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山志

綿山志

《綿山志》是山西旅遊景區志叢書編委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綿山志
  • 作者:山西旅遊景區志叢書編委會
  • ISBN:978-7-203-05779-9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03月
  • 編纂人員:王融亮、陳光明、侯平宇、劉保全
  • 內容時限:公元前802-2005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包括風景名勝、綿山文化、旅遊開發、文獻碑記、人物傳錄等卷。

作品目錄

封面
綿山志
圖片
綿山
介公嶺
綿山雄姿
水濤溝
絢麗秋色
綿山峰岩
飛瀑濺玉
雲海蒼茫
萬山紅遍
山間雲霧
茫茫雲海
落日
晚霞
如火如荼
秋色滿山
秋色
冬雪
秋景
冬景
層林盡染
仰天大佛
古木蒼蒼
大樹參天
古藤盤郁
五龍松
山果
野花
走進綿山
山門
石牌坊
介子推及其母雕像
葉帥論綿山壁刻
百龍壁(位於“綿山勝境”廣場)
龍頭寺
南天門
航拍龍頭寺全景
龍頭寺內
南天門內
聖跡亭
龍頭寺建築群
巨龍之首
龍頭寺夕照
龍脊嶺
龍脊嶺
龍脊嶺風光
龍脊嶺山岩
山道
山道
養生園
養生修行洞(1)
養生修行洞(2)
養生修行洞(3)
唐營遠眺
唐營夜景
唐營表演
唐營哨所
李姑岩
朝陽堡
李姑岩寺觀建築
李姑岩寺觀清代塑像
綿山聖母
供養人
供養人
聖乳泉
附圖
石乳
聖乳泉
大羅宮
大羅宮全景
大羅宮混沌殿
大羅宮
升天壁畫(電梯間外飾)
大羅宮主體建築
大羅宮建築群
大羅宮建築群
大羅宮蟠龍柱
大羅宮夜景
講經堂
藏經閣
講經堂內柱與道德經百家書木刻
道德經百家書木刻
混沌殿壁畫
混沌殿壁畫
大羅宮雕塑博物館收藏曆代彩塑
觀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
護法神
護法神
護法神
大羅宮羅天大醮(由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閔智亭主持)
台灣道教代表團在綿山舉行祀媽祖儀式
羅天大醮巡遊儀式
瓊崖賓館
天橋
天橋岩洞
洞神宮建築群
天橋(上)與洞神宮(下)
洞神宮
洞神宮太上老君塑像
天橋雲霧
天橋長洞
天橋岩洞內道教神祇塑像
飛來石
天橋棧道
天橋疑兵洞內景
兔橋
回頭望柏龍
一斗泉
洞真宮正殿
洞真宮元始天尊塑像
一斗泉建築群
玉峰山莊
邀月樓
朱家凹
洞玄宮建築群
洞玄宮靈寶天尊塑像
天井
臥龍賓館
雲峰寺
雲峰寺老照片(抗日戰爭前)
雲峰寺全景
抱腹岩與雲峰寺
雲峰寺二層建築
空王古佛塑像(空王殿)
雲峰寺建築群
大唐抱腹寺碑
大唐抱腹寺碑刻拓片
傅山為雲峰寺書長聯
空王殿明碑碑首
十大明王殿古代塑像
空王活佛包骨真身塑像(石佛殿)
馬鳴菩薩像(宋塑)
明代焦居士包骨真身塑像
掛鈴還願——雲峰寺一絕
掛鈴
雲峰墅苑賓館
雲峰寺山門橫匾(張頷題)
明清高僧塔林
鐵索嶺閻王橛
攀登鐵索嶺
鐵索嶺
摩斯塔
五龍躔
五龍峰
“之”字型棧道
正果寺塔內塑像
正果寺塔
五龍寺古寺廟
五龍寺菩薩塑像(明代)
正果寺
正果寺塑像
正果寺歷代高道包骨真身塑像
正果寺歷代高僧包骨真身塑像
抗日政府紀念地
介休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紀念碑揭碑儀式
介休抗日民主政府紀念館揭牌儀式
介公嶺
介公墓神道
介公墓
介公祠
介公祠壁畫
介子推塑像
綿山碑苑與萬壽圖壁刻
萬壽圖壁刻局部
碑廊
綿山碑苑
綿山碑苑碑刻選覽
棲賢谷
蓮湖水榭
棲賢谷石門
附圖
封侯亭
映谷
一線天
水濤溝
水濤溝溝口
秀水飛瀑十里濤聲
五龍飛瀑
天光雲影
水簾洞
茂林濃蔭
山澗清流
空王佛說法台
水濤溝賓館
山間小精靈(松鼠)
金錢豹(2003年水濤溝抓拍)
古滕谷
古藤奇姿
古藤谷入口
谷口牌坊
谷中泉瀑
密林古藤
奇藤
古藤穀穀底
谷中飛瀑
古藤奇花
山果
山核桃
山葡萄
山桃
山葡萄
山花
野桑葚
山菌
野果
晉商社火節
雲峰廣場演藝活動
綿山孝文化節開幕式
旅遊公路竣工剪彩儀式
盤山旅遊公路
周邊景點
玄神樓(介休市區)
后土祠山門
