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
草本植物。根系發達,主根人土較深,側根發達,細側根多,根瘤多。莖粗壯,匍匐蔓生或纏繞,密生茸毛。主莖高而有毛,有許多分枝,節間短而多葉,呈綠色至微紅棕色,長1.3-8米,直徑5-8毫米;莖節著地即生根,向上生出新枝。三出
複葉,小葉橢圓形,小葉長2-7厘米,寬1.5-5.5厘米,長寬比為1.4:1。
葉面有微紅棕色或紫紅色斑點。成齡株葉長片長7.5-12.5厘米,寬5-7.5厘米。
總狀花序頂生而緊密,花淡紫色至深紅色。
莢果彎曲,種莢細小向花序軸呈反彎曲,每莢有種子8-12粒,種子腎形,細小,長2毫米,寬1.5毫米。種子具黏附性。千粒重1.6克、硬粒種子百分率達80-85%。
生長環境
扭曲山螞蝗喜溫熱濕潤,最適生長溫度為25-30℃,生長溫度的低限為15℃,在此溫度以下,僅能維持生命,或地上部分枯死;不耐嚴寒,一般輕霜嫩葉會受凍害。在夏季,其因受高溫影響會停止生長。花莢期易遭受霜凍。扭曲山螞蝗對乾旱敏感,在持續乾旱的情況下,葉子多呈萎蔫狀態,造成扭曲山螞蝗會大量落葉,但在肥沃的土壤上,即使乾旱季節落葉也很少,並仍能持續生長。此外,能耐暫時性水漬,但對持續性水漬較敏感;耐蔭蔽,在高禾草的遮蔭下能正常生長發育。
扭曲山螞蝗在年降雨量需超過870毫米,年降雨量900-1270毫米的地區生長最適宜。但在昆士蘭的阿瑟頓(Atherton)高原年降雨量達到3475毫米,扭曲山螞蝗也能生長很好。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的土壤範圍很廣,從沙土到黏壤土都能生長;在板結、堅實、通氣不良的重黏土上生長發育不良,在酸性土壤上亦能生長,適應的土壤pH為4.5-7.5,pH為5.5-6.5發育最好;不耐鹽,土壤中含氯高會抑制其生長。
分布範圍
原產於南美洲北部,在巴拿馬、哥倫比亞、瓜地馬拉、委內瑞拉、厄瓜多、秘魯等國都有天然生長。在巴西分布於南緯18-25°之間。澳大利亞引種後作為沿海地區改良草地的重要牧草之一。已廣泛分布於世界熱帶地區。20世紀70年代,中國廣西最先從澳大利亞引進,試種後表現良好。在中國廣西、廣東、海南、福建等地區都有引種,生長良好。
繁殖方法
在中國廣州地區,清明前後當氣溫升至15℃時即可整地播種。用種子播種時多為條播,行距40-50厘米或60-70厘米。播深1-2厘米。播種量為每畝0.2-0.3千克。也可穴播,行、株距為30厘米×30厘米或40厘米×20厘米。每穴下種2-3粒。覆土1-2厘米。新種植區,播前要進行對口的根瘤菌拌種,以加強
固氮作用,促進旺盛生長。扭曲山螞蝗除了單播外,還可與毛花雀稗、狗尾草、大黍等禾草混播。播種量為每畝禾草0.3-0.4千克,扭曲山螞蝗0.2-0.3千克,二者混播對提高草地的質量和延長利用年限都有積極作用。
栽培技術
扭曲山螞蝗為高產飼料作物,要選用土層深厚,不乾不濕的壤土或砂質壤土種植。為使根系發育良好,要適時耕翻,深度達到15-20厘米,並隨即耙地和壓地,耕翻前每畝施半腐熟的
廄肥1000-1500千克,
過磷酸鈣10-15千克,均勻撒施用作基肥。
扭曲山螞蝗出苗後20-30天,生長加速,不久就封行,抗旱能力也隨之增加。為提高抗寒力,最好在最後一次放牧或刈割時,留有一定的草層越冬。次年刈割除老草層,進行追肥以促進生長。如土壤過於貧瘠,根瘤著生又少時,除追施磷肥外,尚需追施適量的
氮肥,以保證莖葉旺盛生長,獲得較高的產量。
主要價值
飼料:扭曲山螞蝗營養豐富,乾物質含量為22-27%,乾物質中含粗蛋白質在18-20%,粗脂肪4-4.5%,粗纖維30.5-32.5%,無氮浸出物36-37%,粗灰分7.2-7.5%。按每畝產乾物質900-1000千克計算,則每畝可產粗蛋白質180-200千克,實為高蛋白飼料。
生態:扭曲山螞蝗匍闊生長,固氮力強,也是優良的水土保持植物。據測定,每公頃的扭曲山螞蝗,每年能固氮213-269千克,比大翼豆高50-113%。如果與禾草混播,則可明顯提高草的產量和品質。據夏威夷試驗,單播的
俯仰馬唐,每公頃乾草產量僅有3.78噸,而與扭曲山螞蝗混播時,則提高到10.84-11.96噸,由此可見,它是良好的混播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