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原因
家庭變化
美國的家庭組織呈現很多特點,單親家庭多,結婚時擁有自己的孩子,而且美國沒有生育政策,所以家庭成員比較多。過去,在美國的家庭中,甚至會有十幾個孩子,家庭規模龐大。
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則無法做到全面細緻,而且一部分人會忽略。據調查顯示,美國家庭的規模發生很大的變化,在生育年齡中不要孩子的家庭已經從20世紀70年代的10%,漲到2008年的20%。
家庭有18歲以下的孩子的家庭數量已經從1950年的52%下降到46%。越來越多的無子家庭和單身家庭出現。無子家庭和單身家庭為建立網路化家庭打下基礎,可以建立個人的獨立的網路。
家庭構成上也發生巨大變化,美國家庭變得不穩定。據調查,美國30歲到44歲之間結婚的人已經從1970年的80%降至2007年的60%。離婚率也不斷地在升高。
合作契約變得更加普遍。這種合作契約很大程度上是同居現象。在美國也是逐漸增長。家庭的構成不穩定,成員變得更加自由,這為構建一個多元,寬廣的網路化家庭打下了基礎。
角色變化
在傳統的觀念中,男人和女人結婚之後,男人主外,女人主內,在美國依然是這樣。女人結婚後,大部分做起了全職太太,承擔起照顧家庭的責任。而男人則在外打拚,養家餬口。這樣的家庭結構導致共同話題的缺失,使得交流會減少和變得單一。
新的時代,家庭成員之間的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美國的家庭中,女人在成婚之後出去工作的比例不斷上升,同樣也是因為家庭孩子的數量在減少。
數據顯示,1960年,只有38%的女性在成婚之後會被僱傭,而到2006年,已經上升至59%。加拿大也是這樣的情況。女性外出工作,使得家務分配上出現了新的問題,夫妻之間會就家務的分配,以及各自的時間安排進行協商,來確保在工作的時候,不會影響到家庭的整體運行。
家庭的角色變化,主要就是指女性開始出外工作。這在客觀上為網路化家庭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工作壓力的緩解和家庭活動的安排都需要夫妻之間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行程安排來溝通和協調,交流的增多是家庭角色變化帶來的重要的變化之一。
技術發展
20世紀60年末,美國出現了網際網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網際網路已經深入到了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之中。手機的普及,以及移動網際網路更是大大加快了普通人之間的聯繫。傳統的原有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受到衝擊。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逐步形成。
網路化的家庭正是在網際網路大發展的環境下形成的,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以及家庭的組織都受到影響而發生變化。
個體意識的限制
個體意識是美國的主流思想,但是作為家庭成員,因為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個體受到影響。比如家庭只有一台電視,而在沒有網際網路的環境下,只能是享受一台電視。在互聯技術沒有普及的時候,在家庭中聯繫依靠的是喊話,這或多或少會對個人的空間產生影響。
所以需要一種新的方式,使得家庭成員之間能夠在家裡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擁有一定的生活空間。網路化家庭適應了這種需求。
表現
新技術深入
網路化家庭是依靠新技術完成的。網路化家庭技術上依靠的就是計算機。在之前,一個家庭可能只有一台計算機。但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家庭都已經增加了計算機,基本上達到了一人一台的情形,包括孩子在內。甚至有的家庭成員是擁有兩台的。
這為網路化家庭的實現奠定基礎。還有手機,手機同樣是在很快的時間得到普及,包括孩子在內,基本上達到了一人一部,方便家庭成員之間的聯繫。新技術中還包括各種移動設備,比如ipad等等。
交流溝通方式改變
