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眼草

網眼草

網眼草(學名:Aponogeton madagascariensis (Mirb.) H.Bruggen)是水蕹科水蕹屬植物。多年生沉水草本。株高50-75厘米。具塊狀根莖,長約22厘米。葉基生,呈蓮座狀排列,具柄,長橢圓形,長30-60厘米,寬8-10厘米,先端鈍,緣具波形皺褶,灰綠色;葉脈呈骨架狀,如同漁網。穗狀花序;小花近白色,具香氣,挺水開放;雄蕊4-7;子房上位。瞢果。花期5月。

原產於馬達加斯加。網眼草喜無日光直射的明亮之處,其喜涼爽,怕高溫,在20-26℃的溫度範圍內生長較好。

該種植物適合室內水體綠化,是裝飾玻璃容器的良好材料。當水族箱栽培時,常作為中景草使用。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產的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缸養,管理,主要價值,保護級別,

植物學史

網眼草是由荷蘭業餘植物學家Heinrich Wilhelm Eduard van Bruggen於1968年發現。

形態特徵

多年生沉水草本。株高50-75厘米。具塊狀根莖,無毛,有乳汁,長約22厘米。葉基生,呈蓮座狀排列,具柄,柄基具鞘,長橢圓形,長30-60厘米,寬8-10厘米,先端鈍,緣具波形皺褶,灰綠色,具平行葉脈數條和多數次級橫脈;葉脈呈骨架狀,如同漁網。穗狀花序;小花近白色,具香氣,花期挺出水面,佛焰苞常早落,稀宿存;花兩性,無梗;花被片1-3,或無,分離,常宿存;離生,兩輪,宿存,花葯外向,2室,縱裂;雌蕊群由3-6枚心皮組成、離生或基部聯合,成熟時分離,子房上位,花柱短,胚珠2至多顆,著生於子房室近基部的邊緣。蓇葖果革質。種子無胚乳;胚直立;子葉頂生。花期5月。

產的生境

原產於非洲馬達加斯加。亞洲和澳大利亞也有分布。網眼草生長在靜止或快速流動的清水中。喜無日光直射的明亮之處,其喜涼爽,怕高溫,在20-26℃的溫度範圍內生長較好。
網眼草網眼草

繁殖方法

該種植物以分株法繁殖為主,多在每年3-6月進行。如果條件允許,周年操作也可獲得成功。亦可採用播種、 組織培養等方法進行育苗。
使用塊莖球或種子進行繁殖。在使用球莖繁殖期間,應將其置於富含營養的基質中,直至根部發育。在更多的根和未成熟的葉子後,將幼苗與母株分開並將其種植在單獨的位置以進一步繁殖。
有性繁殖也通過種子形成發生。授粉幾周后,形成綠色角狀果實。完全成長的種子是乳白色的紫羅蘭色,具有防水的蠟質表面。在果實成熟後,種子會分散並漂浮在水面上。漂浮1-2天后,種子釋放綠色胚胎並沉入水底。幾天后,生產幼苗。為了使幼苗適當生長,應該多次換水並提供富含營養的底物。

栽培技術

缸養

當在室內進行水族箱裝飾時,宜選用直徑3-5毫米的礫石作為栽培基質。如果有條件,此項操作最好在晴朗的上午進行。如不進行混栽,所用容器通常為中型水族箱,注意擺放地點應保證植株能夠接受所需的光照。先將栽培基質鋪置於水族箱底部,其厚度為4-6厘米。可先往缸中注入適量水,待操作結束後,再往栽培容器中注水至所需高度。

管理

網眼草對水質的要求較嚴,可在硬度較低的淡水中進行栽培。水體的pH最好控制在6.5-6.8,即呈微酸性。在栽培中需要注意,網眼草是一種喜歡新水的植物,如果不經常換水,則其葉片容易腐爛,這與它需要吸收新水中的某些礦質營養有著密切關係。它對肥料的需求量中等,生長旺盛階段每隔2-3周追肥一次即可。如在種植容器中放養著熱帶魚,則在施肥時就要特別小心。也可讓它每天接受2-4小時的散射日光;在缺少光照的環境中進行栽培,可以使用專用螢光燈,每天給予8-10小時的人工光照,植株也能較正常地生長。當溫度過高時,植株進入休眠狀態。為了它能更好生長,越冬溫度不宜低於10℃。在良好的管理條件下,網眼草不易患病,亦較少受到有害動物的侵襲。該種植物為多年生,其管理較難,成形緩慢。 它的最佳觀賞時段自種苗定植後可達6-9個月。在不更新植株的情況下,其連續栽培不宜超過2年。

主要價值

該種植物適合室內水體綠化,是裝飾玻璃容器的良好材料。當水族箱栽培時,常作為中景草使用。
網眼草網眼草

保護級別

網眼草被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數據手冊中的“最不關注”。由於污染,棲息地破壞和水族館植物的過度開發,該物種在其自然棲息地處於瀕危狀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