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勒·帕洛沙Mod.1915

維勒·帕洛沙“衝鋒鎗”由義大利輕武器設計師艾比爾·貝特爾·列維里(Abiel Betel Revelli)設計,在這之前他在1908年設計了一種也是採用延遲後坐式原理的機槍,後被義大利軍隊大量採用並命名為列維里Mod.1914機槍,由於該槍由菲亞特公司生產,因此也經常被稱為菲亞特機槍或列維里機槍(FIAT/Revelli machine gun)。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維勒·帕洛沙Mod.1915
  • 發明:自動循環的機槍
  • 利用:後坐力
  • 發明人:馬克沁
緣起,設計,結構,性能,趣事,

緣起

自馬克沁發明利用後坐力完成自動循環的機槍之後,在一定程度上為戰爭帶來革命。機槍密集火力的優點,以及其沉重而不便於伴隨步兵進攻的缺點,使交戰雙方都深陷在壕渠中停滯不前,任何進攻行動都必須承受由機槍所帶來巨大的恐怖的傷亡。為打破?澈菊降慕┚鄭?研製可供單人攜帶的輕機槍是其中一個發展方向,丹麥的麥德森機槍是比較成功的例子,並在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初次獲得使用,雖然數量不多,而且仍然很難在行進中射擊。
我們都知道,在塹壕戰中衝鋒鎗比刺刀更有效,但是當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4年
世界上第一種衝鋒鎗—維勒·帕洛沙Mod.1915世界上第一種衝鋒鎗—維勒·帕洛沙Mod.1915
8月爆發時,衝鋒鎗這種事物還不存在於世上。
到了1915年5月23日,義大利加入協約國的一方而向奧匈帝國宣戰。阿爾卑斯山的卡爾尼克和朱利安地區的山形地帶提供了理想的防禦環境,結果雖然意軍兵力大大超過奧軍,但地形卻是對防禦一方的奧軍有利。那一年從6月到12月間一系列毫無建樹的進攻行動當中,意軍的損失就超過了兩萬七千八百多人。當時義大利人想到,要是有一種能夠供單兵攜帶和發射的輕機槍就好了。於是一種單人攜帶、手槍彈的“衝鋒鎗”在1915年的年底(大概是在12月左右)被義大利軍隊採用。它就是維勒·帕洛沙Mod.1915(Villar Perosa),或簡稱為“V.P.”。

設計

列維里設計的維勒·帕洛沙Mod.1915同樣也是延遲後坐式槍機,但其真正前身卻是S.I.A.機槍,這是由並不出名的Societa Anonima Italiana G. Ansaldo, Armstrong & Company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幾年設計的,採用延遲後坐式原理,槍管是氣冷的,並固定在機匣前端,彈匣在機匣頂部從上往下供彈。而列維里Mod.1914機槍則為槍管短後坐,採用擺動楔鐵作為閉鎖卡鐵,而且槍管是水冷的,在機匣左側有一個捕鼠籠式彈匣,彈匣內分10格,每格裝5發彈。
如果所有的延遲後坐式原理一樣,S.I.A.機槍也有抽殼困難的問題。在當時,許多用延遲後坐原理的義大利機槍都用油潤滑彈膛防止抽斷殼。潤滑彈膛的概念由德國人Andreas Wilhelm Schwarzlose發明,他大概在1900年左右設計了一挺延遲後坐原理的機槍,不過這種方法並不那么可靠,而且長期颳起的油污也可能導致卡殼。列維里Mod.1914機槍在機匣內就有一個小油泵,不斷地讓槍彈在進膛前自動潤滑彈殼。但即使如此,列維里M1914機槍仍然是經常卡殼或斷殼。此外一些膽小的射手也懼怕射擊時強烈的後坐感,儘管在它的鏟形握把前有一個後坐緩衝器。據說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信教的義大利士兵在早晨和傍晚祈禱時都會說:“Our Father which art in Heaven: Give us a Maxim gun!”,這句拉丁禱詞的意思是:“上帝啊!請賜我們一挺馬克沁機槍吧!”
菲亞特公司後來的經理喬萬尼·阿涅利(Giovanni Agnelli)放棄了潤滑彈膛的方法,改為在彈膛內切出縱向凹槽來解決這個問題,其原理是讓少量火藥氣體泄進彈膛,使彈殼在彈膛中處於“飄浮”狀態,從而降低抽殼阻力並避免彈殼貼膛。他申請了這項專利,被廣泛套用到後來的武器設計中,日後著名的HK G3步槍同樣也採用了這種凹槽彈膛的設計。不過阿涅利的設計和專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不久被安塞爾多公司(Ansaldo)接管,而S.I.A.機槍直到1920年代才發展成實用的武器,而且也只有極少量S.I.A.機槍被義大利軍隊購買用作訓練。由於數量極少,S.I.A.機槍變得異常珍希。
列維里設計的維勒·帕洛沙Mod.1915與列維里Mod.1914完全不同,就像是阿涅利的S.I.A.機槍的縮小型,同樣採用固定氣冷槍管、上方供彈,操作原理為延遲後坐式,槍機重量比較大,採用開鎖待擊。由於列維里並未參與過S.I.A.機槍的設計,因此有人認為維勒·帕洛沙Mod.1915其實是.I.A.機槍的剽竊品。
儘管我們都說維勒·帕洛沙Mod.1915是世界上第一支衝鋒鎗(而對於德國MP18的定義則是世界上第一支“實用”的衝鋒鎗),這是因為它是第一支以連發方式發射手槍彈的全自動輕武器,但實際上維勒·帕洛沙Mod.1915的設計是用作輕機槍。
對比對比

