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區教委

綦江是渝南門戶,南接貴州,北靠重慶主城,幅員面積2747平方公里,轄5個街道、25個鎮、365個行政村、90個社區,總人口122萬。綦江歷史源遠流長。公元619年建制南州,至今已有1393年建縣歷史,2011年區劃調整設為綦江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綦江區教委
  • 屬性:組織
  • 地區:綦江區
  • 成立時間:1926年
教育概況,內設科室,

教育概況

人文底蘊深厚。1926年重慶最早的黨組織誕生在綦江,有鄒進賢、王良等眾多知名革命先烈。綦江農民版畫蜚聲中外,是“中國農民版畫之鄉”。幹道交通便捷。境內渝黔、綦萬兩條高速,210、303兩條國省道,渝黔、三南兩條鐵路縱橫交錯,距重慶主城半小時車程,是重慶向南出海的重要陸上大通道。資源稟賦良好。煤炭、煤層瓦斯、鐵礦石等礦產儲量豐富,古劍山、恐龍足跡化石等自然風光秀美,東溪古鎮、傣族生殖圖騰等人文景觀眾多。產業基礎紮實。作為重慶的老工業基地,境內有多家市屬大中型企業,能源、材料、裝備製造、現代煤化、食品加工、IT配套等支柱產業基本形成,是“中國西部齒輪城”、西南地區重要的煤電化產業集聚區、重慶能源基地。商貿物流繁榮。市場體系日益完善,有十餘家國內知名大中型商場、超市和酒店,是渝南黔北地區的重要商貿物流中心。2011年10月,國務院批准撤銷萬盛區、綦江縣,設立綦江區,綦江的發展站上了新的歷史起點、掀開了新的歷史篇章、邁上了新的歷史征程。全區現有各級各類學校165所,其中公辦學校105所,民辦學校59所,在校生126 899人,其中學前教育階段學生19 557人,小學生48 465人,國中生32 402人,高中生26 475人,在職教職工8505人。
近幾年來,綦江教育工作在市教委關心、支持、指導下,區委、區政府樹立了“辦好每一所學校、關注每一位師生”的理念,大力實施科教興區、人才強區戰略,“以區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逐步完善,教育質量後發趕超,初步建成了區域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區、素質教育特色區,初步實現了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規模發展向內涵發展轉變,實現了綦江教育的歷史跨越。
一是突出優先發展戰略地位。落實政府發展和管理教育責任。制定出台《進一步加快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教育發展綱領性檔案,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寬鬆的政策環境;優先規劃教育發展。把教育發展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中,並予以優先考慮和超前發展。提出了打造“全國農村素質教育示範區、主城優質教育拓展區”的奮鬥目標,引領綦江教育科學發展;依法保障教育經費投入。切實有效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力度,為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必要的經費保證。
二是教育改革大膽破冰。區域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課堂教學改革、中考制度改革、創設“2+X”拓展性課程、打造綜合實踐基地,破解了區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難題;實施教學發展性增量評價、辦學水平多元性評估,在全國較早構建起了科學的區域教育質量監控體系,破解了區域辦學水平評估難題;成立學區、教育人才交流中心、財務核算中心,實施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整合資源、倍增效率,破解了區域教育管理機制難題。我區教育科研成果“縣域推進農村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獲教育部一等獎,被命名為全市兩個“高中新課程實驗樣本區縣”之一,7次應邀在全國性會議上進行經驗交流,首屆全國農村課程改革現場會在綦召開,綦江打破了農村教育改革停滯不前的堅冰,引領著全國農村地區的教育改革發展。《光明日報》撰文肯定,“綦江模式,農村教育的希望”。
三是教育質量後發趕超。學業水平顯著提高。中考我區繼續實施自主辦考,在全市範圍內率先啟動英語聽說能力“人機對話”智慧型測試。全區中考參考人數8445人,總分為850分,700分以上高分段人數達1400餘人,600分以上人數達3500餘人,占參考總人數的41.4%,學生學業成績大面積、大幅度提升;高中階段入學率達92%,在全市農村地區較早普及了高中教育。全區高考上線率大面積增長,已接近主城平均水平,重本上線人數持續增加,高分段人數保持穩定,特長類考生上線人數不斷上揚;學生綜合素質明顯增強。2012年中考體育項目測試滿分的學生800餘人,占參考總人數的10%,體質達標以上的學生達8000餘人,占參考總人數的95%以上。學生動手能力與創新精神明顯提升。上一學年,全區130名小發明家獲政府獎金60餘萬元,3名學生分獲“全國李四光少年兒童科技獎”、“第七屆市科技創新市長獎”、“全市首屆科技節20名小發明家”榮譽,我區學生囊括市中國小機器人競賽國小組一等獎;學生幸福成長。新型課堂從根本上調整了教與學的關係,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幸福地享受著新課程帶來的快樂。自信、探究、合作、民主等有利於學生終身發展的品質在新型課堂中得到培養和啟蒙。
