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消納環境價值體系”------GECEVS建設是由通遼市智慧雙碳研究院於2022年8月首次提出,該體系的提出是基於“雙碳”目標及CBAM碳關稅政策。該體系建設最初在於為通遼市各產業鏈提供完善、可靠且可複製的國際認可依據,提高通遼市綠色鋁業在未來國際市場競爭力,是未來有效規避國際綠色貿易壁壘的良好策略及工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綠能消納環境價值體系
釋義,創建進展,創建意義,
釋義
“綠能”---即綠色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多種形式,具有環保、可再生性強、節約成本、提升能源安全等優點。在“綠能消納環境價值體系”中“綠能”的溯源為體系建設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
“消納”---即綠色能源的消納環節,具體在於某個產品全生命周期套用或消納多少綠能和其它能源,在“綠能消納環境價值體系”的創建中,“消納”的建設之一應體現在標準制定中,例如:制定xx行業綠色評價標準,根據產品實際綠能/其它能源使用量,評價該產品低碳/綠色程度。
“環境”---價值體系創建根本目的在於應對氣候變化、實現“雙碳”目標,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降碳目標與其他生態環境保護、綠色發展目標之間形成相互促進的關係,是解決氣候變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價值”---即生態環境價值,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首先,該體系的創建符合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利用評價體系來實現生態效益提高,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其次,該體系建設在社會及經濟環境中,可提升產品的綠色溢價與經濟價值,規避國際綠色貿易壁壘,在國際貿易往來中,為中國製造在國際市場中增強競爭力。
“體系”---該體系建設需有若干個特徵,如:集合性--多個標準相互關聯,為該體系服務;目標性--體系建設終為應對CBAM服務;整體性--體系建設從出發點至體系建設完成其各個步驟需要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相互補充;環境適應性--體系建設存在於一定的經濟體制和社會環境中,必然受到其影響,因此該體系建設必須適應一定的經濟體制和社會環境並適當超前,最終方能達到體系建設。
創建進展
該體系建設目前以通遼市鋁行業為例(工作開展中),後續會在各個行業中形成可靠且可複製的案例,在各產業鏈中推廣套用。通遼市鋁行業“綠能消納環境價值體系”創建步驟為:
(一)通過摸清全市鋁業碳家底,了解通遼市鋁業碳排放基礎。
(二)通過歐盟碳邊境稅等國際貿易壁壘相關政策解讀,分析國際政策對通遼市鋁業未來市場的潛在影響,為通遼市鋁業應對潛在的貿易壁壘做好準備。
(三)根據前期通遼市鋁業碳排放調研,編制“綠色鋁”---碳足跡評價標準實施方案、建立“綠色鋁”--碳足跡評價標準框架。
(四)建立“綠色鋁”--碳足跡評價標準。通過“綠色鋁”--碳足跡評價標準,核算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精準溯源鋁業綠色能源消納貢獻度。
(五)通過核算鋁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為符合“綠色鋁”--碳足跡評價標準內產品頒發“碳標籤”。
(六)“綠色用能溯源系統”建設是鋁行業“綠能消納環境價值體系”創建內容之一。鋁行業“綠能消納環境價值體系”需要一定的載體依附,通過“綠色用能溯源系統”搭配“虛擬電網”建設,可以推動供給側能源替代,從源頭計算每噸鋁全生命周期的用電量與用電類型,並採用創新區塊鏈技術對每噸鋁全生命周期用能情況精準溯源、上鏈存證,實現生產源頭綠色化、生產過程綠色化,最佳化產業鏈協同效率;既可推動消納側節能減排,也可提升清潔能源資源最佳化配置能力,多措並舉保障新能源高水平的消納利用,深挖各企業減碳潛力、打造工業數據智慧型系統。同時“綠色用能溯源系統”可提升企業碳管理能力,靶向發力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能源的精準管控,逐步建立覆蓋全部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的追蹤體系。
(七)通過國際認可的鋁行業“綠能消納環境價值體系”認證的綠色鋁,將獲得國內專業評價機構認證頒發的“綠色鋁證書”,精準溯源用戶綠色能源消納貢獻,並作為低碳產品出口憑證以此減少碳關稅。
創建意義
開展“綠能消納環境價值體系”創建工作,順應國際貿易加快綠色轉型趨勢,有利於規避新的國際綠色貿易壁壘,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創建“綠能消納環境價值體系”將會為參與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起到引領作用,走在國內國際綠色發展的前沿;為各產業鏈提供完善、可靠且可複製的國際認可依據;為產業低碳發展建立各行業標準乃至國際標準,繼而加快相關製造業綠色發展,打造國內國際綠色低碳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