結構

如果只是看槍身,很難判斷它的大小,再看看配兩腳架的圖片,你可能產生錯覺,覺得這支輕機槍很大。
然而當加上一個成年人作為參照時,你會發現這挺“輕機槍”確實小得不像一挺機槍,但這個唯一可用的射擊姿勢卻也無法與我們所認知的“衝鋒鎗”掛上鉤,果真是“機槍的兒子”(Sub-Machinagun)。
維勒·帕洛沙Mod.1915“衝鋒鎗”實際上是由兩支槍左右並聯組裝而成,這兩支槍各有一個鏟形握把和一個按鈕式板機,雖然維勒·帕洛沙非常短,全長只有21英寸,裝上兩個裝滿25發的彈匣後全重約16磅。但其整體設計卻像一挺重機槍而不是一支輕便的突擊武器。地面使用的維勒·帕洛沙Mod.1915配有兩腳架,還部分機槍還裝上了方形的防盾。
維勒·帕洛沙Mod.1915的動作原理和機能完全仿照了S.I.A.機槍,槍彈擊發前才完全閉膛。後來大多數衝鋒鎗的設計都採用重量大的槍機和開鎖待擊的方式,只要槍彈的威力不是太大就乾脆採用自由式槍機,利用槍機的重量實現慣性閉鎖。而維勒·帕洛沙Mod.1915的槍機雖然很重,但本身並不是依靠慣性閉鎖,而是通過管狀機匣內表面的斜向閉鎖凹槽與槍機上的延遲凸筍在“布里希原則”的基礎上延遲開鎖的時間。布里希(John Bell Blish)是個美國海軍軍官,他在觀察艦炮發射過程中發現重裝藥的瞠鎖機比輕裝藥的不易彈開,由此他得出結論,金屬表面間,在承受巨大壓力時,會有大於磨擦力的黏著性,此特性因之稱為布里希原則。
維勒·帕洛沙Mod.1915的動作原理是這樣的:扣下扳機後,槍機向前運動,槍機的延遲凸筍(11)嵌進機匣內表面的直凹槽(12)中,閉鎖凹槽(13)的閉鎖斜面與延遲凸筍(11)的前端斜面作用,迫使槍機(10)在發射前順時針方向旋轉15度,此時槍機仍然在向前移動。當擊針(14)撞擊槍彈底火,槍彈點燃並達到最大壓力後,延遲凸筍(11)被迫逆時針轉動並向後從閉鎖凹槽(12)中脫出,使槍機迴轉。而擊針後面的凸筍(15)在直凹槽(12)作用下使擊針不隨槍機一起迴轉。剩餘的火藥燃氣壓力推動空彈殼和槍機一起後坐並壓縮復進簧(16)。彈簧鋼製的拋殼挺(21)把被拉殼鉤(23)抽出的空彈殼向下拋出機匣外。如果扳機仍然被扣壓,則槍機再度向前行動,把下一發彈推進彈膛,重複進行上述操作。

