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愉堡迅猛發展,我國社會已經走進“大眾麥克風”時代。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學會通過網路平台傳達信息、交流思想、表達訴求,使用論壇、部落格、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工具維護自身利益。在網路上,已經形成了一個由無數網民構成的網路輿論場,網路輿論場的誕生和發展逐漸瓦解、破壞了多年來傳統媒體占主導地位的舊輿論格局。輿論格局的劇烈蛻變給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社會組織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
目整盼蒸盼前不斷湧現的旋戀達網路輿論熱點,在改變著中國社會輿論格局的同時,也催生了輿情分析師這一嶄新的職業。但是,一位網路輿情分析師的養成絕非一朝一夕的事,輿情監測入門雖然容易,但需要把握政府和企業發展的脈搏,了解它們在社會轉型期的“痛點”和“癢處”,精確研判網路輿論的發生、發酵和消解的拐點,及時提供應對建議,在具備相應技術的同時,還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足夠的判斷力。一邊是洶湧的網路輿論大潮,一邊是燥連諒熟悉網路技術、輿情和危機應對專業人才的缺乏,因此,輿情分析師目前已經成為政府和企業爭相引進和培養的“香餑餑”。
圖書目錄
第1章 網路輿情的概況與背景 1
1.1 輿情、網路輿情與網路輿論 1
1.1.1 輿情概念 1
1.1.2 網路輿論 2
1.1.3 網路輿情 2
1.2 引起網路輿情頻發的“導火索” 3
1.2.1 網路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相互“給力” 3
1.2.2 民意需求是輿情形成的動力源頭 4
1.2.3 微博的快速崛起成為網路輿情熱點的重要推動力量 4
1.2.4 網路輿情成為政府工作的得力助手 5
1.3 深入揭示網路輿情 5
1.3.1 不可忽視的輿情力量 5
1.3.2 網路輿情需要引導 6
1.3.3 重視網路輿情,加強網路監管 6
1.3.4 科學應對網路輿情化解社會矛盾 7
1.3.5 警惕網路輿論“引爆”公共事件 8
第2章 網路輿情的認識和探析 9
2.1 網路輿情初探 9
2.1.1 我國網民的結構特徵 9
2.1.2 網路輿情的傳播特徵 10
2.1.3 網路輿情形成和發展的周期 12
2.2 網路輿情發展的趨勢研判贈狼放 12
2.2.1 網路輿情成為熱點事件發展的獨立源頭和重要推手 12
2.2.2 新意見階層迅速崛起,意見領袖影響府立重巨大,作用突出 13
2.2.3 網民數量的快速遞增和網路新媒體的套用,為網路輿情的形成和發展
拓展了空間 14
2.2.4 政府部門積極應對和正面利用網路輿情 14
2.2.5 網路成為不法分子傳播虛假信息、煽動犯罪、危害國家安全的工具 16
2.3 網路輿情中的負面因素亟需關注 17
2.3.1 充斥在網路輿情中的網路謠言需要綜合治理 17
2.3.2 網路輿情中炒作和非理性因素值得關注 18
2.3.3 網路輿情中網路暴力和非法因素不容忽視 19
第3章 網路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聯繫 23
3.1 網路輿情發生的源頭 23
3.1.1 官方輿論和坊間輿論的博弈 24
3.1.2 網路媒體的“倒逼機制” 25
3.1.3 網路時代“人人皆是記者” 26
3.2 網路輿情發展的推進 27
3.2.1 輿情姜員巴良的散播階段 27
3.2.2 輿情的集聚階段 27
3.2.3 輿情的熱議階段 28
3.2.4 輿情的流行階段 28
3.3 網路輿情平息的終結 29
3.3.1 網路輿論自有其發展演變規律 29
3.3.2 相關主體積極處置,加速輿情終結 30
3.3.3 掌握終結網路謠言的“武器” 30
第4章 輿情研判與應對點評 33
4.1 網路輿情的發展周期 33
4.1.1 輿情發生階段 33
4.1.2 輿情發酵階段 33
4.1.3 輿情發展階段 34
4.1.4 輿情高峰階段 34
4.1.5 輿情衰退階段 34
4.1.6 輿情反饋階段 34
4.2 網路輿情的研判方法 35
4.2.1 重要性 35
4.2.2 巨觀研判的分類 35
4.2.3 網路輿情的研判方法 36
4.3 政務輿情應對指標解析 38
4.3.1 政府回響 39
4.3.2 信息透明 39
4.3.3 政府公信力 40
4.3.4 動態反應 40
4.3.5 行政問責 41
4.3.6 網路技巧 41
4.3.7 善後處理 42
