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萆薢

綿萆薢

綿萆薢,中藥名。為薯蕷科植物綿革薜Dioscorea spongiosa J.Q.Xi.M.Mizuno et W.L Zhao或福州薯蕷Dioscorea futschauensis Uline ex R.Kunth的乾燥根莖。秋、冬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切片,曬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綿萆薢
  • 別稱:大萆薢、山畚箕、山薯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薯蕷目
  • :薯蕷科
  • :薯蕷屬
  • :綿萆薢
  • 分布區域:浙江、福建
  • 採收時間:秋、冬二季採挖
  • 用量:9~15g
  •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生理特性,產 地,入藥部位,炮製方法,性 味,歸 經,功 能,主 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禁 忌,相關論述,

生理特性

本品為不規則的斜切片,邊緣不整齊,大小不一,厚2~5mm。外皮黃棕色至黃褐色,有稀疏的鬚根殘基,呈圓錐狀突起。質疏鬆,略呈海綿狀,切面灰白色至淺灰棕色,黃棕色點狀維管束散在。氣微,味微苦。

產 地

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江西等地,主產於浙江、福建。

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根莖。

炮製方法

除去鬚根,洗淨,切片,曬乾。

性 味

味苦,性平。

歸 經

腎、胃經。

功 能

有利濕去濁,祛風除痹的功效。

主 治

用於膏淋,白濁,白帶過多,風濕痹痛,關節不利,腰膝疼痛。

相關配伍

《丹溪心法》:萆薢、益智仁、石菖蒲、烏藥。治小便時下白,凝而如油,澄下如膏。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禁 忌

腎陰虧虛、遺精滑精者慎用。

相關論述

《本草綱目》:萆薢之功,長於袪風濕,所以能治緩弱頑痹、遺濁、惡瘡諸病之屬風濕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