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蒲公英

緋紅蒲公英

緋紅蒲公英(學名:Taraxacum pseudoroseum Schischk.)是菊科蒲公英屬植物,葉倒披針形,長4-15厘米,寬8-25毫米,羽狀淺裂至羽狀深裂,生長於海拔2500-3300米高山、亞高山草甸及森林草甸,分布在新疆烏魯木齊、阜康、沙灣、奇台、阿勒泰、伊寧、尼勒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緋紅蒲公英
  • 學名:Taraxacum pseudoroseum Schischk.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舌狀花亞科 Cichorioideae
  • :菊苣族 Lactuceae
  • 亞族:萵苣亞族 Lactucinae
  • :蒲公英屬 Taraxacum
  • :紅果蒲公英組 Sect. Erythrosperma
  • :緋紅蒲公英
  • 分布區域:中國新疆,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
簡介,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科屬,

簡介

緋紅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0-20厘米。葉無毛,倒披針形。花葶花時長於葉,有時帶紫紅色,無毛。舌狀花紫紅色。瘦果淡黃褐色。產阿勒泰、奇台、阜康、烏魯木齊、沙灣、伊寧、尼勒克等地。耐寒植物。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頸部無殘存葉基。葉倒披針形,長4-15厘米,寬8-25毫米,羽狀淺裂至羽狀深裂,頂端裂片大,三角形至長三角形,全緣,先端鈍,每側裂片2-4片,裂片三角形,平展或倒向,先端急尖,全緣,裂片間無齒、亦無小裂片,葉基常顯紫紅色,兩面無毛。花葶2-5,較粗壯,高10-20厘米,有時帶紫紅色,無毛;頭狀花序直徑25-30毫米;總苞寬鐘狀,長14-20毫米,總苞片先端漸尖、無角;外層總苞片淡綠色,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6-8毫米,寬2-4毫米,花時反卷,具極窄的膜質邊緣,等寬或寬於內層總苞片;內層總苞片綠色,長為外層總苞片的2倍;舌狀花紫紅色,喉部及舌片下部的背面有少量短毛,舌片長8-13毫米,寬1-1.5毫米,基部筒長2.5-4毫米,柱頭黃褐色。瘦果淡黃褐色,長約3-3.5毫米,中部以上被小刺,以下具少量小瘤狀突起或無瘤,喙基長約0.5毫米,喙長6-8毫米;冠毛白色,長6-7毫米。
4-64-6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500-3300米高山、亞高山草甸及森林草甸。

分布範圍

產於新疆(烏魯木齊、阜康、沙灣、奇台、阿勒泰、伊寧、尼勒克)。哈薩克斯坦及吉爾吉斯斯坦也有分布。

科屬

蒲公英屬
多年生葶狀草本,具白色乳液。莖花葶狀,1至數個,直立、中空,上部被蛛絲狀柔毛或無毛。葉基生,密集成蓮座狀,匙形、倒披針形或披針形,羽狀深裂或淺裂,裂片多倒向或平展,具波狀齒,稀全緣,具柄或無柄。頭狀花序單生花葶頂端;總苞鐘狀或窄鐘狀,總苞片數層,有時先端背部增厚或有小角,外層短於內層,通常稍寬,常有淺色邊緣,線狀披針形或卵形,伏貼或反卷,內層多少呈線形,直立;花序托多少平,有小窩孔,無毛,稀有毛;全為舌狀花,兩性、結實;頭狀花序通常有花數十朵,有時100餘朵,舌片黃色,稀白、紅或紫紅色,先端截平,具5齒,邊緣花舌片背面常具暗色條紋:雄蕊5,花葯聚合,筒狀,基部具尾,戟形,先端有三角形附屬物,花絲離生,著生花冠筒上;花柱細長,伸出聚葯雄蕊外,柱頭2裂,裂瓣線形。瘦果紡錘形或倒錐形,有縱溝,上部或幾全部有刺狀或瘤狀突起,稀光滑,上端縊縮或漸收縮為圓柱形或圓錐形的喙基,喙細長,少粗短,稀無喙;冠毛多層,白色或淡色,毛狀,易脫落。
約2000餘種,主產北半球溫帶至亞熱帶地區,少數產熱帶南美洲。我國70種、1變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