網路化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不再是單純依靠原有的面對面對話,還有依靠移動互聯技術。成員在外面,和家人聯繫,只需要利用手機或者計算機,隨時聯繫。在家中,擁有面對面交流的便利,但是利用移動互聯技術的溝通卻一直上升,吃飯或者有事情,利用手機和計算機瞬間即可實現溝通聯繫。
交流的時間和空間打破
交流時間和空間的打破對家庭成員來說意義巨大。網路化家庭從此不用再局限於某一座房子中,大家交流的時間不再局限於某一段時間內。比如,所有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不必集中在某段時間,某個地域。在網路上使用聊天工具就可以實現。在外的家人,也不必利用信件等方式來聯繫家人,通過手機,網路等完全可以實現隨時隨地的聯繫。
家庭時間的改變
家庭時間是指在家庭生活中,成員之間在一起去做某些事情,比如共享晚餐,看電視,或者喝咖啡聊天等等。在以往的家庭生活中,家庭時間是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為家庭成員提供了一個分享的空間和時間,大家能夠在這個時間內傾訴心聲,商量事情,放鬆心情。
但是,網路化家庭的形成,家庭時間的形式被徹底改變。首先,電視的作用減弱,當網際網路技術興盛之後,大眾對於電視不再依賴,時效性,多樣性方面,電視和網際網路差別明顯。
其次,原有的共同的晚餐變得越來越少,大家因為溝通的方便,聚在一起的必要性降低,誠如這種為溝通準備的晚餐等就變得越來越少。
再次,溝通聯繫的方便許多,有了互聯移動技術之後,大家溝通完全可以通過技術溝通,面對面的交流不再是溝通的重要方式。
新的家庭時間是在網際網路技術的基礎上,依靠便捷的溝通方式而分享心情,分享新鮮事物等活動。這樣打破了家庭時間空間和時間限制,在街上,或者其他地方發現什麼樣的新奇的事物,能夠第一時間通過移動互聯技術分享給家人。家庭時間擴展到全天,不再是孤立的一段段時間。
孩子逐漸重要
相比於成人,孩子之前在家庭中主要扮演一個服從者的角色。但是,孩子對新技術的掌握和使用是快速的。網路化家庭形成之後,孩子的角色將會扮演重要的角色。首先,孩子的限制取消,之前為了安全,孩子不能離開家,但是手機很好地解決這個,家長可以隨時和孩子聯繫上;其次,對網路熟悉,使用方便,能經常在家庭中扮演組織者的角色,找到新奇的信息,可以迅速分享。還可以組織大家聊天等等。這些使得孩子的作用將會越來越重要。
意義
許多人曾說,網路使人變得冷漠,人際關係變得薄弱,大家沉溺於網路空間中,減少了溝通交流。這只能說是網際網路前期的一些表現,隨著通訊技術和網路技術的結合,以及網路技術的不斷更新。人把交流搬離了物理空間,轉入網路空間,交流並沒有減少,甚至還有增加。
網路化家庭的形成,重新組織了家庭,將家庭生活帶入了一個全新的模式。過去生活在同一所房子中,種種原因導致大家都犧牲了一部分,沒有完全實現想要的生活。但是新的網路化家庭,卻提供了這種機會,因為交流溝通的方便,使得大家都擁有獨立的生活空間,走不同的生活路線,但是卻沒有影響到成員之間的交流。
網路化家庭改善了大家的交流溝通,成員之間的地位變得平等。能夠平等地進行交流,平等地表達意見,這樣反而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有利於家庭生活的和睦。
不足
網路化家庭為家庭生活帶來新的活力,但是網路技術的發展,還是依然有很多的弊端,這同樣需要注意。首先是新技術對於身體健康的影響,計算機,手機等等新的技術帶來的輻射對人體的傷害很大,但是這會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而得到改善。
其次是,網路的使用對青少年的影響。青少年會早熟,他們可以在網路上得到很多信息,其中不乏一些不良信息,對青少年的心理傷害會比較大,也會導致青少年早熟。還有網路遊戲是網路的一種主要消遣方式,這有可能會導致青少年沉溺其中,影響身體,影響學業。
網際網路家庭
起源
網際網路家庭隨著網際網路在世界範圍內的普及而產生、發展。如果說1994、1995年人們還對網際網路感到陌生,而今天的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工作、學習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並且正在越來越多地融入我們日常的工作與生活之中。它已經不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網際網路用戶不斷年輕化,超過三分之一的未成年人成為網民,給網際網路時代的家庭帶去了更多的變化和更新的家庭關係。網際網路將是家庭中下一個必需品。就像自來水、煤氣以及電一樣,網際網路在家庭生活中的出現將會變得越來越普遍。