4.4 企業輿情應對指標解析 43
4.4.1 企業回響 43
4.4.2 第三方回響 43
4.4.3 信息透明 44
4.4.4 企業公信力 44
4.4.5 動態反應 44
4.4.6 企業問責 45
4.4.7 網路技巧 45
4.4.8 善後處理 45
4.5 網路輿情應對經驗教訓 46
4.5.1 輿情應對經驗 46
4.5.2 輿情應對教訓 47
4.5.3 輿情應對建議 47
第5章 輿情分析工作體系 49
5.1 網路輿情分析師介紹 49
5.1.1 概念 49
5.1.2 網路輿情分析師的級別 51
5.2 網路輿情的工作機制 52
5.2.1 網路輿情工作的重要性 52
5.2.2 網路輿情傳播和引導機制 53
5.2.3 網路輿情引導操作流程 56
第6章 網路輿情匯集 59
6.1 匯集網路輿情信息的作用 59
6.1.1 了解社情民意,加強政府服務功能 59
6.1.2 加強網路輿情收集、推進反腐倡廉工作 60
6.1.3 遏制虛假、不良信息的傳播 61
6.2 匯集網路輿情有哪些渠道 62
6.2.1 目前重要的網路輿情匯集渠道 62
6.2.2 利用網路渠道,傾聽民聲、民意 65
6.3 網路輿情匯集機制的建立 65
6.3.1 網路輿情收集的含義 66
6.3.2 機制的定義 66
6.3.3 輿情信息收集機制 66
6.3.4 輿情信息收集機制必須具備的要素 66
6.3.5 網路輿情收集遵循的原則 68
6.3.6 輿情收集的措施 69
6.3.7 充分把握網路輿論雙刃劍的特點 71
第7章 輿情分析 73
7.1 輿情分析概述 73
7.1.1 輿情分析 73
7.1.2 目的 74
7.2 輿情分析遵循的原則 75
7.2.1 客觀公正性原則 75
7.2.2 科學規範化原則 75
7.2.3 全面準確精確原則 76
7.3 輿情分析方法技術與案例 77
7.3.1 實證分析法 77
7.3.2 內容分析法 79
7.3.3 比較分析法 81
7.3.4 輿情分析系統 82
7.3.5 輿情分析報告 85
7.4 輿情預警方法環節與案例 90
7.4.1 輿情預警 90
7.4.2 預警機制 90
7.4.3 案例:民政輿情預警機制 92
第8章 輿情引導 93
8.1 為什麼要進行網路輿情引導 93
8.1.1 概念 93
8.1.2 網路輿情引導的意義 93
8.2 網路輿情引導的方法 95
8.2.1 提高對網路輿情的認知能力 95
8.2.2 可預見性新聞事件的輿論引導 95
8.2.3 非可預見性新聞事件的輿論引導 96
8.2.4 增強對網路輿情的管理和引導 98
8.2.5 適當發揮網路輿論領袖的引導作用 98
8.3 網路輿情引導的溝通 98
8.3.1 重要性 98
8.3.2 溝通的對象 99
8.4 網路輿情引導工作制度的構建 99
第9章 突發事件與應急事件 101
9.1 突發事件的影響與處理 101
9.1.1 突發事件的定義 101
9.1.2 突發事件的特徵 101
9.1.3 網路輿情突發事件的影響 102
9.1.4 輿情突發事件的處理 102
9.1.5 《突發事件應對法》的重要意義 103
9.2 應急事件的影響與處理 104
9.2.1 應急事件的特徵 104
9.2.2 網路輿情應急事件的影響 104
9.2.3 網路輿情應急事件的處理原則 105
9.3 做好輿情應急事件管理的重大意義 105
9.3.1 減少應急事件造成的損害 105
9.3.2 減少輿情應急事件的處理時間 106
9.3.3 增強政府的公信力 106
9.3.4 有助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106
9.4 輿情應急事件管理的預防和應對措施 107
9.4.1 加強動態監測 107
9.4.2 加強溝通協調 107
9.4.3 及時快速反應 107
9.4.4 加強應急宣傳 108
9.4.5 做好信息公開 108
9.5 建立輿情應急事件的有效機制 108
9.5.1 加強組織領導 108
9.5.1 建立相關制度 109
9.5.3 加強網路立法 109
9.5.4 建設廣泛聯繫的工作網路 109
9.5.5 建立外延協作機制 110
第10章 群體性事件 111
10.1 群體性事件的概念 111
10.1.1 群體性事件的方式 111
10.1.2 群體性事件的特徵 112
10.1.3 群體性事件的主要特點 113
10.2 群體性事件的預防 115
10.2.1 群體性事件原因分析 115
10.2.2 群體性事件的預防 116
10.3 群體性事件的處置 118
10.3.1 剛萌生時化解和處置機制的構建 118
10.3.2 發生後化解和處置機制的構建 119
10.4 群體性事件的應對 120
10.4.1 網路群體性事件的社會表現 120
10.4.2 網路群體性事件的特徵 121
10.4.3 網路群體性事件的應對 122