性能

一般認為維勒·帕洛沙Mod.1915過高的射速(單支槍管就超過1,000發/分,整槍射速高達2500-3000發/分鐘)是由於槍機重量不夠大和設計的遲延時間不足所至。事實上,維勒·帕洛沙射速過高的真正原因是槍機行程太短,只後坐大約40mm左右。幾乎所有的自動裝填手槍如果加上連發機構後都會達到每分鐘超過1000發的高射速,就是由於套筒/自動機的行程太短所至。在設計上有一個經驗法則,就是增加一倍的槍機行程能使射速降低一半左右。例如芬蘭的蘇米M31衝鋒鎗的槍機行程是80mm(維勒·帕洛沙Mod.1915的兩倍),它的射速是800~1,000發/分;再如烏茲衝鋒槍有好幾種型號,標準型的槍機行程最長,射速為600發/分,而最小的微型烏茲的槍機行程縮短了一半,其射程則達到1,200發/分。在美國有些擁有全自動武器的平民,因為微型烏茲在市場上數量較少,他們為了享受高射速噴灑子彈的快感(雖然射速慢打得更準),於是在標準烏茲的復進簧後加了一個墊子來縮短槍機行程。當然,增大槍機重量或復進簧硬度,或增加一個緩衝器都能夠進一步降低射速。
維勒·帕洛沙Mod.1915採用雙排雙進彈匣,很容易裝填,後來其他國家效仿維勒·帕洛沙Mod.1915的特點研製衝鋒鎗時卻沒有效仿這種設計,例如德國的MP28、英國的司登還有許多國家的衝鋒鎗採用雙排單進彈匣,因此裝填彈匣是一項痛苦的工作。但是維勒·帕洛沙沒有快慢機,只能全自動射擊,而25發容量的彈匣對於2000發/分的射速來說持續不了多久,不到兩秒種就把彈匣打空!
義大利軍隊裝備的維勒·帕洛沙Mod.1915為9mm口徑,但並不是歐洲衝鋒鎗流行的9mm派拉貝魯姆口徑,而是威力更小的的9mm格利森蒂口徑(Glisenti),雖然也是9x19mm,但其初速只有約300米/秒。
其實維勒·帕洛沙Mod.1915的設計用途之一是用作偵察機觀察員的旋轉機槍,這就是為什麼列維里把射速設計得這么高,並採用並聯結構使射速提高一倍的原因,但9mm格利森蒂彈的威力完全滿足不了這方面的要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後期的飛機已經沒有早期的那么脆弱了,要想擊毀此時的飛機還非得要步槍彈不可,最好還是高爆彈、燃燒彈和穿甲彈混用,奧地利飛行員就很喜歡在與義大利飛行員的纏鬥中使用高爆彈。
維勒·帕洛沙Mod.1915“衝鋒鎗”在地面使用時還必須用兩腳架,就像一挺“真正”的輕機槍一樣,但如前文所述,阿爾卑斯山的地形更需要一種單人攜帶和發射步槍彈的輕機槍,而發射可憐的9mm格利森蒂手槍彈的維勒·帕洛沙Mod.1915無論如何也承擔不了輕機槍的任務,雖然它在理論上的射程是800米,但實際上只有100米左右。
當義大利人最終認識到維勒·帕洛沙Mod.1915不適合機槍角色時已經過了很長時間。維勒·帕洛沙由於便於攜帶、後坐力低和非常高的射速,使它更適合作為突擊武器使用。然而與後世“真正”的衝鋒鎗相比,維勒·帕洛沙“衝鋒鎗”的外形結構無論是抵肩射擊還是腰際射擊都極難,而且這種“衝鋒鎗”還必須有另一個彈藥手緊跟在射手屁股後面,幫忙背彈藥和更換彈匣,實際不方便邊衝鋒邊射擊。
維勒·帕洛沙輕機槍由於結構和彈藥的限制而算不上是成功的武器,但它為更有效的武器提供了基礎。後來義大利人研製了一種名為O.V.P.的武器,就是改為單槍管的真正的維勒·帕洛沙“衝鋒鎗”,不過就長度而言,其實它比較像是一支步槍,O.V.P.仍然採用頂部彈匣和原來的延遲式槍機。但維勒·帕洛沙承擔火力支援的任務一直使用到1918年,直到皮特羅·伯萊塔公司在那年秋天推出M1918衝鋒鎗。伯萊塔M1918衝鋒鎗仍然仿製阿涅利的延遲後坐式槍機和上方供彈方式,算是維勒·帕洛沙同父異母的弟弟。其他一些國家也受到維勒·帕洛沙的啟發而研製了具有發射手槍彈、開鎖待擊、非剛性閉鎖重型槍機等特徵的真正的衝鋒鎗,其中一些早期的試驗品甚至是直接仿製維勒·帕洛沙的結構原理。

趣事

另外有一些國家也曾試驗過維勒·帕洛沙輕機槍,一些歐洲國家曾訂購和試驗過9mm派拉貝魯姆口徑的維勒·帕洛沙輕機槍,而英國則試驗過.455口徑的維勒·帕洛沙,據說加拿大多倫多也曾在1917~1918年少量生產過維勒·帕洛沙輕機槍。有意思的是,在好萊塢的電影《印地安納·瓊斯與最後的十字軍東征》中,出現了一挺安裝在一架雙翼飛機后座上的維勒·帕洛沙輕機槍,著名演員肖恩·康納利扮演的考古學家在片中使用這挺機槍打掉了自己乘坐的飛機的尾翼。最初由於它的直彈匣特徵,我曾一度誤認為是用兩支澳大利亞的歐文衝鋒鎗改裝的道具槍來扮演維勒·帕洛沙的角色,但後來才得知原來這是真正的罕見的.455口徑維勒·帕洛沙“衝鋒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