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薩生於1233年,在當時封建割據的年代,她熱愛家鄉,英勇反抗來犯之敵,為保衛自己的城市作出了貢獻。1251年,年僅18歲的羅薩因重病逝世。當地居民為了表達對她的崇敬與懷念之情,決定修建羅薩教堂以安葬她的遺體,並決定立她為護城神,每年為她舉行紀念活動,將9 月3日定為護城神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維泰博護城神節
- 節日時間:9月3日
- 流行地區:維泰博
- 設定地點:維泰博
基本介紹,相關習俗與活動,
基本介紹
在羅馬以北約100公里處,有一座古城叫維泰博,它建在高325米的奇米尼山丘上,古代是伊特魯里亞人的村落,後隸屬古羅馬帝國。在法國占領時期,法國人曾將維泰博轉贈給羅馬教廷。1095年,維泰博脫離梵蒂岡而獲得自治,但與教廷的聯繫仍然甚多。 1257~1281年,教皇的辦事機構遷到此地,在教皇宮多次召開紅衣主教秘密會議並選出幾任教皇。因此,人們將此城稱為“教皇城“。直到1870年9 月,維泰博才成為義大利王國的組成部分。
現在,此城的古城牆、教皇宮仍保存完好。城裡還有一座聖羅薩教堂很有名氣,因為它與維泰博護城神節有關。這一教堂是為了紀念該城少女羅薩而修建的。每年為她舉行紀念活動,將9 月3日定為護城神節。
相關習俗與活動
每年9月3日這一天晚上9點,護城神節的紀念活動便開始了。
集合在廣場人的們穿著各式各樣的民族服裝,打著彩旗,在組織者的指揮下,遊行隊伍開始徐徐前行。走在最前面的是樂隊,吹吹打打,鳴鑼開道。接著是當地政府官員、民眾代表以及活動的主要組織者,緊跟站的是儀仗隊伍和手持鮮花、氣球的少年兒童。最吸引人的還是由100多人組成的抬塔隊伍。
這座夜明塔是為紀念羅薩而專門設計的,它由鋼架、石膏、木板和彩紙製成,塔頂是聖羅薩少女的雕像,塔上裝有無數盞燈,夜間十分明亮。塔高30餘米,重5噸多。每座塔最多可連續使用5年,然後更換新的。抬塔的隊伍從市中羅馬門出發一眭到達山坡上的聖羅薩教堂,需要走一公里的路程。由於塔身重,儘管由一些大力士抬著,仍然十分吃力,他們是在途要休息四次。抬塔的青年小伙子是經過精心挑選的。為了確保所抬高塔及遊行隊伍的安全,當地挑選身體好、力氣大的青年人來完成這件事,並對自願報名者進行考試,其方法是讓報名者背一塊160公斤重的鉛塊,順利走過60米就算合格了。抬塔的青年身穿白色衣褲,頭扎白頭巾,腰間系一條紅腰帶,緩慢地在高低不平的街上進行。
旅遊隊伍規模很大,現場氣氛熱烈。沿途擠滿觀眾,不僅該城居民傾城而出,周圍鄰鎮,甚至義大利其他地區的人也起來助興,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教皇庇護七世、利奧十世、庇護九世也曾出席過紀念活動。據統計,每年觀光的遊客多達3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