第11章 典型事件輿情案例分析 125
11.1 麥當勞事件輿情分析 125
11.1.1 事件內容描述 125
11.1.2 事件發展進程 125
11.1.3 事件分析點評 125
11.1.4 輿情應對點評 126
11.2 家樂福事件輿情分析 127
11.2.1 事件內容描述 127
11.2.2 事件發展進程 127
11.2.3 事件分析點評 128
11.2.4 輿情應對點評 128
11.3 中國電信事件輿情分析 129
11.3.1 事件內容描述 129
11.3.2 事件發展進程 129
11.3.3 事件分析點評 129
11.3.4 輿情應對點評 130
第12章 典型類型輿情案例分析 131
12.1 安全生產類 131
12.1.1 典型輿情案例 131
12.1.2 典型輿情分析 131
12.2 環境保護類 132
12.2.1 典型輿情案例 132
12.2.2 典型輿情分析 133
12.3 食品安全類 133
12.3.1 典型輿情案例 133
12.3.2 典型輿情分析 134
12.4 產品質量類 135
12.4.1 典型輿情案例 135
12.4.2 典型輿情分析 135
12.5 市場行為類 136
12.5.1 典型輿情案例 136
12.5.2 典型輿情分析 136
12.6 社會影響類 137
12.6.1 典型輿情案例 137
12.6.2 典型輿情分析 138
第13章 我國輿論引導監督相關法律法規 141
13.1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接受新聞媒體輿論監督的若干規定 141
13.2 關於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 142
13.3 其他涉及網路管理的相關條例規定 145
第14章 如何成為網路輿情分析師 163
14.1 獲取網路輿情分析師證書 163
14.1.1 網路輿情分析師是什麼 163
14.1.2 網路輿情分析師證書 164
14.2 獲取計算機信息技術證書 166
14.2.1 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介紹 166
14.2.2 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證書 168
14.2.3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證書 169
14.2.4 信息系統監理師證書 170
附錄 2010年-2013年網路流行語測試試題及參考答案 173
一、2010年網路流行語測試試題及參考答案 173
二、2011年網路流行語測試試題及參考答案 175
三、2012年網路流行語測試試題及參考答案 177
四、2013年網路流行語測試試題及參考答案 179
參考文獻 180
作者簡介
薛大龍,中國著名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專家、工信部 “中國智庫”專家(專家認證類型:政府專家),北京市人事局認證信息系統工程評標專家、高級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註冊信息系統監理工程師、註冊通信系統監理工程師、2006年市青年科技獎獲得者,任職經歷包括工業和信息化部計算機與微電子發展研究中心通信工程監理部總經理、北京賽迪信息工程監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北京國軟工程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等,參與多個國家部委的“金字頭”等國家級特大型信息系統項目並擔任項目總監或總監代表,具有豐富的工程諮詢、項目管理和監理經驗,著或主編出版計算機著作23本。
2.3.1 充斥在網路輿情中的網路謠言需要綜合治理 17
2.3.2 網路輿情中炒作和非理性因素值得關注 18
2.3.3 網路輿情中網路暴力和非法因素不容忽視 19
第3章 網路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聯繫 23
3.1 網路輿情發生的源頭 23
3.1.1 官方輿論和坊間輿論的博弈 24
3.1.2 網路媒體的“倒逼機制” 25
3.1.3 網路時代“人人皆是記者” 26
3.2 網路輿情發展的推進 27
3.2.1 輿情的散播階段 27
3.2.2 輿情的集聚階段 27
3.2.3 輿情的熱議階段 28
3.2.4 輿情的流行階段 28
3.3 網路輿情平息的終結 29
3.3.1 網路輿論自有其發展演變規律 29
3.3.2 相關主體積極處置,加速輿情終結 30
