可以稱得上是稀見了。具有極高的資料價值與版本價值。
冊 數:線裝 365冊109函加目錄卷
出版日期: 2002年08月
定 價: 原定價98500元,因出版已近十年,目前僅剩最後一套書,
故現定價調整為150000.00元。
作品目錄
序號 書 名 著 者 版 本
1 香湖丁氏家乘(1函3冊)——浙江嘉善 丁桂芳 丁策定 清乾隆三年(1738)刻本
2 淄川縣豐泉鄉王氏世譜(1函2冊)——山東 王持世 清雍正十一年(1733)刻本
3 圻村王氏族譜(1函4冊)——湖南 王臣鋗等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刻本
4 恆陽王氏家乘(1函1冊)——河北正定 王定柱 清乾隆間稿本
5 尤氏閩浙蘇常鎮宗譜(3函12冊)——江蘇 尤鼎等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遂初堂刻本
6 南明石氏宗譜(3函12冊)——浙江新昌 石右軍等 清乾隆五十年(1785)木活字本
7 上虞桂林朱氏族譜(1函4冊)——浙江 朱觀光等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刻本
8 朱氏宗譜(1函1冊) 朱釣璜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刻本
9 濟陽江氏分修族譜(1函1冊)——江西南豐 江南金等 清乾隆間抄本
10 李氏近房宗譜(1函1冊)——北京 李氏 清乾隆間刻本
11 三田李氏重修宗譜(12函50冊)——安徽歙縣 李向榮等 清乾隆間刻本
12 甲椿李氏世系家譜(1函3冊)——安徽歙縣 李氏 清乾隆間木活字本
13 吳氏家傳(1函2冊)——安徽歙縣 吳光國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刻本
14 吳氏伯武公房譜(1函2冊)——江西宜黃 吳文薰等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木活字本
15 吳氏秉良公房譜(1函4冊)——江西宜黃 吳氏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木活字本
16 皖懷梅沖吳氏編修宗譜(2函8冊)——安徽懷寧 吳鳳等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木活字本
17 埠川余氏新纂家乘(1函2冊)——安徽 余有伶等 清康熙初木活字本
18 重修汪氏家乘(1函4冊)——安徽歙縣 汪奎等 明正德間刻本
19 汪氏乘言(1函2冊)——浙江 汪仲華纂 明刻本
20 汪氏世守譜(1函4冊)——安徽休寧 汪國徘等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刻本
21 重修晉陵金台沈氏族譜(2函8冊)——浙江吳興 沈龍元等 清康熙間刻本
22 橘社金氏家譜(1函2冊)——江蘇吳縣 金孝植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刻本
23 寧鄉澗西周氏族譜(1函3冊)——湖南長沙 周德湛 周憲禹等 清乾隆十四年(1749)刻本
24 錫山周氏世譜(2函8冊)——江蘇無錫 周復源等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
25 侯氏家乘(1函3冊)——河南開封 侯運隆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刻本
26 段氏宗譜(1函5冊)——安徽 段復續等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木活字本
27 官源洪氏總譜(5函22冊)——江西婺源 洪文陛 洪士銜 清乾隆間刻本
28 姜氏孝子大民公派宗譜(1函4冊)——浙江淳安、遂安、安徽績溪 姜世名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
29 耿氏家譜(1函1冊)——甘肅蘭州 耿有光等 清乾隆間抄本
30 華氏通八支宗譜(1函1冊)——江蘇無錫 華希閎 清乾隆間刻本
31 華氏宗譜(1函2冊)——江蘇無錫 華重民 清乾隆間刻本
32 桂林夏氏家乘(1函5冊)——浙江 夏杲 清乾隆間稿本
33 新紫山倪氏七甲支譜(2函8冊)——安徽涇縣 倪友先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刻本
34 徐氏宗譜(1函4冊)——江西、遼寧 徐德忠等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木活字本
35 吳江徐氏宗譜(2函8冊)——江蘇 徐書城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
36 徐氏族譜(2函10冊)——湖南長沙 徐萬山等 清乾隆間刻本
37 左田黃氏宗派圖(1函1冊)——安徽祁門 黃天衢 明末刻本
38 許氏族譜(1函4冊)——安徽 許大定 清康熙間刻本
39 重修湯溪章氏宗譜(1函1冊)——浙江 章金聲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木活字
40 梁氏族譜(1函4冊)——河北正定 梁允植 清康熙十九年(1680)刻本
41 張氏家乘(1函2冊)——浙江當湖 張誥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刻本
