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網祭由來
網祭即是網上開闢一個專門的網站或祭祀專區,供不能回家的遊子們在網上寄託對先人的思念之情。他們在這樣的網站上或獻一束鮮花,或點燃一支蠟燭,或寫上一段對親人思念的傾訴,雖然虛幻,卻不失真情。從這個意義上講,網祭確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解決很多遠離家鄉的人祭祀無法回家的困難,也是一種綠色環保的祭祀方式。
成時尚
中新社北京4月5日電 題:清明花樹寄哀思 低碳網祭成時尚
清明是中國重要的祭掃日,素有植樹懷念先人的傳統。隨著社會進步和民眾環保意識的提高,今年清明節“低碳”理念漸入人心,鮮花祭祀、“網上祭拜”等環保祭奠形式逐漸取代放鞭炮、燒紙錢等傳統習俗,成為內地祭奠逝者、寄託哀思的新時尚。
廣州清明節提倡無煙拜祭
王華、黃雪琴廣州報導:今年
清明節期間,
廣州市預計有400多萬人前往各場所祭祖掃墓。廣州市民政局通過簡訊等方式呼籲市民避開祭掃尖峰時段,儘可能乘坐
捷運、
公車等公共運輸工具前往祭掃,並提倡無煙拜祭、鮮花緬懷。
隨著生活觀念改變和環保意識加強,廣州市民清明節祭祖掃墓的方式也有變化。相較於前兩年,無煙拜祭接受度今年有所提高。據了解,廣州市火葬場今年清明節開放5個祭拜區、1050餘張祭拜台供市民拜祭,其中山頂區域有兩個無煙拜祭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無煙拜祭台比去年增加280張,一是出於消防安全考慮,二是希望藉此引導市民無煙拜祭。
記者孫建駒佛山報導:廣東佛山“三月三”北帝誕廟會高潮迭起,5日的北帝巡遊令佛山市內萬人空巷,來自珠江三角洲地區、港澳及海外各界人士盛情參這一民俗祈福活動。
“三月三”北帝誕廟會的現場佛山祖廟,依然人頭涌動,熱鬧非凡。廟會主辦方還開通了微博,現場轉發遊客見聞以及播報現場動態,讓遊客共同“織圍脖”祈福。專程從澳門回佛山祖廟參與春祭的羅先生對記者說,中國明清時期的嶺南珠江三角洲眾多北帝廟中,只有佛山的北帝祭祀列入官方祀典,春秋諭祭。佛山祖廟今年恢復中斷了60多年的春祭,特意回來參與這一盛事。
低碳成閩南人祭掃新元素
劉永明漳州報導:低碳成閩南人清明祭掃新元素。福建漳浦殯儀館推出了“網上祭拜活動”,東山縣殯儀館積極推廣“獻花”、“植樹”、“電視公祭”等新形式祭拜方式,表達對先祖、先賢、先烈的懷念之情。
對存放在漳浦殯儀館的32000多份逝者數據進行比對整理,在今年清明節前開通網上祭掃平台。只要登入該網站,輸入已故親人的安放證號,網友就可以在網頁上留言,對已故親人進行網上祭拜、獻花、上香,把思念貼在網頁上。
福建東山縣殯儀館積極推廣“獻花”、“植樹”、“電視螢屏祭奠”、“居家祭奠”、“網上祭奠”、“社區祭奠”、“電視公祭”等新形式祭拜方式,引導民眾自覺破除陳規陋俗,為祭奠活動創建一個和諧的環境。
桂林市民鮮花寄哀思
記者周利朔桂林報導:4月5日清明節,廣西桂林市民譚小姐一家人到堯帝園為已故親人敬獻鮮花,寄託哀思。她說,父親是解放戰爭年代參加革命的,生前非常喜愛種花。清明節到了,我們一家人都帶上菊花為父親掃墓,以滿足父親生前的願望。
記者當日在桂林堯帝園裡看到,所有臨時祭祀用品攤點前,鮮花都被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很多市民圍在臨時鮮花攤點前選購菊花,幾乎每個掃墓的家庭都會攜帶一兩束鮮花。一位攤主說,如今買鮮花祭掃的人越來越多,當天她賣了一千多支菊花。桂林市墓園管理部門負責人說,他們今年發現,帶鮮花祭掃的家庭比去年增加了約30%,說明桂林市民文明祭祀意識正在逐年提高。
記者楊洋昆明報導:網上祭奠、社區公祭、音樂祭祀、鮮花祭祀……這些低碳環保的文明祭祀方式漸為昆明市民所接受,越來越多的昆明市民選擇網上祭奠的方式來緬懷先人、悼念逝者。
在昆明市各大公墓里,超過半數的市民選擇用鮮花祭奠。記者這幾日在昆明的各處公墓採訪時,隨處可見手捧鮮花的掃墓人,許多市民通過一束束菊花表達哀思、悼念先人。
記者在昆明各大網站看到,不少網友通過網上留言的方式,為逝去的親人祈福祝願,表達哀思。在“清明節網上文明祭祀”專題中,短短2天時間,已有近5000名網友在此獻花,網祭故人。