3.3.3 掌握終結網路謠言的“武器” 30
第4章 輿情研判與應對點評 33
4.1 網路輿情的發展周期 33
4.1.1 輿情發生階段 33
4.1.2 輿情發酵階段 33
4.1.3 輿情發展階段 34
4.1.4 輿情高峰階段 34
4.1.5 輿情衰退階段 34
4.1.6 輿情反饋階段 34
4.2 網路輿情的研判方法 35
4.2.1 重要性 35
4.2.2 巨觀研判的分類 35
4.2.3 網路輿情的研判方法 36
4.3 政務輿情應對指標解析 38
4.3.1 政府回響 39
4.3.2 信息透明 39
4.3.3 政府公信力 40
4.3.4 動態反應 40
4.3.5 行政問責 41
4.3.6 網路技巧 41
4.3.7 善後處理 42
4.4 企業輿情應對指標解析 43
4.4.1 企業回響 43
4.4.2 第三方回響 43
4.4.3 信息透明 44
4.4.4 企業公信力 44
4.4.5 動態反應 44
4.4.6 企業問責 45
4.4.7 網路技巧 45
4.4.8 善後處理 45
4.5 網路輿情應對經驗教訓 46
4.5.1 輿情應對經驗 46
4.5.2 輿情應對教訓 47
4.5.3 輿情應對建議 47
第5章 輿情分析工作體系 49
5.1 網路輿情分析師介紹 49
5.1.1 概念 49
5.1.2 網路輿情分析師的級別 51
5.2 網路輿情的工作機制 52
5.2.1 網路輿情工作的重要性 52
5.2.2 網路輿情傳播和引導機制 53
5.2.3 網路輿情引導操作流程 56
第6章 網路輿情匯集 59
6.1 匯集網路輿情信息的作用 59
6.1.1 了解社情民意,加強政府服務功能 59
6.1.2 加強網路輿情收集、推進反腐倡廉工作 60
6.1.3 遏制虛假、不良信息的傳播 61
6.2 匯集網路輿情有哪些渠道 62
6.2.1 目前重要的網路輿情匯集渠道 62
6.2.2 利用網路渠道,傾聽民聲、民意 65
6.3 網路輿情匯集機制的建立 65
6.3.1 網路輿情收集的含義 66
6.3.2 機制的定義 66
6.3.3 輿情信息收集機制 66
6.3.4 輿情信息收集機制必須具備的要素 66
6.3.5 網路輿情收集遵循的原則 68
6.3.6 輿情收集的措施 69
6.3.7 充分把握網路輿論雙刃劍的特點 71
第7章 輿情分析 73
7.1 輿情分析概述 73
7.1.1 輿情分析 73
7.1.2 目的 74
7.2 輿情分析遵循的原則 75
7.2.1 客觀公正性原則 75
7.2.2 科學規範化原則 75
7.2.3 全面準確精確原則 76
7.3 輿情分析方法技術與案例 77
7.3.1 實證分析法 77
7.3.2 內容分析法 79
7.3.3 比較分析法 81
7.3.4 輿情分析系統 82
7.3.5 輿情分析報告 85
7.4 輿情預警方法環節與案例 90
7.4.1 輿情預警 90
7.4.2 預警機制 90
7.4.3 案例:民政輿情預警機制 92
第8章 輿情引導 93
8.1 為什麼要進行網路輿情引導 93
8.1.1 概念 93
8.1.2 網路輿情引導的意義 93
8.2 網路輿情引導的方法 95
8.2.1 提高對網路輿情的認知能力 95
8.2.2 可預見性新聞事件的輿論引導 95
8.2.3 非可預見性新聞事件的輿論引導 96
8.2.4 增強對網路輿情的管理和引導 98
8.2.5 適當發揮網路輿論領袖的引導作用 98
8.3 網路輿情引導的溝通 98
8.3.1 重要性 98
8.3.2 溝通的對象 99
8.4 網路輿情引導工作制度的構建 99
第9章 突發事件與應急事件 101
9.1 突發事件的影響與處理 101
9.1.1 突發事件的定義 101
9.1.2 突發事件的特徵 101
9.1.3 網路輿情突發事件的影響 102
9.1.4 輿情突發事件的處理 102
9.1.5 《突發事件應對法》的重要意義 103
9.2 應急事件的影響與處理 104
9.2.1 應急事件的特徵 104
9.2.2 網路輿情應急事件的影響 104
9.2.3 網路輿情應急事件的處理原則 105
9.3 做好輿情應急事件管理的重大意義 105
9.3.1 減少應急事件造成的損害 105
9.3.2 減少輿情應急事件的處理時間 106
9.3.3 增強政府的公信力 106
9.3.4 有助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106
9.4 輿情應急事件管理的預防和應對措施 107
9.4.1 加強動態監測 107
9.4.2 加強溝通協調 107
9.4.3 及時快速反應 107
9.4.4 加強應急宣傳 108
9.4.5 做好信息公開 108
9.5 建立輿情應急事件的有效機制 108
9.5.1 加強組織領導 108
9.5.1 建立相關制度 109
9.5.3 加強網路立法 109
