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還願教堂

維也納還願教堂

維也納還願教堂(德語:Wiener Votivkirche)是奧地利維也納的一座天主教教堂,位於環城大道西北角的羅斯福廣場,毗鄰維也納大學主樓。教堂建築為三開間的巴西利卡,是哥特復興風格的代表作,因為其宏偉的形制被稱作“環城大道大教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維也納還願教堂
  • 外文名:Wiener Votivkirche
  • 性質天主教教堂
  • 位於環城大道西北角的羅斯福廣場
歷史沿革,興建緣起,設計與建造,等級定位,建築特點,設計構思,室外空間,體量設計,平面設計,立面設計,建築用材,其它相關,開放時間,禮拜時間,告解時間,旅遊特色,登高遠眺,教堂博物館,安特衛普祭壇,

歷史沿革

興建緣起

興建教堂緣於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遇刺事件。
青年時期的弗蘭茨·約瑟夫一世青年時期的弗蘭茨·約瑟夫一世
1853年2月18日,加冕不足5年的青年皇帝正在城牆散步時,匈牙利縫紉工匠János Libényi用刀刺中皇帝的頸項,皇帝受傷流血,但是他堅固的高衣領挽救了他的性命。
遇刺事件發生後,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弟弟、日後成為墨西哥皇帝的大公爵斐迪南·馬克西米利安呼籲為了“感謝天主解救陛下”捐資在維也納修建一座新教堂。最終選定在皇帝遇刺地點新建一座教堂,當作帝國各個民族的還願獻禮。30萬人回響捐款,新教堂也被規劃成為一座“愛國主義和帝國臣民忠於皇室的豐碑”,所有治下屬國的精神和政治“家鄉”。

設計與建造

1854年4月舉辦建築設計競賽,共收到來自奧匈帝國德國英國法國的75項方案。評選委員會選中了時年26歲的海因里希·馮·費斯特爾的方案。
施工開始於1856年4月24日。1879年4月24日,在皇帝夫婦銀婚慶典之際舉行了祝聖典禮,正式命名為“維也納還願教堂”。

等級定位

還願教堂是環城大道上最早興建的建築之一。當時城牆尚未拆除,教堂既沒有教區又沒有信眾,被稱為軍隊教堂,服務於奧地利一八四八年革命後前來衛戍維也納的士兵。最初試圖建成一座奧地利名人堂,如同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然而儘管1879年建築完工,教堂本身卻始終無法成為“多民族共同的大教堂”,也僅僅容納了Niklas Salm侯爵一人的紀念墓碑。哈布斯堡王朝彰顯對民族自由主義的勝利的企圖反而導向更加激烈的民族對抗。1880年,最終把教堂定位為普通的天主教教區教堂。2011年擁有德語英語信眾約2700人。
1878年場地尚未完工1878年場地尚未完工

建築特點

設計構思

最初的整體規劃包括了毗鄰的維也納綜合醫院,模仿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校園,另一項計畫是興建一座代表帝國所有民族的國家主教座堂。不過由於費用不斷上升以及政局改變,這一計畫被縮減。
1900年教堂風貌1900年教堂風貌

室外空間

維也納還願教堂是除了奧地利議會大廈霍夫堡皇宮以及專門的城市公園之外,唯一在寸土寸金的環城大道沿線獨享一塊寬闊綠地的建築。教堂四周並無附屬房屋,也沒有圍欄,按照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傳統,設定了環繞教堂的羅斯福廣場,以便於信眾從各個角度欣賞立面細部,與義大利西班牙等地填充在擁擠城市建築群中的大教堂形成鮮明對比。此外還在主立面前方增設了一個堂前廣場,後來改建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公園,使得人們可以遠距離、無阻擋、更全面地審視教堂建築。卡米洛·西特對此提出尖銳批評,認為完全暴露反而有損建築審美。
教堂與四周的開闊空間教堂與四周的開闊空間

體量設計

傳統的天主教拉丁十字主體結合主入口的雙塔,放棄了在德語區更為流行的效仿晚期羅曼建築和早期哥特建築的多塔式樣,借鑑了法國哥德式主教座堂的建築風格建築特點。

平面設計

教堂建築長85米,寬55米,聖壇設計參考了法國的克魯尼修道院,由一系列的小型禮拜堂環繞著主祭壇。

立面設計

其宏偉的形制被稱作“環城大道大教堂”,玫瑰花窗成為主要的裝飾母題。

建築用材

牆體用白色砂岩建造,因此必須不斷清理,防止空氣污染和酸雨侵蝕。
這座教堂在二戰中嚴重受損,戰後進行了廣泛修理。

其它相關

開放時間

周一關閉,周二至周六9點至18點,周日9點至13點。

禮拜時間

周六18點:晚間彌撒
周日及周五10點:教區彌撒
周日11點15分:雙語彌撒

告解時間

彌撒前半小時

旅遊特色

登高遠眺

由於教堂本身的高度和四周的開闊,使得教堂成為環城大道最佳的觀景地點之一。

教堂博物館

教堂博物館位於原來的皇家密室,2000年秋季開放。收藏有奧匈帝國晚期從歷史主義到青年風格主義的作品。

安特衛普祭壇

安特衛普祭壇是現存的15世紀下半葉歐洲最重要的木刻作品,祭壇還保留有原來的上色。
安特衛普祭壇安特衛普祭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