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紋-帶紋陶文化又稱多瑙河文化(I期)或線紋陶文化、帶紋陶文化。
線紋-帶紋陶文化又稱多瑙河文化(I期)或線紋陶文化、帶紋陶文化。
線紋-帶紋陶文化又稱多瑙河文化(I期)或線紋陶文化、帶紋陶文化。新石器時代文化(公元前5千紀中期至前4千紀初期)。分布在比利時和法國東部至多瑙河流域之間,以及烏克蘭西部地區。其共同特點是陶器表面裝飾以兩條或多條由刺、壓的...
線紋陶文化屬歐洲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主要分布於中歐和東南歐北部多瑙河流域地區,所以又稱“多瑙河文化”。年代約在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000年。為農業經濟,以種植小麥為主,還畜養牛,但只供食用。已有較大的村落,供大家族居住的長屋為該文化富有特徵性的居址。該文化所用的典型器物有磨光錛形石斧、葫蘆形...
勒森文化是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公元前4500—前3500年)。因德國東部梅澤堡附近的勒森墓葬遺址得名。主要分布在德國中部和南部,法國汝拉,瑞士高原和捷克西北部。從當地的線紋-帶紋陶文化發展而來。是多瑙河文化晚期的一個分支。村落通常都由小型的長方形房屋組成,但某些梯形長屋則顯示了多瑙河I...
這裡的彩陶及銅器製作技術即來自多瑙河下游地區。另外與東方的豎穴墓文化等也有密切聯繫。關於該文化的起源,有人提出,它在形成中吸收了東喀爾巴阡山地區和多瑙河下游的博揚文化、線紋–帶紋陶文化等新石器時代文化的若干成分,但仍需作進一步研究。關於其發展去向,亦存在不同觀點。
從陶器出現以後,歐洲南部主要有印紋陶文化,而多瑙河流域則為線紋陶文化,這些地區在進入銅石並用時代後出現了彩陶文化(見特里波利耶-庫庫泰尼文化)。而東歐較北地區在新石器時代則流行小窩篦紋陶文化等。中亞大約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進入新石器時代,其代表有哲通文化。該文化分布於土庫曼斯坦境內。石器大多...
從陶器出現以後,歐洲南部主要有印紋陶文化,而多瑙河流域則為線紋陶文化,這些地區在進入銅石並用時代後出現了彩陶文化(見特里波利耶-庫庫泰尼文化)。而東歐較北地區在新石器時代則流行小窩篦紋陶文化等。中亞、南亞和東南亞中亞大約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進入新石器時代,其代表有哲通文化。該文化分布於土庫曼...
尼羅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分為3期,從早期開始即為有陶新石器階段。北非其他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分為三大系統:撒哈拉新石器文化、地中海新石器文化和卡普薩傳統的新石器文化。在歐洲的希臘本土、克里特島以至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亞等地存在過前陶新石器文化。從陶器出現以後,歐洲南部主要有印紋陶文化,而多瑙河流域則為線紋陶...
朝鮮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可分為早、中、晚3期。早期年代約當前第5千年至前第4千年,陶器多為素麵,也有隆線紋和壓印紋,有人稱之為先篦紋陶器。此期遺址較少,但朝鮮南部和北部都有發現。東三洞的地層關係和放射性碳素斷代,都證明先篦紋陶器代表較早的遺存。中期年代約當前第3千年,此期屬篦紋陶的鼎盛時期...
出土遺物有原始瓷器、印紋陶器、石器等。從空間位置及遺存特徵看,大浪古城與雙墳墩遺址應是同一聚落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出土遺物皆屬“米”字紋陶文化遺存。綜合曆年考古發現及歷史文獻判斷,大浪古城——雙墳墩聚落應是戰國中期浙江地區的越人南下所建的一處活動場所,連續使用到戰國晚期,為漢代合浦設郡並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