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起義,西晉時期流民起義。永寧元年(301)十月,益州刺史羅尚奉行強制政策,派兵抵綿竹(今四川德陽縣北),副令當時避亂就食於蜀的流民10餘萬限期返歸原籍,掄掠流民...
起義指進步革命的公開武裝行動。一種含義是革命人民為反抗反動統治而舉行的武裝暴動;另一種含義是反動集團的部分武裝力量或個別軍人背叛所屬的集團、投奔革命隊伍。前...
綿竹、廣漢之戰,西晉時期四川流民的起義作戰。西晉惠帝時期,西北地區連年饑荒,有6郡10餘萬饑民到四川就食。益州剌史羅尚限令流民各還本鄉,流民請求緩延歸期至...
馬相、趙祗起義是東漢末益州的農民起義。中平五年(公元188 年)馬相、趙祗在綿竹(今四川德陽北)起義,以黃巾名義相號召,數日內即聚眾數千。 ...
趙鐸起義,明天順八年(1464)十二月,四川趙鐸起義,自稱趙王。漢州(今廣漢)等地民眾起而回響。義軍屢陷城池,捕殺官吏。明都指揮何洪率兵迎戰。起事者戰敗,首領悟...
趙鐸(?—1465),明代四川農民起義首領,天順七年(1463年)起義,次年,在彰明(今江油)中伏犧牲。...
馬相趙祗起義,東漢末益州的農民起義。中平五年(188年)馬相、趙祗聚眾數千在綿竹(今四川德陽北)起義,殺綿竹令李升, 自號黃巾。起義軍攻克雒縣(今四川廣漢),...
李藍起義,指的是1859年(清鹹豐九年)至1865年(清同治四年)由李永和、藍朝鼎(藍大順)、藍朝柱(藍二順)等人領導的反抗清朝封建統治的農民起義。李永和、藍朝...
流民共推李特為首領,在綿竹起義,進軍至成都。他與蜀民約法三章,施捨賑貸,禮賢拔滯,軍政肅然。蜀中流傳歌謠:“李特尚可,羅尚殺我,平西將軍,反更為禍。”太安...
李升,東漢人,任綿竹令。本名 李升 所處時代 東漢 主要成就 綿竹令 李升(?-188),任綿竹令。中平五年(188),益州人馬相、趙祗等回響黃巾軍在綿竹起義,將...
黃巾農民起義戰爭是發生在東漢中平元年(184年)至初平三年(192年)的農民起義戰爭。... 起義於四川綿竹(今四川綿竹東南),連破益州(治今四川廣漢北)、犍為(郡治...
李特反晉起義,西晉時期李特率眾反晉起義。永寧元年(301年),時西北連年饑荒,李特、李流兄弟在綿竹(今四川綿竹)結大營收容流民2萬多人,並將所部分為北、東二營...
氐羌流民起義,晉元康六年(296),陝甘天水、略陽、扶風、始平、武都、陰平6郡羌、氐、盧水胡起義,擁立氐人齊萬年為帝,屢敗晉軍。次年,失敗。八年(298),略陽...
中平五年(188)六月,益州(今四川成都)百姓馬相等於綿竹(今屬四川)起兵,自稱黃巾,殺益州刺史卻儉,進攻巴郡(今四川重慶北嘉陵江北岸)、犍為郡(今四川彭山東)。...
綿竹城遺址位於德陽市旌陽區黃許鎮以北3公里綿遠河西岸,南距德陽市區15公里。漢代綿竹縣在清代德陽縣誌中記載為黃許鎮,而1986年文物普查時果真在黃許鎮以北發現該...
又名智成、奇峰,四川綿竹人。川軍將領。1950年1月5日,綿竹縣人民政府成立,張承武任縣長。...
王乾青(1890—1949),又名王世禎,號王翼,化名潛夫,綿竹五福鎮人,革命烈士。早年追隨孫中山信仰三民主義,“四一二”事變後,積極追隨共產黨,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