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防治(農業)

綜合防治(農業),根據有害生物種群動態和有關環境條件,協調運用各種適當防治技術的植物保護措施。目的是將有害生物種群數量經常控制在經濟損失允許的水平以下,同時避免或力求減少對人類健康和有益生物的為害,以取得最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綜合防治(農業)
  • 定義:根據有害生物種群動態和有關環境條件,協調運用各種適當防治技術的植物保護措施
  • 所屬領域:農業
防治策略要點,防治技術的運用,方案的制定,發展趨勢,

防治策略要點

綜合防治面向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物與非生物的複雜組成,不僅考慮有害生物本身,還要考慮與之相關的其他生物與非生物因素;所採取的防治措施不僅要考慮其防治效果,還必須考慮其可能產生的不良副作用,以及與其他措施間的相互協調。因此,它同過去單一性的防治方法有根本的區別。現代綜合防治的策略要點為:
①生態學的觀點。把有害生物與其所處的空間環境看成一個整體,彼此間通過物質代謝和能量循環而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依賴的關係,改變其間某一組成部分即可引起其他組分的相應變動。根據這種觀點,綜合防治考慮選用適當的措施,以便利用不同生態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對有害生物發生消長的綜合影響,加強或創造對有害生物的不利因素(如造成自然死亡因素,包括氣候、食料、自然天敵及抗性品種等),避免或減少對有害生物有利的因素,同時防止產生不利於人類的生態後果。
②綜合的觀點。不僅指有害生物對象的綜合,還包括各種防治措施的綜合運用。即面向一地一種作物上的主要有害生物,根據各種防治方法的優點和局限性,選用各種適當的措施,力求避免或減少相互抵消或削弱防治效果。
③環境保護的觀點。在保證作物不受有害生物為害的同時,防治措施應力求避免或減少污染環境,確保良好的環境質量。
④經濟效益的觀點。防治目的,除災害性的植物檢疫對象外,並不要求消滅全部有害生物,而是將其發生的數量控制在足以造成經濟損失的水平之下。為此,必須根據有害生物的發生數量、作物本身的經濟價值和抵抗或補償能力、天敵的控制效應,以及有害生物對作物產量所造成的損失等,制定科學的經濟閾值(或防治指標)作為防治決策的依據。

防治技術的運用

隨著有關學科的發展,有害生物綜合防治的各種技術手段,包括植物檢疫、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物理機械防治等都在繼續完善;特別是抗性遺傳種質的利用和多抗品種的育成、天敵生物的利用以及新農藥的研製和農藥使用技術的改進等方面的研究進展更快。此外,不育防治、激素的利用等防治技術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從而進一步擴大了綜合治理技術的選用範圍。按各種防治技術的性質和作用可分為起預防作用的和起撲滅除治作用的兩大類。前者如農業防治、自然天敵的保護和利用以及有利氣候因素的利用等;後者如化學防治、天敵微生物的利用、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敵的人工繁殖釋放等。綜合防治首先儘可能選用起預防作用的防治措施;但由於農業生態系本身的複雜性以及社會經濟因素多方面的影響,僅此常難以將有害生物種群數量經常控制在造成經濟損失的水平以下,因此還需同另一類防治技術協調運用。

方案的制定

一個地區農業生態系的特點和綜合防治的策略原則是制定方案的基礎。方案一般包括:
①根據當地主要作物田間生物群落的組成和有害生物的種類,確定主要防治對象以及保護和利用的重要天敵類群;
②根據不同防治對象的主要生物學特性、環境因素對其發生、消長的影響及其與作物的物候關係,明確有害生物種群數量的變動規律和防治的有力措施和時機;
③根據不同防治對象與寄主作物、天敵生物的相互關係,以及有害生物種群密度與為害損失程度的關係,確定科學的經濟閾值(或防治指標);
④在進行防治方法試驗的基礎上,協調製定系統的綜合措施,再通過試驗、示範驗證後推廣。

發展趨勢

實踐表明,綜合防治節省了大量農藥,降低了防治成本,改善了環境質量,防治病蟲害效果顯著。其發展趨勢是:由防治某一種作物的一種病蟲害向多種病蟲害方向發展;性外激素、不育防治技術等將廣泛套用;對經濟閾值(防治指標)的研究和制定將進一步加強;電子計算機和系統分析技術將促使綜合防治技術進一步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