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讀

網讀是通過網路的形式,以網路為載體,上傳種類的繁多的各類讀物,各類資料。網讀可以節省讀者的時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網讀
  • 優點:方便快捷
  • 通性:實現數據通信與資源共享
  • 形式:網路
優點,通性,趨向,雜感,

優點

1、方便快捷
2、第一時間性
3、包括類型全面,覆蓋面廣闊

通性

1、實現數據通信與資源共享
2、增加個人知識面

趨向

在第14個“世界讀書日”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走向閱讀社會”號召, 鼓勵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發現閱讀的樂趣。在信息社會,以數字、網路為主的21世紀,大學生閱讀情況有什麼變化?“世界讀書日”前,我們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發放了100份問卷進行調查。調查顯示,61%的同學有定期閱讀習慣,一半同學平均每月讀1-3本書。
八成同學保持每天閱讀或兩三天閱讀一次的習慣。每次閱讀“1小時”或“1至3小時”的同學分別占到39%和47%,每天閱讀時間超過5小時的同學多來自大三。能每天閱讀的人數百分比從大一至大三遞增,可見同學們的閱讀習慣有隨年級增長而逐漸養成和固定下來的趨勢。低年級同學閱讀多源於興趣,高年級以填補知識和技能為主,
在調查中,當問及“閱讀目的”時,選擇“興趣愛好”和“獲取新知、提高修養”的分別占30%和22%。其中,低年級同學傾向於興趣愛好,高年級同學多以“專業學習需要”、“填補知識和技能空缺”為閱讀目的,休閒閱讀人數幾乎為零。20%同學選擇時髦的“網讀”。
在電子浪潮衝擊下,53%的大學生仍以傳統圖書為主要閱讀媒介。08級社工系一同學的話很有代表性:我喜歡打開書之後那種淡淡的油墨清香,高中時代最憧憬的大學景致之一,就是在窗明几淨的圖書館讀書。
有 20%的同學選擇了時髦、省力的閱讀方式——“網讀”。雖然紙質圖書仍是主流,但抽樣調查可見,以圖書為閱讀媒介的趨勢在下降。100名同學中,08級以閱讀紙質圖書為主的有27人,07級為18人,06級僅為15人。07級中文系一個同學說:“我們不去圖書館,通過網站的讀書頻道、小說閱讀網等,就能快捷地獲得想要的書籍。”
文學藝術類及專業、教輔書受青睞,在高校,最受大學生歡迎的是文學藝術類和專業、教輔類的書籍,半數以上的同學都選擇了這兩個類別。
教輔類圖書的火熱向我們傳遞出一個信息,就業、考研的激烈競爭,使同學們熱衷於能夠“立竿見影”的圖書,這點在對英語教輔書上體現尤甚。單詞寶典、新東方系列英語教輔,幾乎成為每個同學的必備藏書;而GRE、雅思等一系列英語認證考試,被大學生看作是出國之前的“規定動作”;此外,司法考試、人力資源師等職業資格證書考試,使得教輔書籍異常盛行。

雜感

前段在網上看到署名戴煌的先生寫的一篇有關十月革命回憶的文章,讀後久久難以平靜。戴煌先生是從十六七歲參加革命併入黨,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援越抗法,從新四軍文工團員到新華社記者一路走過來的一位紅色老人。他那篇文章所講之事比較雜碎,內中提及1985年胡耀邦曾派遣中共中央常委胡啟立率團訪問西德的一些見聞,我以為頗富深意,值得我們所有中國人好好品味一下。
戴文介紹說,那次胡啟立率領由原中共福建省委書記項南和中聯部的一位女部長組成的代表團,帶著一位翻譯和一位隨行人員,前往西德,訪問西德社會民主黨主席勃蘭特,想取參考經。當時隔離東、西德的柏林圍牆還存在,西德政府還在波恩。波恩有的報紙頭版頭條的通欄大標題是:胡耀邦的接班人胡啟立率團訪問我國。勃蘭特宴請胡啟立等人,不像我們在人民大會堂里那樣隆重豪華地宴請外賓,而是只在波恩大街上隨便找了一家普普通通的飯店,而且還是圍著一張餐桌等這桌顧客散去,等飯店服務人員撤去滿桌的杯盤碗盞,剛剛鋪上了一張乾淨的桌布,主客雙方才圍著桌子坐下。客人是五個人,主方也是五個人,連中國駐西德的大使也不請。餐桌上除了麵包、水果、飲料、酒水之外,每人先喝了一小盆湯,各人再要一個自己喜歡吃的菜。菜上來以後,各吃各,互不干擾。席間,勃蘭特說,他們當時雖然不是執政黨,但黨內有的是錢,可是堅決不能揮霍浪費,否則人民看在眼裡,肯定會影響日後的選舉。第二天,在台上執政的屬於基督教民主黨的總理科爾,也請胡啟立等人共進早餐。除了牛奶、麵包、水果、飲料之外,主客雙方每人只有兩個荷包蛋。吃蛋時,科爾不小心碰破了自己盤中的荷包蛋,流出了很多蛋黃,他捨不得把盤子推向一旁,而是撕開一片麵包擦了又擦往嘴裡塞。盤子沒擦淨,他當著中國客人的面,端起盤子用舌頭舔,直到盤子被舔得乾乾淨淨才作罷。戴煌說,當他從項南處得知這些情況後,曾寫了兩篇雜感,發表在《半月談》上,引起許多讀者的熱議。這時間大約在八九十年代吧!那么,時過二十年後,我們獲得多大進步了呢?戴煌先生在那篇文章結束時呼籲:要與“十月革命”堅決一刀兩斷。空間,具有很大的便捷性。在以數字、網路為主的21世紀,將會有更多的讀者傾向於網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