42 南張世譜(1函4冊)——江蘇常熟 張氏 清乾隆間刻本
43 吳中紀革葉氏世譜(1函1冊)——江蘇 葉瓚 清雍正六年(1728)鈔本
44 金華天鐘湖葉氏宗譜(3函15冊)——浙江金華 葉帝佐等 清乾隆間木活字本
45 稽山董氏宗譜(1函4冊)——浙江會稽 董光綬 清乾隆間木活字本
46 新安休寧山斗程氏本支續譜(1函1冊)——安徽休寧 時末鈔本
47 善和程氏支譜(1函1冊)——安徽祁門 程元翰等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刻本
48 馮氏家譜(1函1冊)——浙江仁和 馮嗣英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刻本
49 裘氏重修家譜(1函2冊)——浙江嵊縣 裘見璐等 清康熙間抄本
50 新安廬溪詹氏合修宗譜(5函20冊)——安徽 詹華盛 清乾隆間木活字本
51 東蔡宗譜(1函2冊)——江蘇吳縣 蔡焯 清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
52 趙氏家譜(1函1冊)——北京 趙宏恩 清乾隆二年(1737)刻本
53 臧氏族譜(2函8冊)——山東諸城 臧毓雲等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
54 包山鄭氏族譜(1函4冊)——江蘇吳縣 鄭匡鉅 清乾隆十六年(1751)刻本
55 星源銀川鄭氏宗譜(1函4冊)——江西婺源 鄭永彬等 清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
56 古歙杲溪劉氏家譜(1函1冊)——安徽歙縣 劉大彬 劉元齡 清康熙五十年(1711)刻本
57 薛氏江陰宗譜(2函6冊)——江蘇江陰 薛文元 清雍正間刻乾隆間重修增刻本
58 吳越錢氏宗譜全乘(1函1冊)——浙江 錢氏 明抄本
59 錢氏世譜(1函2冊)——江蘇無錫 錢培楨 清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
60 蕭山湘南韓氏家譜(8函32冊)——浙江蕭山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木活字本
61 繆氏宗譜(2函8冊)——浙江平湖 清康熙間裕遠堂增刻本
62 顏氏族譜(1函4冊)——湖南湘潭 顏國璟 清乾隆六十年(1795)木活字本
63 新安蘇氏族譜(1函1冊)——安徽休寧 蘇大 清乾隆元年(1736)刻本
64 宜黃棠陰羅氏尚義門房譜(1函2冊)——江西宜黃 羅星燦等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木活字本
65 淳源饒氏重修族譜(3函12冊)——安徽 饒玉清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刻本
1 香湖丁氏家乘(1函3冊)——浙江嘉善 丁桂芳 丁策定 清乾隆三年(1738)刻本
2 淄川縣豐泉鄉王氏世譜(1函2冊)——山東 王持世 清雍正十一年(1733)刻本
3 圻村王氏族譜(1函4冊)——湖南 王臣鋗等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刻本
4 恆陽王氏家乘(1函1冊)——河北正定 王定柱 清乾隆間稿本
5 尤氏閩浙蘇常鎮宗譜(3函12冊)——江蘇 尤鼎等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遂初堂刻本
6 南明石氏宗譜(3函12冊)——浙江新昌 石右軍等 清乾隆五十年(1785)木活字本
7 上虞桂林朱氏族譜(1函4冊)——浙江 朱觀光等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刻本
8 朱氏宗譜(1函1冊) 朱釣璜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刻本
9 濟陽江氏分修族譜(1函1冊)——江西南豐 江南金等 清乾隆間抄本
10 李氏近房宗譜(1函1冊)——北京 李氏 清乾隆間刻本
11 三田李氏重修宗譜(12函50冊)——安徽歙縣 李向榮等 清乾隆間刻本
12 甲椿李氏世系家譜(1函3冊)——安徽歙縣 李氏 清乾隆間木活字本
13 吳氏家傳(1函2冊)——安徽歙縣 吳光國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刻本
14 吳氏伯武公房譜(1函2冊)——江西宜黃 吳文薰等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木活字本
15 吳氏秉良公房譜(1函4冊)——江西宜黃 吳氏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木活字本
16 皖懷梅沖吳氏編修宗譜(2函8冊)——安徽懷寧 吳鳳等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木活字本
17 埠川余氏新纂家乘(1函2冊)——安徽 余有伶等 清康熙初木活字本
18 重修汪氏家乘(1函4冊)——安徽歙縣 汪奎等 明正德間刻本
19 汪氏乘言(1函2冊)——浙江 汪仲華纂 明刻本
20 汪氏世守譜(1函4冊)——安徽休寧 汪國徘等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刻本
21 重修晉陵金台沈氏族譜(2函8冊)——浙江吳興 沈龍元等 清康熙間刻本
