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主義(Empiricism)是一種認識論學說,認為人類知識起源於感覺,並以感覺的領會為基礎。代表哲學家主要有洛克、貝克萊、休謨。經驗主義誕生於古希臘。距今已有2400餘年的歷史。期間,它不斷地與另外兩種學說發生爭議:一種學說為天賦論,主張知識屬於與生俱來的本性之觀念;另一種學說為理性主義,主張唯有理性推理而非經驗觀察才提供了最確實的理論知識體系。然而,上述的爭議雖然從未中斷過,但它們之間的衝突卻時而激烈,時而緩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驗主義
- 外文名:Empiricism
- 距今:2400餘年
- 種類:歸納為四種
歷史,特點,淵源,觀點,
歷史
基本上可以區分為兩類學派:溫和的經驗主義與激進的經驗主義。前者認為,所有的意識觀念均來源於知覺,但同時也承認意識的機能(諸如記憶、想像和語言的官能)是內在的能力。相比之下,後者的觀點則更為激進,公開宣稱不僅意念的內容,而且意念的整個過程都不可能存在內部能力,而只能是習得的。
自16世紀起,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的爭論以一種溫和的方式再次爆發。F.培根依據實驗科學,強調感性經驗在認識中的作用。同時,他並沒有把人的認識局限在感性經驗上,而是承認了理性認識的必要性。他認為只有把感性和理性結合起來,運用科學實驗和客觀分析,才能克服認識上的混亂,推動知識的進步。繼培根之後,J.洛克通過對以笛卡爾為代表的天賦觀念論和以G.W.萊布尼茨為代表的叭理論的批判,竭力肯定了經驗主義的原則。洛克指出,人的適應 是先天就有的,人的心靈本來像是一張白紙,在它上面並沒有任何天賦的標記或理念的圖式。至於各種觀念和知識是怎樣寫在這張白紙上,進入人的心靈之中的問題,洛克在他的《人類理解論》一書中給出了答案:“我們的全部知識是建立在經驗上面;知識歸根到底都是導源於經驗的。”在具體論證這一原理時,洛克採取了類惟於近代心理學的方式。他把一切知識歸結為觀念,而一切觀念又可被分析為簡單觀念。他斷言,簡單觀念是不可再分的,是構成知識的固定不變的、最單純的要素。所有的簡單觀眾念,都來自外部感官或內省,也就是說,都來自外部經驗或內部經驗。人的心靈處理這些簡單觀念的能力主要有三種:一是把若干簡單觀念結合成為一個複合的觀念;二是把兩個觀念(不令是簡單觀念或複合觀念)並列起來加以考察,形成關係觀念;三是把一些觀念與其他一切同時存在的觀念分開,即進行抽樣,由此形成一般觀念。至此,作為經驗主義集大成者,洛克完成了經驗主義認識論的體系,從而與理性主義展開了長期的不屈不撓的對抗。
一切知識都來源於經驗,都可以追溯其起源;不僅沒有任何天賦的或先天的命題。激進的經驗主義者唯一強調感覺經驗而否認理性思維,在他們看來,理性認識是抽象的、間接的認識,思想愈抽象則愈空虛,愈不可靠,愈遠離真理。所以,他們持極端唯名論的觀點,根本否認抽象,否認有普遍概念和普遍命題。例如,J.S.穆勒認為,邏輯和數學的命題也是從經驗中來的,其所以為真理也只是因為它們在經驗中總被發現是這樣的,因而它們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必然的真理,甚而有可能為將來的經驗所修正。
I.康德提出了一些關於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問題的假設。康德將科學認作人類知識的最高形式,並且確認它起始並同步於人的經驗。然而,康德又認為人類經驗的形成必然地帶有人類心靈的自在特徵。正是人類的心靈才產生了科學所研究的有規則的現象。於是,最終的真正知識——科學就能立足於在心靈中先天具備、因而也就先於經驗而存在、同時又獲得理性證實的基礎之上。康德把這種由先天理性(形式)和後天經驗(質料)結合起來的命題稱作綜合命題,以此來盡力調和或折衷唯理論與經驗論的矛盾,並試圖克服兩者的片面性。
對於心理學而言,學者們更傾向於接受經驗主義而不是理性主義。這在英7美等國已成為一種逐漸強化的趨勢。在這些國家裡,經驗主義是占統治地位的哲學根據現代的趨勢,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的對立將為天性論與經驗論,或者本性與教養這類人們更為熟悉的辯論所替代。然而,在經驗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中也並非沒有例外。例如,N.喬姆斯基就力圖陳述人類語言的句式中有許多屬於先天具備的觀點,並向行為主義式的經驗論發出了挑戰。喬姆斯基依據笛卡爾的語言學觀點,將語言的基礎置於直覺而非待業,並把語言視作一種相對來說未受其他刺激控制影響的邏輯系統。與此相似,J.皮亞傑也提出認知發展的階段是由邏輯性的方式得以展開,而不是導源於環境的形式,儘管皮亞傑本身並非一個天性論者。總之,個體獲得知識的問題還有待於同個體精神領域的全部內容的發生相聯繫,如此方能完整地揭示其深刻的關係。經驗主義對此作出了努力,但是很明顯,它的理論不是全部的謎底。