吳奇勇、周群湖北鐘祥報導:5日是農曆“三月三”,相傳是黃帝誕辰。在湖北鐘祥市的世界文化遺產項目明顯陵,10萬多各地民眾紛沓至來,祈福長壽平安。
鐘祥市是中國長壽之鄉之一。據鐘祥明顯陵管理處主任萬中一介紹,“三月三”明顯陵祭祀祈福活動由來已久。每年“
三月三”、“
九月九”,來祈福的人群都在10萬以上,遠的有來自浙江、福建等省。周邊民眾集中前往明顯陵燒香祈福,無論婦孺老幼,每年總會到明顯陵相聚,已經成了一種地方風俗,也印證了明顯陵所蘊涵的精神內涵和人文價值。
鐘祥明顯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壑獻皇帝和母親章聖皇太后的合葬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陳林、譚地石家莊報導:5日,河北省
張家口市涿鹿縣中華三祖堂前古樂悠揚、軒轅旗飛。清明之際,近千名河北民眾在此共祭中華民族三大人文始祖黃帝、炎帝、蚩尤,祈福中華。
據涿鹿·中華炎黃蚩三祖文化研究會會長任昌華介紹,千古文明開涿鹿,合符文化定中華。全國舉行祭祖大典的地方很多,但將黃帝、炎帝、蚩尤三祖一起祭奠的全國僅有河北逐鹿一個地方。目前,該祭奠已同陝西黃陵公祭黃帝大典、河南新鄭拜祖大典一起,成為享譽海內外中華兒女的重大祭祖活動。
河北
涿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5000多年前黃帝、炎帝、蚩尤三位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曾會聚涿鹿,奠定了中華民族的根基,開創了中華文明史。
記者陳悅廈門報導:5日,數百位廈大師生、校友代表齊集
廈門大學陳嘉庚先生雕像前,在即將迎來90周年校慶前夕的清明節,深情緬懷90年前傾其家產創辦廈門大學的陳嘉庚先生。
5日上午,中共廈門大學黨委書記朱之文、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校友總會代表潘世墨,菲律賓校友總會名譽理事長邵建寅等海內外人士,在廈大校園向陳嘉庚先生的雕像敬獻了花圈。廈大師生和校友代表隨之向陳嘉庚像深深鞠躬,表達緬懷之意。
近幾日,陳嘉庚先生後代和廈門各界人士千餘人亦紛紛前往集美鰲園陳嘉庚墓祭掃。陳嘉庚的兒子陳元濟、孫子陳君寶、孫女陳佩儀等2日和廈門各界人士,前往集美鰲園祭掃陳嘉庚先生陵墓,深切緬懷他愛國愛鄉、傾資興學的光輝一生。
據主辦方介紹,該節目分為天地清明、浩氣長歌、春滿九州三個章節,全面展現山西長治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顯示盛世中國清明長治的神韻。
《
中華長歌行》用對清明節日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以及長治元素的巧妙使用,以形態獨特的傳統詩文吟誦、新創詩歌朗誦、表現清明祭奠踏青的特色民俗表演以及展現當今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成就的實景與歌舞,表達民眾對先人與英雄的紀念緬懷。
發展
對大多數人來說,網路祭祀顯得還有些遙遠。從第一家網上祭祀網站建立至今已有10年,網路祭祀卻一直未能真正地火起來。這一方面是限於傳統觀念的阻礙,另一方面也與網路祭祀的發展尚不規範有關。
一家人的兩種祭祀方式
10月16日是重陽節,橫瀝鎮村尾村的阿成一家人早早起床,手捧黃紙香燭來到附近的山頭上,在祖墳前開始磕頭祭祀。而同一天,阿成遠在武漢的妹妹阿瑩則打開電腦,拉開網路收藏夾,點擊“天堂公墓”紀念網,然後進入“楊氏家祠”,利用滑鼠完成上香、獻花、敬酒、敬茶、擺放貢品、點歌等一系列程式。
阿瑩在武漢讀博士,因為忙著做科研項目,近兩年重陽節都沒有時間回家祭祖。今年年初,阿瑩在網上看到了關於網路祭祀的新聞,一時好奇,便搜尋進入到一個祭祀網站。
“頁面古典凝重,我當時就被網頁的設計吸引住了。”阿瑩說,當時已有很多人申請註冊了紀念館,裡面貼著家人的照片,十分溫馨,“我當時便想到了我去世2年的爺爺,特別有感觸。”