9.5.4 建設廣泛聯繫的工作網路 109
9.5.5 建立外延協作機制 110
第10章 群體性事件 111
10.1 群體性事件的概念 111
10.1.1 群體性事件的方式 111
10.1.2 群體性事件的特徵 112
10.1.3 群體性事件的主要特點 113
10.2 群體性事件的預防 115
10.2.1 群體性事件原因分析 115
10.2.2 群體性事件的預防 116
10.3 群體性事件的處置 118
10.3.1 剛萌生時化解和處置機制的構建 118
10.3.2 發生後化解和處置機制的構建 119
10.4 群體性事件的應對 120
10.4.1 網路群體性事件的社會表現 120
10.4.2 網路群體性事件的特徵 121
10.4.3 網路群體性事件的應對 122
第11章 典型事件輿情案例分析 125
11.1 麥當勞事件輿情分析 125
11.1.1 事件內容描述 125
11.1.2 事件發展進程 125
11.1.3 事件分析點評 125
11.1.4 輿情應對點評 126
11.2 家樂福事件輿情分析 127
11.2.1 事件內容描述 127
11.2.2 事件發展進程 127
11.2.3 事件分析點評 128
11.2.4 輿情應對點評 128
11.3 中國電信事件輿情分析 129
11.3.1 事件內容描述 129
11.3.2 事件發展進程 129
11.3.3 事件分析點評 129
11.3.4 輿情應對點評 130
第12章 典型類型輿情案例分析 131
12.1 安全生產類 131
12.1.1 典型輿情案例 131
12.1.2 典型輿情分析 131
12.2 環境保護類 132
12.2.1 典型輿情案例 132
12.2.2 典型輿情分析 133
12.3 食品安全類 133
12.3.1 典型輿情案例 133
12.3.2 典型輿情分析 134
12.4 產品質量類 135
12.4.1 典型輿情案例 135
12.4.2 典型輿情分析 135
12.5 市場行為類 136
12.5.1 典型輿情案例 136
12.5.2 典型輿情分析 136
12.6 社會影響類 137
12.6.1 典型輿情案例 137
12.6.2 典型輿情分析 138
第13章 我國輿論引導監督相關法律法規 141
13.1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接受新聞媒體輿論監督的若干規定 141
13.2 關於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 142
13.3 其他涉及網路管理的相關條例規定 145
第14章 如何成為網路輿情分析師 163
14.1 獲取網路輿情分析師證書 163
14.1.1 網路輿情分析師是什麼 163
14.1.2 網路輿情分析師證書 164
14.2 獲取計算機信息技術證書 166
14.2.1 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介紹 166
14.2.2 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證書 168
14.2.3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證書 169
14.2.4 信息系統監理師證書 170
附錄 2010年-2013年網路流行語測試試題及參考答案 173
一、2010年網路流行語測試試題及參考答案 173
二、2011年網路流行語測試試題及參考答案 175
三、2012年網路流行語測試試題及參考答案 177
四、2013年網路流行語測試試題及參考答案 179
參考文獻 180
作者簡介
薛大龍,中國著名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專家、工信部 “中國智庫”專家(專家認證類型:政府專家),北京市人事局認證信息系統工程評標專家、高級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註冊信息系統監理工程師、註冊通信系統監理工程師、2006年市青年科技獎獲得者,任職經歷包括工業和信息化部計算機與微電子發展研究中心通信工程監理部總經理、北京賽迪信息工程監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北京國軟工程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等,參與多個國家部委的“金字頭”等國家級特大型信息系統項目並擔任項目總監或總監代表,具有豐富的工程諮詢、項目管理和監理經驗,著或主編出版計算機著作23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