與基督教觀念相結合的新柏圖式理性主義長期處於統治地位。直到13世紀,隨著亞里士多德的著作重被發現,理性主義開始走向衰落。儘管由地師承關係,亞里士多德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柏拉圖主義的觀念,但在本質上,他卻是一個經驗論者。他認為,人類認識的對象,是客觀世界的具體事物,即實體,因此需要依靠感覺經驗才能實現和完成這種認識。他說過:“那引起感覺的東西是外在的。……要感覺,就必須有被感覺的東西。”這裡,亞里士多德以感覺乃至知識、認識依賴於外在客觀的信念表明了堅定一致的經驗主義主張和樸素淺顯的唯物主義傾向。
簡介
從古希臘、古印度的哲學家,遠至公元前450年的希普克里茲(Hippocrates),到中世紀的帕拉薩爾斯(Paracelsus),早已注意到所有的人可以歸納為四種,同一種類型的人的性情具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心理學家大衛.凱爾西(David Keirsey)發現,這些由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歷史時期的人各自獨立研究得出的4種不同性情的劃分,對性格的描繪驚人的相似。同時他發現,MBTI性格類型系統中的四種性格傾向組合與古老智慧所歸納的四種性情正好吻合。這四種組合是:
直覺+思維=概念主義者
觸覺+知覺=經驗主義者
直覺+情感=理想主義者
觸覺+判斷=傳統主義者
特點
“經驗主義者”關注五官帶給他們的信息,而且相信那些可以測量和證明的東西;同時喜歡面對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喜歡自由隨意的生活方式,是反應靈敏和自發主動的一種人。
“經驗主義者”是四種類型中最富冒險精神的。他們最可貴的地方在於機智多謀,令人興奮,而且很有趣。他們為行動、衝動和享受現在而活著,一想到某件事情就有立即去做的衝動,而且喜歡一氣呵成,一口氣把事情做完;但又不喜歡太長時間做同一件事情,只有很少的事情(如自己很喜歡的事情)能夠長期堅持,多數情況下難以做到堅持不懈。他們關注於眼前的情況,對眼前的情況看得很清楚,並能正確估計立即需要做什麼。他們崇尚自由和主動,很少選擇需要太多結構和規則的活動和環境。他們適應能力強,隨遇而安而且注重實際。“經驗主義者”喜歡有技巧性的活動。他們常常被認為是喜歡冒險、喜歡尋找刺激的人。
“經驗主義者”喜歡可以提供自由、變化和行動的工作,喜歡那些能夠有及時效果的工作,他們以能夠巧妙而成功地完成工作為樂。由於他們喜歡充滿樂趣地生活,無論做什麼必須讓他們感到高度的樂趣,這樣才能令他們感到滿意。
“經驗主義者”又分為兩類,即思維型經驗主義者和情感型經驗主義者。一些情感型經驗主義者並不完全符合“經驗主義者”型的人的性格特點,這是因為他們天性樂於幫助別人,希望自己的工作可以很快地改變他人的生活,喜歡做自己認為很有意義的事情,而“經驗主義者”的性格特徵中並沒有包括這些。
淵源
作為一個認識論的概念,經驗一詞主要指與理性認識相區別的一個認識階段、認識形式,即感性認識。理性主義者將人們對有關事物的見解區分為一般的、易犯錯誤的信念和永久的、已被證實了的真理性知識,並在其中劃出一條深深的鴻溝。他們聲稱,感覺經驗只能產生關於表象世界的意見,由於表象可能使人受到蒙蔽,所以這種得之於觀察的經驗是不可靠的,無法被確認為知識。鑒於此,理性主義者主張全面放棄感覺,而專注於從理性中尋覓真正的知識。還有一些理性主義者認為,許多知識是生而具有的;學習的實質,就在於通過理性能力對內部潛在的內容作出重新發現。他們指出,在這樣一個先驗的知識概念系統中,短促和隨機的臨時性經驗必然找不到它的位置。
觀點
一方面,理性主義者認為,知識僅僅存在於一個完美的獨立世界之中。我們感覺到的世界,只是對於完美的知識世界所隱約透露的神秘影像的複製,這種複製可能正確也可能錯誤,所以感性認識處在不確定的狀態之中,其認識的成果也只是一些搖曳的幻影而已。另一方面,理性主義者也往往輕視實踐,貶低科學的價值。由於科學來自觀察和感覺世界中作為實踐運用的知識,因此理性主義者認為這些基於不確定生知識的科學是片面的,甚至不合天賦理念的觀點。在極端的意義上,理性主義者武斷地否認了科學的可能性。
從恩培多克勒開始,一種與上述思想截然對立的哲學,即經驗主義學說漸漸興起。經驗主義懷疑理性所依賴的先天印象,認為它們純屬想像出來的幻象,並力圖表明,正是觀察才引起了知識。針對理性主義者放棄感性經驗的主張,激進的經驗主義者聲稱唯有觀察和感覺者是唯一有效的知識源泉;事實上,人的感覺經驗能夠發現和揭示真理。由此,便推動了經驗主義研究感知系統。這也是心理學的開端。
恩培多克勒
這位歷史上的第一位經驗論者,為了其哲學目的,不知不覺地展開了一個典型的心理學課題的探討。在他看來,理性主義者所謂人為自身心靈的神秘內涵所吸引而進行實質為記憶的學習,並通過這種學習而獲得知識的天賦主張難以成立。在有關遺傳的實際知識尚未問世之前來談論所謂與生俱來的理念,只能是為擺脫哲學或科學難題的一條捷徑,因此這種主張是無法驗證的。經驗主義希望通過找出知覺的作用機能來堅持知識來源於知覺的觀點,最終反證出理性和先天本性不可能充分知識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