阿瑩隨即在該網站註冊了一個免費紀念館,裝飾好網上墓園和網上靈堂,將去世的先輩照片製作成動感相冊,並選擇了一首懷舊而溫暖的鋼琴曲作為背景音樂。此後,不光是重陽節和清明節,阿瑩基本上每周都會到網上紀念館看看爺爺的照片,有時還會留下一些心靈感悟的話語。阿瑩說,她常年不能回家祭拜先祖,於她而言,網路祭祀讓她找到了一個滿意的寄託情感的方式。
網路祭祀形式多樣受推崇
2000年,國內首家祭祀網站——網同紀念網創立,網上祭堂隨之出現。此後數年,全國提供網路祭祀服務的網站達到近百家,共建起了四萬多個網路紀念館。
網路祭祀的程式十分簡單。網友在網上搜尋進入一家祭祀網站,申請註冊,便可為故去的親友建立紀念館,不但可以上香、祭酒、獻花、點歌,還能附上逝者照片、生平介紹以及撰寫祭文和生前故事,甚至還可上傳逝者的視頻,以示對故人的憑弔和懷念。
一些祭祀網站的設計也日益精細。如“晶瑩燭”、“重聚燭”、“天籟燭”等,還可選擇各種背景音樂。
除了為逝去的親友建立網路祭堂,一些青少年網友還開始流行為逝去的明星建立紀念館,比如張國榮、梅艷芳等人的“冬粉”就在一些網站為明星建造了漂亮的網墓。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為民族英烈、公眾人物進行網路祭祀的潮流也正在興起。比如,“民族魂”網站便是專門為紀念民族先烈而建,這家公益網站收錄了自鴉片戰爭以來的民族英烈310127人。每逢清明節和紀念日,不少網友都進入這些先烈的網路祭堂,以飽含情感的留言表達對先烈的懷念和敬意。
網路讓哀思超越地域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流動性大,在重陽節、清明節等節日,許多人往往不能回到家鄉祭祀親人,網路祭祀便是最好的選擇。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因積極倡導網路祭祀,而被稱為“中國倡導網祭第一學人”。他認為,網路祭祀有相當多的益處,比如環保、無污染、不會造成浪費,安全、不會誘發火災,也不會滋生民間大肆修墳的風氣等。
網路祭祀的一個更功德無量的事情在於,它可以用來祭奠重大自然災害、戰爭中喪生的人們以及英雄烈士們。比如“5·12”汶川地震,所有人都想寄託哀思,但不可能所有人都到四川去;再比如大家對革命烈士有感情,想表達感恩,但是各地烈士陵園安葬的只是本地的烈士,你不可能今天上井岡山明天去延安,地域性太明顯了。網路就可以解決這個難題。
網祭推廣難在哪
儘管網路祭祀正在受到一些人的推崇,但不可否認的是,更多的人對網路祭祀並不能接受,有的人甚至從沒聽說過網路祭祀。
●觀念阻礙
10年了,網路祭祀就是“火”不起來,歸根結底還是在於,網路是虛擬的,沒有現實感。而在傳統的觀念中,祭祀就應該是親自前往先祖的墓碑,獻上祭品,燒些紙錢,放串鞭炮,再磕個頭。“你在墓碑前睹物思人,情達意至,才能真正達到體驗認知家族血緣的效果。所以,墓碑、墓地是祭祀活動的必要場景,而到了網上,這些場景就沒有了。場景在人的心理上有很強烈的暗示作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不能夠缺少的。”
事實上,由於傳統的祭祀方式在人們心裡仍根深蒂固,選擇網路祭祀的大多是年輕人。有些人即使進行網路祭祀,也會選擇去現場祭拜。
●監管缺失
祭祀網站“隨意”倒閉,是網路祭祀管理不規範的表現之一,也是最受網友詬病的弊病。除此之外,由於管理的寬鬆,一些免費網路紀念館還出現了惡搞的現象。在一些網路紀念館,有的網友隨便取個死者名字,繼而將某個明星的圖片上傳,將死者墓室取名為“終於也能擁有骨感身材”,興趣是“謝謝來訪,改日登門回拜”,評語叫“陪聊”,還有的紀念館在死者的興趣上寫著“泡妞”字樣。更有惡搞者,甚至將身邊朋友的照片上傳到網路紀念館中。
此外,現實中一些不良風氣也傳染到網路祭祀中。比如有的祭祀網站,開闢的收費業務包括,為死者包二奶、封官階,甚至還可以和某明星辦陰間結婚證。
●盈利很難
祭祀網站盈利難,成為阻礙網路祭祀迅速發展的一大問題。目前,大部分祭祀網站的註冊都十分簡單,但申請建立紀念館則需要收取一定的費用。有些網站開設了免費館,可供網友免費試用,但免費館的功能有限,要想增加功能,諸如給網墓設定二級域名、增加滾動字幕等,就要升級為付費館。還有一些網站,可以免費申請紀念館,但裝修墓室則需要花錢購買花圈、香爐等虛擬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