現狀與家庭形態
數據顯示,在網際網路已成為社會基礎設施的時代背景下,每人平均每天在網際網路上的時間超過2小時,從上網時長來看,網際網路已成為大眾生活的基本需要。人們將網際網路當成信息獲取、交流溝通、休閒娛樂、購物的平台。
Facebook、推特、人人網、微博等社交網站是年輕一族和父母的共同愛好。他們在網站上獲取信息、和親密的朋友交流情感、和遙遠的親友線上聊天,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情。網路生活形態下的家庭生活與“上線”分不開,家庭成員中的每一個人都被網路所包圍。除了家庭中個體與網際網路的互動之外,網際網路更給家庭成員之間提供了更好的聯繫方式,比非網際網路時代得到更親密的接觸和更多信息的交換。當家庭成員不在一起時,他們可以使用skype一起交流,他們也可以在對方的微博、推特上得知彼此的近況和心理狀態,更有趣的是,他們在網上搜尋信息一起分享,甚至經由網路信息推薦一起去尋找新奇的景點。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網際網路沒有減少家庭互動,謀殺家庭關係,反而在拯救它。網際網路在摩登家庭中成為維繫感情、分享信息、創造共同生活經歷的寶貴途徑。
與傳統家庭的區別
工作、學習、生活方式
網際網路的普及讓傳統學習方式進入web2.0時代。
網路課堂的興起、課程作業的網路化將網際網路融入孩子的學習生活中。學習時的網路環境、家庭作業需要上網搜尋資料、需要在網上與同學討論小組作業,這一切都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零距離的空間環境,不僅使交流更方便,更使大量的諮詢可以被運用在學習中。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經驗都可被納入其中,培養獨立學習、善於運用資源、擁有開闊視野、更適合網路時代的新一代。
對父母來說,工作地點出現由公司向家庭轉移的趨勢。網際網路進入家庭後,許多諮詢公司、研究部門的雇員在家裡也可上網下載信息資料,從而催生出一大批“家庭辦公室”。
網上購物、網上看電影、網上看電視聽歌,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很多事情,也使得大家多了“宅”在家裡的時間,甚至網上訂餐都使娛樂和生活更加便捷、舒適,也不知不覺增加了家庭成員在一起度過的時間。
空閒時間
除了學習、工作之外,家庭度過他們空閒時間的方式也與從前大不相同。傳統家庭大多把空閒時間花在一起吃飯、看電視上,周末有時一起出行,或者在家看電視分享節目。而web2.0時代的空閒時間顯然大多數被網路占據,各種社交網路、網路遊戲、
電影資訊充斥網路,人們甚至不用挪動雙腿即可享受所有的一切,於是很多家庭擁有數台電腦、平板電腦等,平分網路,沒有搶到電腦的於是只能回歸傳統娛樂項目,自娛自樂。
家庭聚會的重要部分——飯桌上的話題也隨之改變。人們大多談論網路上的新奇事件、網路紅人,熱點話題等等,傳統家庭中缺乏的家庭交流也可以隨著一些大家共同有興趣的話題被重新拾起,形成更加融洽的溝通氛圍。並且,當家庭將視野著眼在網路上時,他們甚至根據網路資訊來策劃家庭出遊。哪兒比較好玩、哪兒的菜網友比較推薦將是家庭周末出遊的好選擇。
交往方式
同在一個屋檐下的彼此給對方的推特上留言——這當然是一種極端的狀況,並且這種情況在家庭成員不在一起時及時了解對方近況增加交流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網路再一次改變了我們的交流方式。當家庭成員面對面,可能很難說出“我愛你”“對不起”“我錯了”這些字眼,而網路給了彼此勇氣,也給了我們另外一種表達。很多女性和丈夫的溝通方式,變成郵件往來,QQ留言,它的好處是可以緩解正面的衝突,也給雙方留有餘地去思考,可以減少很多負面的情緒,如果是深情的表白,那么文字的記錄,使這一切變得更溫情。
然而雖然網路有諸多好處,並且將子女同父母之間的代溝減輕,面對面交流的減少不得不說是網際網路家庭的一種無奈。除卻上面提到的極端情況,家庭成員上網往往是與自己的社交網路——同學、同事、朋友交往,而不是自己的家人,因此網際網路家庭在知道更多對方心裡所想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傳統家庭的傳統交往方式。
父母的擔憂