四是科學統籌城鄉教育。繼續深化“學區均衡促區域均衡”發展機制。以全區9大學區為平台,以校長論壇、“強校帶薄弱校聯盟”、“同質學校聯盟”、“領雁工程”為載體,實現了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管理方式共同最佳化,緊缺師資互補共用,優質師資輻射帶動,課程改革同步推進,辦學水平共同提高,促進學區內學校教育質量的均衡,以“學區均衡”促進“區域均衡”;城鄉學校辦學條件整體改善。新改建校舍13.71萬㎡,建成27片塑膠操場。教育城域網網際網路出口頻寬升級到400M,中國小學生與計算機比為12:1,教師辦公計算機配備率達49.95%,班班通工程建成率分別達23.83%,校園廣播系統和安全監控系統實現全覆蓋;新型警務機制勤務體制機制全面建成,“一校一警”、“一校多警”全覆蓋,600餘名專業保全入駐校園,家校公約全市推廣,村小安保制度得到市相關部門充分肯定;繼續深入推進課程改革,促進教育質量內涵均衡。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經驗與高中新課程實驗成功對接,搶占全市高中新課程實驗高地,全市“高中新課程實驗樣本區縣”示範作用明顯。校內與校外結合,建成2個綜合實踐基地校,“周末大舞台”活動有序開展。城鄉學校教學質量日趨均衡,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學生的輟學率不到0.3個百分點,城鄉學生學業水平合格率均達90%以上、綜合素質合格率和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差距分別縮小至5%和3.5%。全區80%的國小建成特色國小,60%的國中成為優質國中。綦江被教育部表彰為92個“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地區”之一。
五是隊伍建設塑造師魂。突出思想引領。召開了師德楷模、教書育人模範事跡視頻報告會,全區8000名教師同步觀看,近3000人感動流淚。深入挖掘身邊的典型,編輯出版《綦江教育故事》,配合上級媒體持續報導綦江教師先進事跡;強化制度約束。成立師德監測站,實施不良記錄登記制度,並與績效考核、評先評優評職掛鈎。創新職稱評審辦法,評審內容用分數量化,杜絕了職稱評審隨意性和“可操作性”。規範績效工資分配,基本建立起了獎勵性績效工資向“多勞”、“優績”、“重點崗位”和邊遠學校傾斜的教師收入分配激勵機制。推行教師走教、支教、交流、轉崗培訓,在全市率先啟動教師“區管校用”改革,促進師資均衡配置;落實骨幹引領。分層打造校級骨幹教師、學區首席教師、區級名師1000人的骨幹教師隊伍,充分發揮其示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突出情感關懷。成立教育慈善分會,充分運用重慶市政府“慈善雙日捐”政策,發動全體教職員工開展“慈善雙日捐”,一年募集善款76萬元,對當年醫療自付費用5萬元以上的特困教職工,給予5千元—2.5萬元的救助金,讓特困教師充分感受到組織的溫暖。
六是教育民生惠及千家萬戶。加大投入關愛貧困學生。投入資金1035萬元,為2萬餘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貧困寄宿制學生補助。依照貧困寄宿制學生補助標準,投入經費128萬元,為1600餘名非寄宿制貧困學生提供了“愛心午餐”。在高中階段,為17000人次的學生提供了總額達2300萬元的各類資助;大力實施蛋奶工程。投入資金1200多萬元,為全區10萬餘名義務教育階段和學前教育階段學生每周免費提供一盒牛奶和一個雞蛋,關注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不留空白;培養照顧好2.2萬名留守兒童。在市教委關愛留守兒童“4+1”模式的基礎上,豐富能力培養、特長發展兩模組,創新“6+1”培養模式培養照顧好近2.2萬名農村留守兒童,受到各級領導和主流媒體高度關注。吳剛副市長就綦江培養照顧留守兒童作出重要批示,認為“綦江留守兒童工作富有成效,值得效法”;辦好每一所村小。投入資金400萬元,為每所村小每月補助800元,解決了全區村小師生中午“吃熱飯”問題。統籌資金411萬元,為全區所有村小更換了課桌椅和黑板,添置了文體用品。籌集資金11萬元,為全區近8000名村小學生每人贈送一本新華字典。
(七)對外影響不斷擴大。綦江教育改革經驗繼續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光明日報》《中國教育部》《中國教師報》《新華社內參》等中央媒體和《重慶日報》、重慶衛視等市內主流媒體廣泛報導,《基礎教育課程》《今日教育》等專業報刊深入解讀;市政府辦公廳刊發通報、全市召開近10次會議廣泛推廣。全國26個省、600餘所學校、教研機構近30000人前來考察學習,骨幹教師外出向5省10000餘同行做報告交流,相繼與四川省武勝、貴州省威寧自治縣簽訂教育改革發展協定,指導兩地推進教育改革;發起成立“全國縣域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聯盟”,秉承“深入推進課程改革,讓改革者聯合起來”的宗旨,促進綦江經驗在全國農村地區廣泛傳播、紮根生長,為推動農村教育改革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內設科室

基礎教育科
紀檢監察室
辦公室
組織科
人事科(人才中心、檔案中心)
體育衛生藝術教育科
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科
財務審計科
安全保衛科
群工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