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麥902

綿麥902

綿麥902是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所選育的小麥品種。

綿麥902幼苗半直立—直立,葉色淺綠,穗長方形、長芒、白殼,籽粒卵圓形、紅色、半角質、飽滿。四川省兩年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79.5天,比對照綿麥367遲熟2.5天,株高82.3厘米,畝穗數21.5萬,穗粒數42.5粒,千粒重49.2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綿麥902
  • 審定編號:川審麥20190005
  • 品種來源:綿麥37、MY1848、綿麥367
  • 選育單位: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 作物名稱:小麥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

選育過程

2008年春,在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試驗田用矮秤抗病小麥品種“綿麥37”作母本,抗病高產品系“MY1848”作父本配製雜交組合,進行人工有性雜交,獲得雜交F1種子。
2008年夏,將(綿麥37/MY1848)F1代在四川省阿壩州馬爾康市夏繁,利用(綿麥37/MY1848)F1作母本,自育品系綿06-367作父本,配製複合雜交F1。2008~2012年,分別將F2—F5,代在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試驗田,採用系譜法,進行逐代單株選擇。2013~2014年,繼續將F6代在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試驗田進行株系選擇,於2014年穩定成系。2014~2015年、2015~2016年分別在遊仙、江油、蒼溪、中江、三台、梓潼、安州等示範縣市進行多點品比試驗。2年平均產量7399.5千克/公頃,比對照品種“綿麥367”增產8.6%。

特徵特性

  • 農藝特徵:春性,幼苗半直立—直立,葉色淺綠,穗長方形、長芒、白殼,籽粒卵圓形、紅色、半角質、飽滿。四川省兩年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79.5天,比對照綿麥367遲熟2.5天,株高82.3厘米,畝穗數21.5萬,穗粒數42.5粒,千粒重49.2克。
  • 抗性:2017年高抗小麥條鏽病,高抗小麥白粉病,高感小麥赤霉病;2018年高抗小麥條鏽病,高抗小麥白粉病,高感小麥赤霉病;2019年中感小麥赤霉病。
  • 品質特性:2018年經農業部穀物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品質分析結果,容重780克/升,粗蛋白質10.6%,濕麵筋17.6%,沉降值20.2毫升,麵團穩定時間1.4分鐘,全部指標達到優質弱筋標準。不同年份、不同環境,由宜賓五糧液有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檢測軟質率均高於85%、最高達98%,符合釀酒專用小麥標準。由於該品種軟質率高,綜合性狀突出,特別符合釀酒企業對制曲專用小麥的需求,作為五糧液釀酒專用小麥基地主要栽培品種。2020年經四川省科源工程技術測試中心檢測,籽粒中重金屬鎘吸附低,小於0.0379毫克/千克。

產量表現

2016~2017年參加四川省區域試驗,平均產量5763.75千克/公頃,比對照“綿麥367”增產10.28%,居區試5組第3位。2017~2018年繼續參加四川省區試,平均產量5899.05千克/公頃,比對照“綿麥367”增產5.91%,居區試⒉組第5位。2年16點區試平均產量5831.40千克/公頃,比對照增產8.00%,16點中13點增產,增產點占81.30%。2018~2019年參加四川省生產試驗,平均產量5921.40千克/公頃,比對照增產4.90%,7點全部增產,增產點占試點的100%。
2020~2022年“綿麥902”在多地表現搶眼,矮秤大穗、抗倒伏力強、抗病性好、豐產性突出。經專家驗收,多點產量達到9000千克/公頃以上,增產效果十分顯著。2020年,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組織省內有關專家對梓潼縣國梅家庭農場規模化種植“綿麥902”示範片實產驗收,創造了西南麥區釀酒專用小麥實收最高產記錄10548.00千克/公頃。在江油市大堰鎮泉水村實收0.069公頃,最高產量10234.5千克/公頃。蒼溪縣白橋鎮白水村和東青鎮東高村實收0.209公頃,最高產量9562.5千克/公頃。
2021年,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邀請國內有關同行專家對梓潼縣佳裕家庭農場規模化種植“綿麥902”進行現場測產驗收,3塊田平均產量達10271.55千克/公頃。連片收穫6.77公頃,平均產量7657.50千克/公頃,創造西南片區連片實收記錄。同年,德陽市農業農村局邀請省內外專家對中江縣小麥高質高效創建示範區“綿麥902”開展現場實產驗收,實收面積0.348公頃,平均產量9018千克/公頃,最高產量達9480千克/公頃。
2022年4月,綿陽市農業農村局邀請國內同行專家對梓潼縣國梅家庭農場、佳裕家庭農場規模化種植“綿麥902”測產驗收,5塊田平均產量8866.35千克/公頃。5月,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邀請國內有關同行專家對梓潼縣國梅家庭農場模化種植“綿麥902”實收測產,連片收穫7.32公頃,平均產量7300.50千克/公頃。

適種區域

綿麥367經國家長江上游組小麥新品種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表明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在四川、雲南、貴州、重慶的平壩、丘陵和山區均可栽培,也可在陝西省南部、湖北省襄樊地區、甘肅省徽成盆地川壩河谷種植。

栽培技術

  • 適期播種:該品種為春性中熟品種,播期可適當提早,不宜太遲。在四川盆地適宜播期為10月23日至11月5日。根據不同緯度,四川盆地北部區域需提前播種。同時,要結合氣溫和積溫條件考慮播種時間,一般日均氣溫在16~17℃、冬前積溫在650℃時播種最佳。
  • 精量播種:一般播種量在165~210千克/公頃,基本苗195x10~225x10/公頃。若播種時間延遲至適播期後(即11月5日以後播種),可按照每推遲3天增加播量7.5千克/公頃,也不宜增加過多,群體過多易發生倒伏。針對群體過大或苗旺長的田塊,可以在拔節前使用矮壯素1次,壯秤抗倒。
  • 科學用肥:在中等肥力條件下,施純氮120~150千克/公頃,並配合施磷、鉀肥施用。磷、鉀肥全部作底肥一次性施用,氮肥可全部作底肥施用,也可以底追比7:3的方式施用。可根據苗情看苗追肥,追肥宜早不宜遲,一至三葉期施用36~45千克/公頃純氮。要避免施肥過晚過量影響小麥釀酒品質。氮肥不宜過多,分孽過多,推遲成熟,易遭病蟲害,易倒伏,籽粒不飽滿,產量降低。同時,造成粗蛋白含量過高,濕麵筋含量過高,軟質率偏低,不符合弱筋小麥質量標準。
  • 病蟲害防治:針對小麥生長發育不同發育時期,重點防治小麥赤霉病、蚜蟲、麥蜘蛛,尤其是在抽穗揚花初期至灌漿中期實施1~2次“一噴多防”,兼顧增粒重壯桿。具體防治措施:在小麥抽穗揚花初期至灌漿中期,做好防治赤霉病工作,按每667立方米用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48%氰烯·戊唑醇懸浮劑2000倍液+9%磷酸二氫鉀200倍液噴施1~2次,可有效防治蚜蟲、麥蜘蛛、小麥赤霉病,同時增加籽粒容重,強壯莖秤。特別是在小麥揚花期遇到陰雨時,要趁天晴施用48%氰烯·戊唑醇懸浮劑2000倍液噴施1次,可有效控制小麥赤霉病的發生和蔓延,降低對小麥品質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