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教師經驗·教師成長》是2015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曉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驗·教師經驗·教師成長
- 作者:李曉陽
- 類別:教育理論類圖書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8149235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經驗教師經驗教師成長》由李曉陽編著。
經驗是主體在生活世界中通過自我與他人、自我與世界的互動作用所生成的知識、思想與體驗的統一體。經驗總是在實踐中“做”出來的,以指導實踐為旨歸,因此,經驗具有實踐性。經驗總是經驗主體以先有經驗為基礎,在生活世界中通過“結對”“同感”“共現”而“構造”“理解”與“籌劃”的經驗世界,因此,經驗具有建構性。經驗是連續的和開放的,過去的經驗總是影響著當下的經驗及當下經驗主體未來經驗的生成。在實踐活動中的經驗主體通過與經驗客體的互動主體性的經驗交流,認識到自己經驗的有限性,主動打開自身,模仿與吸納他人的經驗,並進而在自我經驗的基礎上完成自己經驗的更新。這說明經驗具有不可重複性和可共享性。
教師經驗是一個動態的、整體性的、連續性的、生活性的建構過程。這就要求我們採取整體性的、主客統一的、生成性的思維方式來認識它。當前,認識教師經驗主要有基於“主客二分”的傳統認識論和機械實踐論兩種思維方式。這兩種思維方式追求外在普適性知識,並苛求以這些外在的普遍知識(理論)對個體性教師的規訓,而忽略了教師的生活世界及教師當下的生存狀態,導致了外部知識與教師經驗的斷裂,勢必會把教師經驗看作對於教師專業發展意義不大的靜態性存在,從而把教師經驗抽象化與扁平化。正確認識教師經驗的思維方式是主客統一的“理解”的思維方式。
教師是人的存在與教育性存在的統一體。教師經驗生成於教師的實踐活動及自身“生於斯,長於斯”的生活世界。教師的生活世界集複雜性、矛盾性、非課題性、直觀性等特徵於一體,影響著教師經驗的方式、方法、結果暨生活。教師經驗是教師個體的經驗,總是受過去經驗的影響並與過去的經驗息息相關,它通過教師經驗主體在生活世界中與經驗客體的交流、對話、理解的“視域融合”而得以生成。教師經驗是對教育活動“情有獨鐘”的經驗,具有教育意向性。這就保證了教師經驗主體與他人經驗互動的可能。教師經驗不僅僅包括教師的知識、思想,還包括教師在自己生活世界中的諸多體驗。教師經驗是教師知識、思想與體驗互動統整的經驗世界,具有個體性、建構性、連續性、整體性、生活性、教育意向性等諸多特徵。
從生成機制上說,教師經驗是通過教師經驗主體對自己經驗“視域”內的自然文本、人文文本、人際文本的理解而生成的。教師在理解這些文本時,並不是一個純粹的個體,而是一個“複數”的經驗主體。教師帶有原有經驗的影子,在外在文化、制度、傳統等文本的影響下,意識到自我經驗與文本經驗“視域融合”的必要性,在開放自我經驗的過程中,體驗到自我經驗的意義與有限,通過“構造”與“理解”的經驗方式,*終使自我的經驗與文本的經驗融合在一起,生成新的經驗,促成了自我的理解。
以此為思維指導,教師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向自然、社會、他人、自我學習,以豐富自我的經驗基礎。教師研究要走向“教師經驗研究”,重在以整體性的思維方式開展研究,努力實現從實體思維向實踐思維、從“外鑠”到“內發”、從關注教師知識與能力到注重教師經驗及其生成的範式轉型。教師教育要走向內涵式和整體性道路,關注教師經驗生成的建構性、生活性及個體性,從倫理維度追求有意義的教育,從專業維度追求教師知識、技能、思想的三位一體,以保證教師經驗的連續性與整體性。
作者簡介
李曉陽(1976—),男,河南周口人,華中科技大學高等教育學博士,副研究員,浙江物產管理學院(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課程研發部部長;長期從事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教師教育及企業培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1項、廳級以上課題3項,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課程教材教法》《教育理論與實踐》《現代職業技術教育》《職教論壇》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人大複印資料轉載4篇。參編著作兩部,作為成員獲得***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參研省部級以上課題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