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沁發明的利用火藥燃氣完成自動循環的機槍引發了武器發展的革命,同時也帶來一場戰爭變革。機槍密集火力的優點以及其沉重而不便於伴隨步兵進攻的缺點,使交戰雙方都深陷在塹壕中停滯不前,任何進攻行動都必須承受由機槍所帶來的巨大、恐怖的傷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
- 設計師:貝特爾·艾比爾·列維里
- 彈匣:分10格
- 每格:裝5發彈
橫空出世,系出名門,結構奇特,影響深遠,
橫空出世
在塹壕戰中衝鋒鎗比刺刀更有效,但是當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4年8月爆發時,衝鋒鎗這種事物還不存在於世上。
1915年5月23日,義大利加入協約國,並向奧匈帝國宣戰。阿爾卑斯山的卡爾尼克和朱利安地區的山嶽地帶提供了理想的防禦環境,雖然意軍兵力大大超過奧軍,但地形卻是對防禦一方的奧軍有利。那一年從6月到12月間毫無建樹的進攻行動當中,意軍損失了將近3萬人。當時義大利人想到,要是有一種能夠供單兵攜帶和使用的輕機槍就好了。於是一種單人攜帶、發射手槍彈的“衝鋒鎗”在1915年年底被義大利軍隊採用。它就是被稱為衝鋒鎗鼻祖的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簡稱為“V.P.衝鋒鎗”。
系出名門
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由義大利輕武器設計師貝特爾·艾比爾·列維里(Bethel Abiel Revelli)設計,在這之前他在1908年設計了一種也是採用延遲後坐及槍管短後坐混合式原理的機槍,後被義大利軍隊大量採用並命名為列維里M1914機槍,由於該槍由菲亞特公司生產,因此也被稱為菲亞特機槍。
列維里設計的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同樣也採用延遲後坐式槍機,但其真正前身卻是S.I.A.機槍。S.I.A.機槍是菲亞特公司後來的經理喬萬尼·阿涅利(Giovanni Agnelli)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幾年設計的。S.I.A.機槍採用延遲後坐式原理,氣冷式槍管,並固定在機匣前端,彈匣在機匣頂部從上往下供彈。而列維里M1914機槍則採用延遲後坐及槍管短後坐混合式自動原理,卡鐵擺動式閉鎖機構,水冷式槍管,在機匣左側有一個捕鼠籠式彈匣,彈匣內分10格,每格裝5發彈。
S.I.A.機槍存在抽殼困難的問題。當時,許多採用延遲後坐式原理的義大利機槍都用油潤滑彈膛來防止彈殼被拉斷。列維里M1914機槍在機匣內就有一個小油泵,使槍彈在進膛前彈殼得到自動潤滑。但即使如此,列維里M1914機槍仍然經常卡殼或斷殼。
但是阿涅利並沒有採用潤滑彈膛的方法,改為在彈膛內切出縱向凹槽來解決這個問題,其原理是讓少量火藥燃氣泄進彈膛,使彈殼在彈膛中處於“飄浮”狀態,從而降低抽殼阻力並避免彈殼貼膛。他申請的這項專利,被廣泛套用到後來的武器設計中,像日後著名的HK G3步槍就採用了這種凹槽彈膛的設計。不過阿涅利的設計和專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不久被安塞爾多公司接管,而S.I.A.機槍直到1920年代才發展成實用的武器,而且只有極少量S.I.A.機槍被義大利軍隊購買用作訓練。由於數量極少,現在S.I.A.機槍變得異常珍稀。
結構奇特
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與列維里M1914機槍完全不同,更像是阿涅利S.I.A.機槍的縮小型,同樣採用為延遲後坐式自動原理、上方供彈,槍機質量比較大,採用開膛待擊。
現在人們公認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是世界上第一支衝鋒鎗(而對於德國MP18 I式衝鋒鎗的定義則是世界上第一支實用的衝鋒鎗),這是因為它是第一支以連發方式發射手槍彈的全自動輕武器,但實際上維勒·帕洛沙設計的初衷是用作輕機槍。
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實際上是由兩支槍左右並聯組裝而成,這兩支槍各有一個鏟形握把和一個按鈕式扳機。雖然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非常短,全槍長只有533mm,裝上兩個裝滿25發彈的彈匣後武器全質量僅7.26kg,但其整體設計確實很像一挺機槍,所以在義大利又被稱為“自動機槍”。
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的動作原理和機構完全仿照了S.I.A.機槍,槍彈擊發前才完全閉膛。後來大多數衝鋒鎗的設計都採用質量較大的槍機和開膛待擊的方式,並且只要槍彈的威力不是太大就採用自由式槍機,利用槍機的質量實現慣性閉鎖。但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的槍機雖然質量很大,但本身並不是依靠慣性閉鎖,而是通過管狀機匣內表面的斜向閉鎖凹槽與槍機上的延遲突筍在“布里希原則”的基礎上延遲開鎖的時間。[註:布里希(John Bell Blish)是名美國海軍軍官,他在觀察艦炮發射過程中發現重裝藥的膛鎖機比輕裝藥的不易彈開,由此他得出結論,金屬表面在承受巨大壓力時,會有大於摩擦力的黏著性,此特性因之稱為布里希原則。]
