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荒漠

綠色荒漠

所謂荒漠,並不都是“不毛之地”,只是生物種類少而已,自然荒漠是由於惡劣的環境條件造成的,而“綠色荒漠”則是人為造成的——大量營造人工純林,造成生物多樣性降低,生態系統功能減弱。只有藉助自然力對已退化生態系統進行生態恢復,才能徹底擺脫“綠色荒漠”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綠色荒漠
  • 定義:大量營造人工純林
  • 形成原因:人為環境破壞
  • 影響:多樣性降低,生態系統功能減弱
事實概述,摘要,媒體報導,爭議,污染嚴重,

事實概述

金光集團在雲南進行的林紙一體化項目,是典型的經濟林項目。雲南政府和金光集團合作,由對方出資在雲南種植大面積桉樹林,這種速生樹可作為造紙的原料。這個項目又稱林漿紙(樹林-木漿-紙張)一體化。媒體報導,這個計畫的藍圖中,在雲南文山、臨滄、思茅等地種植的人造桉樹林總面積將達到2750萬畝。當地政府為了經濟建設,十分歡迎這個項目,而環境保護陣營則大力反對。林業科學領域內的主流意見,認為單一樹種的大面積人造林適應能力低,劇烈吸收地力。媒體報導,雲南大學生命科學院對雲南的5個樹種做過10多年對比研究,結論是外來的桉樹的水土保持效果和自我更新能力最差,不能靠種子自然繁殖,對環境不友好,大力排斥原生物種,大面積連片種植很容易造成土壤貧瘠化,形成綠色荒漠。但是,媒體中同時也有對立意見的報導,列舉專業人士的研究和調查數據,說明人造桉樹林對環境的侵害並沒有那么嚴重。或者類似的侵害現象也發生在別的種類的樹林。

摘要

2004年11月16日,國際環保組織公開指責世界紙業巨頭、印度尼西亞的金光集團在雲南實施的林紙一體化項目“嚴重毀林”,“破壞了中國的環境”,一時間輿論沸騰。
綠色荒漠

媒體報導

雷加富1月18日說,"一旦發現(金光集團在雲南的項目中)毀林行為確實存在,我們將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對責任方嚴懲。"同時,他表示國家林業局仍然歡迎和鼓勵廣大投資者在中國投資林產工業,如營造原料林基地,開展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等。中國造紙業傳統上多使用草漿作為原料,紙張質量很難提高。專門為造紙而種植經濟林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在吸引投資、增加就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方面,這些人造經濟林也能起重大作用。經濟利益和環境保護的衝突,在雲南林紙一體化項目上再一次異常尖銳地表現出來。

爭議

媒體中也有相反的報導。隨著桉樹林項目進展中引起的爭論越來越大,範圍越來越廣,雲南有的地方當局去年曾經邀請記者團前往採訪,還特意提醒記者注意桉樹林中的灌木和鳥鳴。在科學研究上,不同時間、地點、方法、條件都可能使專家學者得出不同的結論,當有經濟利益摻入時,情況就更複雜了。
除了金光集團為了種植桉樹林有沒有砍伐原有樹林這個涉及法規的問題外, 究竟大面積人造桉樹林就生態而言會不會造成“綠色荒漠”?到底什麼是“綠色荒漠”?有什麼辦法可以調和經濟林帶來的利弊呢?這些也都是有趣的問題。本刊記者訪問了農科院的植物學家張炎先生。 農科院的植物學家張炎先生指出,綠色荒漠並不是無稽之談,目前常見的就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指像高爾夫球場那樣,大面積的人工種草,不再引進其它植被,只具有觀賞性質;另一種是指大面積的人工造林,樹木種類單一,樹木的年齡和高矮比較接近,樹木林中又缺乏中間地帶的灌木叢和地表的一些草類等植被,只具有特定的單一經濟用途。

污染嚴重

每年噴施在草上的農藥有幾十種,農藥中的一部分對土壤、地下水造成污染,嚴重破壞了環境。張炎先生還提到雲南的人工桉樹林。媒體上已經有不少關於這些樹林在生態上的弊端的說法:這些單一的樹林植物嚴重消耗地力和地下水;掠奪性地利用桉樹葉,使植物自身養分回歸土壤的能力缺乏;排斥原生物種,林下植物稀少,不能吸引動物、鳥類;為了控制蟲害需要噴灑大量的農藥,在長時間的積累後形成非常嚴重的負面效應。
不過,所謂“綠色荒漠”,就是說有的植被構成很單一,無法形成自己的生態系統。雖然在經濟上它們可以產生一些效益,比如造紙、做家具、觀賞等,但是不能夠產生或者很少產生對環境的益處,同時還會消耗掉很多資源,維護成本和環境成本都很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