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紀四方是指用政策和法制治理天下,出自《詩經·大雅·棫樸》:“勉勉我王,綱紀四方。”...
《詩·大雅》綱紀四方。《傳》張之為綱。《疏》綱者,網之大繩。又《儀禮·鄕射禮》乃張侯下綱。《注》綱,持舌繩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梓人...
綱紀,指治理;大綱要領。語出《詩經·大雅·棫樸》:“勉勉我王,綱紀四方。”...... 綱紀,指治理;大綱要領。 語出《詩經·大雅·棫樸》:“勉勉我王,綱紀四...
《三綱六紀》出自《白虎通德論》卷七,作者是班固。本書主要內容講述了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六紀即:諸父有善,諸舅有義,族人有序,昆弟有...
綱紀四方。——《詩·大雅·棫樸》 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韓非子·主道》 又如:紀經(綱常);紀綱(網罟的綱繩。引申為法紀與政綱;治理;管理)...
朱熹在《詩集傳》中曰:“追之琢之,則所以美其文者至矣。金之玉之,則所以美其質者至矣。勉勉我王,則所以綱紀乎四方者至矣。”他還在《詩傳遺說》中補充...
“三綱”,謂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合稱三綱。 漢 班固 《白虎通·三綱六紀》:“三綱者,何謂也?君臣、父子、夫婦也。”《禮記·樂記》“然後聖人...
䌉,異體字:綱,簡體部首糹部,部外筆畫10畫,總筆畫16畫,繁體部首糸部,五筆XL...詩曰。綱紀四方。箋雲。以罔罟喻之。張之為綱。理之為紀。從糸。岡聲。古...
勉勉我王,綱紀四方。 [1] 《黃士達太古遺音》文王曲曲意/解題 編輯 按大雅,文王,大明,綿,棫樸等篇,皆所以著明文王之德,而天復命武王,皆周公作之,以戒...
《詩·大雅·棫樸》:“勉勉我王,綱紀四方。” 朱熹 集傳:“勉勉,猶言不已也。”宋 陸游 《自規》詩:“修身在我爾,勉勉盡餘生。”清 侯方域 《劉...
綱紀四方,朝之外鏡。帝載光明,緝熙在詠。邇及於君,盛鄴彌昌。茂緒葳蕤,潔流滄浪。冠蓋蟬聯,龜組相望。鳴笳出塞,作牧朔方。自古皆死,仁亡何速。命非金石,...
shè yì ㄕㄜˋ ㄧˋ 設意 立意;命意1。 宋 蘇轍 《潁濱遺老傳下》:“先帝以聦明聖智之資,疾頹靡之俗,將以綱紀四方,追跡 三代 。今觀其設意,本非...
勉勉我王,綱紀四方。大雅·文王之什旱麓 瞻彼旱麓,榛楛濟濟。豈弟君子,乾祿豈弟。 瑟彼玉瓚,黃流在中。豈弟君子,福祿攸降。 鳶飛戾天,魚躍於淵。豈弟君子,...
司馬光:章獻明肅皇太后保護聖躬,綱紀四方,進賢退奸,鎮撫中外,於趙氏實有大功。(《上皇太后疏》)[53] 蘇軾:宋興七十餘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 至天聖、...
他引用《詩經》中“勉勉我王,綱紀四方”這句話,說明“紀綱”正是人主“使天下皆服從其教令,整齊而不亂”的總樞紐。“紀綱不肅,法度不行”,則“上下務為...
繼序不忘,率由舊章。無怠無荒,綱紀四方。君明臣良,魚水一堂。儆戒靡遑,庶事斯康。和氣滂洋,嘉瑞以彰。嘉瑞以彰,福履穰穰。地久天長,聖壽無疆。 [7] ...
《詩》曰:“雕琢其章,金玉其相。亹亹我王,綱紀四方。”此之謂也。若夫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重財物而制之,合天下而君之,非特以為淫泰也,固以為王天下...
魏仁宗蒙德華:慕容皇后保護聖躬,綱紀四方,進賢退奸,鎮撫中外,於魏宗室實有大功。中宮皇后蒙美姣:西都皇后出自西燕皇族,陛下實在不該令其掌握軍政大權。...
《詩》曰:“雕琢其章,金玉其相,亹亹我王,綱紀四方。”此之謂也。若夫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重財物而制之,合天下而君之,非特以為淫 泰也,固以為王天下...
天位殷適 使不挾四方 摯仲氏任 自彼殷商 來嫁於周 曰嬪於京 乃及王季 維德之行 大任有身 生此文王 維此文王 小心翼翼 昭事上帝聿懷多福 厥德不回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