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的動作原理是這樣的:扣下扳機後,槍機向前運動,槍機的延遲突筍嵌進機匣內表面的直凹槽中,閉鎖凹槽的閉鎖斜面與延遲突筍的前端斜面作用,迫使槍機在發射前順時針方向旋轉15°,此時槍機仍然在向前移動,擊針撞擊槍彈底火擊發槍彈,當火藥燃氣達到最大壓力後,延遲突筍被迫逆時針轉動並向後從閉鎖凹槽中脫出,使槍機迴轉。而擊針後面的突筍在直凹槽的作用下使擊針不隨槍機一起迴轉。剩餘的火藥燃氣壓力推動彈殼和槍機一起後坐並壓縮復進簧,隨後拋殼挺把彈殼向下拋出機匣外。如果扳機仍然被扣壓,則槍機再度向前復進,把下一發彈推進彈膛,重複進行上述動作。
一般認為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過高的射速(單支槍管就高達2000發/分)是由於槍機質量不夠大和設計的遲延時間不足所致。事實上,其射速過高的真正原因是槍機行程太短,只後坐大約40mm左右。幾乎所有的帶有連發機構的自動手槍(衝鋒鎗)都會達到每分鐘超過1000發的高射速,就是由於套筒的行程太短所致。在設計上有一個經驗法則是增加1倍的槍機行程能使射速降低一半左右。例如芬蘭的蘇米M31衝鋒鎗的槍機行程是80mm(是維勒·帕洛沙的兩倍),它的射速是800-1000發/分;再如烏齊衝鋒鎗有好幾種型號,標準型的槍機行程最長,射速為600發/分,而最小的微型烏齊的槍機行程縮短了一半,其射速則達到1200發/分。在美國,由於微型烏齊在市場上數量較少,有些擁有全自動武器的平民為了享受高速射擊槍彈的快感(雖然射速慢打得更準),就在標準烏齊的復進簧後加了一個墊片來縮短槍機行程。當然,增大槍機質量或復進簧硬度,或增加一個緩衝器都能夠進一步降低射速。 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採用雙排雙進彈匣,很容易裝填,後來其他國家效仿其特點研製衝鋒鎗時卻沒有效仿這種設計,例如德國的MP28、英國的司登以及許多國家的衝鋒鎗採用的是雙排單進彈匣。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沒有快慢機,只能連發發射,而25發容彈量的彈匣對於2000發/分的射速來說持續不了多久,不到兩秒鐘就把彈匣打空!
義大利軍隊裝備的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為9mm口徑,但並不是歐洲衝鋒鎗流行的9mm巴拉貝魯姆口徑,而是威力更小的的9mm格利森蒂口徑(Glisenti),其初速約300m/s。
其實維勒·帕洛沙M1915的設計用途之一是用作偵察機觀察員的旋轉機槍,這就是為什麼列維里把射速設計得這么高,以及採用雙管結構使射速提高l倍的原因,但9mm格利森蒂彈的威力完全滿足不了這方面的要求。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後期的飛機已經沒有早期的那么脆弱了,要想擊毀此時的飛機還非得要步槍彈不可,最好還是高爆彈、燃燒彈和穿甲彈混用,奧地利飛行員在與義大利飛行員的纏鬥中就普遍使用高爆彈。
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在地面使用時必須用兩腳架,就像一挺真正的“輕機槍”一樣,但如前文所述,阿爾卑斯山的地形更需要一種單人攜帶和發射步槍彈的輕機槍,而發射可憐的9mm格利森蒂手槍彈的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無論如何也擔當不了輕機槍的角色。雖然它在理論上的射程是800m,但實際上只有100m左右。
影響深遠
當義大利人最終認識到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不適合作機槍角色時,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由於其便於攜帶、後坐力小和非常高的射速,更適合作為突擊武器使用。然而與後世真正的衝鋒鎗相比,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的外形結構無論是抵肩射擊還是腰際射擊都極困難,而且還必須有另一個彈藥手緊隨射手行動,協助攜帶彈藥和更換彈匣,不方便邊衝鋒邊射擊。
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由於結構和彈藥的限制而算不上是成功的武器,但它為真正有效的武器提供了設計基礎。義大利後來研製了一種名為9mm OVP的衝鋒鎗,就是改為單槍管的真正的衝鋒鎗,不過就長度而言,OVP衝鋒鎗比較像是一支步槍,仍然採用頂部彈匣和原來的延遲式槍機。
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作為火力支援武器一直使用到1918年,直到皮特羅·伯萊塔公司於當年秋天推出了M1918衝鋒鎗。伯萊塔M1918衝鋒鎗仍然仿照阿涅利的延遲後坐式槍機和上方供彈方式,算是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同父異母的弟弟。其他一些國家也受到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的啟發而研製了發射手槍彈、開膛待擊、非剛性閉鎖重型槍機等特徵的真正的衝鋒鎗,其中一些早期的試驗品甚至是直接仿製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的結構設計。 另外有一些國家也曾試驗過維勒·帕洛沙M1915衝鋒鎗,一些歐洲國家曾訂購和試驗過9mm巴拉貝魯姆口徑的維勒·帕洛沙衝鋒鎗,而英國則試驗過0.455英寸口徑的維勒·帕洛沙衝鋒鎗,據說加拿大多倫多也曾在1917-1918年少量生產過維勒·帕洛沙衝鋒鎗。有意思的是,在好萊塢的電影《印地安納·瓊斯與最後的十字軍東征》中,出現了一挺安裝在一架雙翼飛機后座上的0.455英寸口徑的維勒·帕洛沙衝鋒鎗,著名演員肖恩·康納利扮演的考古學家在片中使用這挺機槍打掉了自己乘坐的飛機的尾翼。該口徑的維勒·帕洛沙衝鋒鎗十分罕見,其突出特點是採用直彈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