北宋名相文彥博墨跡(介休博物館藏)
后土祠建築群(介休市區)
后土祠大殿
后土娘娘塑像(明)
后土祠彩塑
后土祠琉璃屋頂
后土祠戲台
三清樓(后土祠建築群內)
后土祠傅山書明堂詩拓片
五嶽廟磚雕影壁(介休市區)
五嶽廟磚雕影壁
五嶽廟海蜃樓琉璃大吻
三結義廟琉璃影壁(介休市區)
三結義廟正殿(介休市區)
史公塔(介休市區)
籠鳳鎮凌空塔
秦柏(西歡村)
吉祥寺(南兩水村)
迴鑾寺古槐(興地村)
迴鑾寺大雄寶殿
源神廟牌樓(洪山村)
洪山源神廟(洪山鎮)
宏濟寺(義棠鎮)
宏濟寺塔(義棠鎮)
東嶽廟聖母宮彩塑(小靳村)
東嶽廟獻殿(小靳村)
琉璃牌坊(北辛武村)
張壁古堡空王佛殿琉璃正脊(明萬曆三十二年~四十一年燒制)
張壁古堡空王佛殿明代彩塑
琉璃古碑(張壁村)
琉璃大吻(張壁村)
山西綿山風景名勝區交通區點陣圖
綿山全圖
綿山風景名勝區景區景點分布圖
山西省旅遊景區志叢書總編委會
《綿山志》編委會
總序
本志編纂說明
目錄
卷一總述
卷二綿山地情
第一章自然環境
第一節綿山述略
第二節山區地質
第三節氣候
第四節水文
第五節土壤植被
第六節自然資源
第二章社會狀況
第一節市縣簡述
第二節經濟概況
第三節社會事業
第四節主要城鎮
卷三風景名勝
第一章龍頭寺遊覽區
第一節綿山勝境廣場
第二節龍頭寺景區
第三節龍脊嶺景區
第四節李姑岩景區
第二章大羅宮遊覽區
第一節蜂房泉景區
第二節大羅宮景區
第三節天橋景區
第四節一斗泉景區
第五節朱家凹景區
第三章雲峰寺遊覽區
第一節雲峰寺景區
第二節五龍躔景區
第三節介休抗日民主政府舊址和紀念館
第四節待開發景點
第四章介公嶺遊覽區
第一節介公嶺景區
第二節棲賢谷景區
第五章水濤溝遊覽區
第一節水濤溝景區
第二節古藤谷景區
第六章景區周邊遊覽區
第一節介休境內景點
第二節平遙境內景點
第三節靈石境內景點
第四節沁源境內景點
卷四綿山文化
第一章介子春秋
第一節介子推生平及其隱居地綿山
第二節對介子推的祭祀、紀念和寒食、清明節
第三節介子推的祠廟和紀念性遺蹟
第四節歷代文人詞客對介子推的憑弔
第五節歷代史家對介子推的記述和評價
第六節介子精神的現實意義
第二章眾教相融
第一節綿山傳統信仰與宗教文化的特色
第二節儒學源流
第三節道教述略
第四節佛教傳承
附錄:景區寺廟總覽
第三章古今軍事
第一節關隘要塞和軍事遺蹟
第二節戰史紀略
第四章民情風俗
第一節歲時節日
第二節人生儀禮
第三節生活習俗
第五章文學藝術
第一節文學
第二節藝術
附錄一:歷代介休籍人士著述概況
附錄二:棲賢谷碑苑當代書法名作
卷五旅遊開發
第一章景區開發與管理
第一節開發模式
第二節基礎設施建設
第三節景點復修與開發
第四節景區管理
第二章旅遊產品與項目
第一節旅遊產品與線路
第二節特色旅遊項目
第三節節慶廟會
第三章旅遊服務
第一節旅遊機構
第二節賓館飯店
第三節旅遊購物
第四章旅遊經濟
第一節市場開拓
第二節經濟效益
卷六文獻碑記
第一章古代文獻碑記
第一節古籍選錄
第二節歷代碑記
附錄:現存古碑名錄
第二章現代文獻碑記
第一節論述考錄
第二節重要檔案
第三節現代碑文
卷七藝文選萃
第一章詩詞歌賦
第二章散文遊記
第三章匾額楹聯
第一節古聯拾貝
第二節新聯集萃
第四章小說選錄
第五章戲曲說唱
第一節戲曲
第二節說唱
第六章民間傳說
第一節節日民俗類
第二節名人軼事類
第三節景點景觀類
卷八人物傳錄
第一章古代人物
欒成
重耳
介子推
左丘明
屈原
韓信
張良
劉向
宋昌
郭泰
蔡邕
周舉
杜預
宋隱
石勒
迪公
賈渾
曇鸞
李謀
酈道元
郭衍
志超
李世民
尉遲恭
賀知章
令狐楚
李商隱
惠真
楊仲昌
文彥博
張商英
郝質
田虎
李武功
馬天來
遠公
焦豐
鈕克讓
閒雲
朱棡
辛彥博
范榮
武球
郭海
明曉
史記事
張煊
傅山
孟太真
侯應龍
王來福
陰泰宗
田莊儀
董柴
梁錫璵
宋廷魁
茹綸常
呂公滋
范毓髕
王堉
鈕福全
侯蔭昌
冀以和
玄琜
郭敦源
第二章現代人物
曹子勤
郞營周
李敦愚
岳鴻舉
薛鳳儀
董重
王樹楠
梁仁義
馬邦原
秦述堯
孫守銀
李只雙
方振武
韓奎
高功叔
梁守和
高劍平
李涵礎
馬鑫
張德含
古斯托夫六世
冀蘭香
冀孔瑞
盧貴煥
悟覺
徐平
李志敏
於克
張春旬
宋濤
第三章當代登山名人錄
卷九大事記
專題索引(景觀·人名·地名·詩文篇名)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