網路上的色情、暴力信息永遠是父母擔心的重要問題,網際網路家庭讓家庭對網際網路的依賴逐漸加深,父母對網際網路上壞信息的擔憂也逐漸加深。除了使用綠色網際網路之外,家庭的教育作用、健康的引導作用更是重要的。網際網路時代的家庭更需要彼此開誠布公、加深交流才能使孩子遠離網際網路的傷害。除了這點,網際網路為根基的家庭關係還是很溫馨的。再者來說,不能說網際網路就是很多小孩學壞的因素,因為即使遠離了網際網路,他們還是會出去和“壞朋友”交往,得到不良信息,因此僅憑網際網路的豐富性來評價其風險也是不妥的。
發展趨勢
隨著網際網路不斷地浸潤我們的生活,隨著新型父母自身對網際網路的更多依賴,網際網路家庭這種新型家庭將不斷在社會結構中普及。從年輕到年長的父母,從城市向鄉村逐漸滲透。我們所知道的是,網際網路已經成為家庭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一種新型的生活方式,有利於家庭成員的相互溝通與了解,信息的分享,減輕代際問題。然而我們不能忽視此種面對面交流的影響和傳統家庭的優點,希望網際網路家庭之後的發展能夠使兩者達到有效的平衡。
手機家庭
產生背景
手機的出現使得千千萬萬的普通人第一次具有了隨時隨地移動通訊的能力,其發展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包括愛情、學習、家庭和全球經濟發展在內的諸多方面,都被它裹挾著飛速前行。
很難想像歷史上還有哪樣物品能夠像手機這樣,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便與人類建立起了如此廣泛而緊密的聯繫,小刀、鐘錶、紙張和筆都不曾做到這一點。或許只有貨幣勉強可以與手機比肩,我們出門時總是會把它們帶在身邊,但恐怕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摟著自己的錢包入睡,也不可能每隔幾分鐘就把它拿出來把玩一番。儘管金錢可以在你追逐名譽、愛情和革新時,助你一臂之力,但若與智慧型手機相比,它還是要甘拜下風,畢竟時下手機所具備的支付功能已足以令錢包們“下崗”了。
今天的人們擁有手機更多是為了讓自己和這個世界保持同步。單純就運算能力而言,即便是時下一款普通智慧型手機,也要遠遠強於當初將人類送上月球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儘管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不少人依然享用不到廁所和自來水,但他們卻已經擁有了一部手機。在美國幾乎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9個人可以用上手機,這東西已經在人的身體、思維方式和精神氣質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很多人在路上邊行走邊玩手機,結果忘了自己到底要去哪裡。
手機令我們的手指變得更為強悍,注意力也更容易分散,生活中處處充滿了誘惑:我們的思想完全可以通過數碼設備迅速遠離肉體,抵達某個遙遠的彼岸。
為了更好地了解普羅大眾對於移動通訊飛速發展的態度與感受,《時代》與
美國高通公司聯合進行了一項名為“時代移動調查”的研究活動,共有來自於美國、英國、中國、印度、韓國、南非、印度尼西亞和巴西8個國家的大約5000名民眾參與其中,這些人囊括了各個年齡段及收入階層。
調查結果顯示,手機已成為人們離不開的好夥伴,有1/4的受訪者稱,他們每隔半小時就會把手機拿出來看看,而另外1/5的人只能忍耐10分鐘沒有手機的生活。1/3的受訪者承認,即使與手機分開很短一段時間,也會令自己產生焦慮感。很多人表示,他們甚至在午餐時也會至少查看兩次手機。而在25歲到29歲年齡組中,有多達3/4的人會每晚抱著手機入睡。
《時代》周刊的調查還發現,1/5的美國人曾通過簡訊來與他人約會,在這方面,巴西人的比例要3倍於美國人,而中國人竟然是美國人的4倍。美國已婚受訪者中只有不到1/10的人承認曾通過簡訊來搞婚外戀,相比之下,1/3的印度人以及半數以上的中國人都表示自己有過此類行為。
影響人們與手機之間空前的緊密聯繫除了手機、通信服務的普及,更多的是手機承載的強大網路和智慧型功能,手機是移動網際網路最重要的終端,網際網路和移動通信共同構成了手機無可替代的時代光芒。
手機在家庭中的套用
如今的手機基本承載三個功能:通訊、網際網路和個性化功能。
在家庭中,青少年主要使用手機簡訊與朋友進行溝通,除了簡訊更多的是使用網際網路相關的信息如手機騰訊、手機微博等以手機為網際網路終端的sns網站、交友網站、購物網站等,基本上在手機上可以使用大部分網際網路功能,特別是在家裡電腦不能人手一個的條件下,手機便成了第一選擇。當然,拍照、聽歌、玩遊戲的功能更是手機必不可少的功用。