22 橘社金氏家譜(1函2冊)——江蘇吳縣 金孝植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刻本
23 寧鄉澗西周氏族譜(1函3冊)——湖南長沙 周德湛 周憲禹等 清乾隆十四年(1749)刻本
24 錫山周氏世譜(2函8冊)——江蘇無錫 周復源等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
25 侯氏家乘(1函3冊)——河南開封 侯運隆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刻本
26 段氏宗譜(1函5冊)——安徽 段復續等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木活字本
27 官源洪氏總譜(5函22冊)——江西婺源 洪文陛 洪士銜 清乾隆間刻本
28 姜氏孝子大民公派宗譜(1函4冊)——浙江淳安、遂安、安徽績溪 姜世名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
29 耿氏家譜(1函1冊)——甘肅蘭州 耿有光等 清乾隆間抄本
30 華氏通八支宗譜(1函1冊)——江蘇無錫 華希閎 清乾隆間刻本
31 華氏宗譜(1函2冊)——江蘇無錫 華重民 清乾隆間刻本
32 桂林夏氏家乘(1函5冊)——浙江 夏杲 清乾隆間稿本
33 新紫山倪氏七甲支譜(2函8冊)——安徽涇縣 倪友先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刻本
34 徐氏宗譜(1函4冊)——江西、遼寧 徐德忠等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木活字本
35 吳江徐氏宗譜(2函8冊)——江蘇 徐書城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
36 徐氏族譜(2函10冊)——湖南長沙 徐萬山等 清乾隆間刻本
37 左田黃氏宗派圖(1函1冊)——安徽祁門 黃天衢 明末刻本
38 許氏族譜(1函4冊)——安徽 許大定 清康熙間刻本
39 重修湯溪章氏宗譜(1函1冊)——浙江 章金聲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木活字
40 梁氏族譜(1函4冊)——河北正定 梁允植 清康熙十九年(1680)刻本
41 張氏家乘(1函2冊)——浙江當湖 張誥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刻本
42 南張世譜(1函4冊)——江蘇常熟 張氏 清乾隆間刻本
43 吳中紀革葉氏世譜(1函1冊)——江蘇 葉瓚 清雍正六年(1728)鈔本
44 金華天鐘湖葉氏宗譜(3函15冊)——浙江金華 葉帝佐等 清乾隆間木活字本
45 稽山董氏宗譜(1函4冊)——浙江會稽 董光綬 清乾隆間木活字本
46 新安休寧山斗程氏本支續譜(1函1冊)——安徽休寧 時末鈔本
47 善和程氏支譜(1函1冊)——安徽祁門 程元翰等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刻本
48 馮氏家譜(1函1冊)——浙江仁和 馮嗣英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刻本
49 裘氏重修家譜(1函2冊)——浙江嵊縣 裘見璐等 清康熙間抄本
50 新安廬溪詹氏合修宗譜(5函20冊)——安徽 詹華盛 清乾隆間木活字本
51 東蔡宗譜(1函2冊)——江蘇吳縣 蔡焯 清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
52 趙氏家譜(1函1冊)——北京 趙宏恩 清乾隆二年(1737)刻本
53 臧氏族譜(2函8冊)——山東諸城 臧毓雲等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
54 包山鄭氏族譜(1函4冊)——江蘇吳縣 鄭匡鉅 清乾隆十六年(1751)刻本
55 星源銀川鄭氏宗譜(1函4冊)——江西婺源 鄭永彬等 清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
56 古歙杲溪劉氏家譜(1函1冊)——安徽歙縣 劉大彬 劉元齡 清康熙五十年(1711)刻本
57 薛氏江陰宗譜(2函6冊)——江蘇江陰 薛文元 清雍正間刻乾隆間重修增刻本
58 吳越錢氏宗譜全乘(1函1冊)——浙江 錢氏 明抄本
59 錢氏世譜(1函2冊)——江蘇無錫 錢培楨 清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
60 蕭山湘南韓氏家譜(8函32冊)——浙江蕭山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木活字本
61 繆氏宗譜(2函8冊)——浙江平湖 清康熙間裕遠堂增刻本
62 顏氏族譜(1函4冊)——湖南湘潭 顏國璟 清乾隆六十年(1795)木活字本
63 新安蘇氏族譜(1函1冊)——安徽休寧 蘇大 清乾隆元年(1736)刻本
64 宜黃棠陰羅氏尚義門房譜(1函2冊)——江西宜黃 羅星燦等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木活字本
65 淳源饒氏重修族譜(3函12冊)——安徽 饒玉清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