父母則更多運用手機打電話與朋友溝通,多是固定電話的取代,然而隨著父母年輕化、對網際網路熟悉程度增加的趨勢,上述青少年的手機使用方式也在這個群體中適用並逐漸呈現擴大趨勢。
手機家庭相互間的交往方式多是互相打電話、發簡訊以確定信息,他們並不使用手機聊天因為距離近以及非免費的緣故;但是他們會使用手機作為移動終端相互關注彼此的社交網站、甚至小聊一會兒;他們一起玩手機遊戲,用手機拍照、分享音樂等都是顯而易見的交往方式。
新型家庭關係
網路上有一個視頻《家庭聚餐兒孫全玩手機 老人憤而離席》流傳:在飯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兒孫說話,可孩子卻只顧低頭玩手機,老人一氣之下摔盤離桌,說“你們就和手機過吧。”手機的出現,方便了通訊,卻也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讓一些感情沒有得到充分的溝通。
我們看見越來越多的飯桌上人手一個手機,彼此缺少交流,菜上來拍照發微博後又繼續專注於手機。這誠然是手機科技含量的不斷擴大造成的彼此溝通問題。手機終端的便捷和功能強大的特性使人們生活離不開手機,也便缺乏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在同一平米生活思維卻四面八方正式這種新型家庭的寫照。雖然網際網路在這之間扮演了很大的角色,然而電腦本身卻沒有將人們從正常生活中隔離,而手機則使個人更加專注與自己的世界與溝通中,卻缺乏對身邊人的關注和溝通,這種情況看來手機家庭是一種各自為政的形態,以每個家庭成員為個體、以非手機使用時間維繫的狀態。這種狀態一方面減少了彼此的溝通,但另一方面仍存有網際網路帶給家庭的便利。
手機費用增加
手機話費與相關服務支出正成為美國家庭全部支出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美國經濟不景氣程度的加深,許多美國人都壓縮了外出就餐與購買衣服等可自由支配的支出。但手機話費與相關服務支出越來越成為美國家庭剛性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手機話費支出與相關服務支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也在不斷上升。
自本世紀初以來,美國人用於手機話費的支出就已經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據
美國勞工統計局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2001年,美國人支付的手機話費以及服務費用一年為210美元,月均費用不到20美元。到2010年,美國人支付手機話費月均則超過63美元,年支出費用為760美元。從2001至2010年,美國人手機話費年平均增幅超過15%,而2001至2010年,美國家庭支出年平均增幅僅為2%。
美國家庭手機費用支出在這9年中占通訊支出的比重在逐漸上升,而固定電話話費支出比重則在不斷下降。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一位專家介紹,以家庭月話費100美元為例,2001年時,美國家庭用於手機話費的月支出為23美元,而固定話費的月支出約為75美元,而到了2010年時,美國家庭用於手機話費的月支出為65美元,而用於固定話費的月支出則約為34美元。這一變化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手機在美國人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何等重要的角色了。
美國一些家庭理財專家指出,這一變化趨勢其實是可以被人們所預見到的,特別是隨著手機科技含量的不斷加大,這一趨勢就會變得愈發明顯。
發展趨勢
移動網際網路終端的發展仍舊十分迅速,手機在新型家庭中的比重也仍在不斷增加。只要科技在不斷發展,手機的功能就會日益強大,而此種淡漠的家庭溝通條件仍會加深。值得慶幸的是,社會與個人在不斷覺醒、反思,如何嘗試不要成為機器的附庸、如何駕馭機器而不是讓他們駕馭我們、損害我們的家庭關係正在被大家所討論重視。如何戒除個人對手機終端的依賴是需要提上日程的議題,而家庭本身則需要正確面對科技在生活中的運用,將面對面真誠的溝通方式重新帶回家庭,面對面時儘量減少手機的使用(特別是在新一代的年輕人中),而一起分享手機帶來的便利和溝通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