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行浮腫,中醫病名。是指以經期或行經前後,周期性出現面瞼或手肘腳踝浮腫為主要表現的月經期疾病,稱為“經行浮腫”。或稱“經來遍身浮腫”。相當於經前期綜合徵。本病若及時治療,一般預後良好。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經行浮腫
- 發病部位:全身
- 相關西醫疾病:經前期綜合徵
- 疾病分類:婦科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病證鑑別,相關檢查,辯證論治,轉歸預後,預防調護,
名詞解釋
是指以經期或行經前後,周期性出現面瞼或手肘腳踝浮腫為主要表現的月經期疾病,稱為“經行浮腫”。或稱“經來遍身浮腫”。
歷史沿革
古代婦科專著有關血分腫滿與水分腫滿之論述。如《校注婦人良方.婦人血分水分腫滿方論》云:“婦人經水不通,則化為血,血不通,則復化為水。故先因經水斷絕,後至四肢浮腫,致小便不通,名曰血分。……若先因小便不通,後身面浮腫,致經水不通,名曰水分。……經脈不通而化為水,流走四肢,悉皆腫滿,亦名血分。……經脈不通而化為水,流走四肢,皆滿腫,亦名血分。”但對伴隨月經周期出現浮腫,經後逐漸消失者,古人論及較少。《葉氏女科證治》指出本病:“經來遍身浮腫,此乃脾土不能化水,變為腫,宜服木香調胃湯。”《竹林女科》提出用木香調胃湯治療。本病現代婦科專家哈荔田氏認為本病是“脾陽不振.寒濕凝滯”所致。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經前期綜合徵(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婦女在月經周期的後期(黃體期D14-D28)表現出的一系列生理和情感方面的不適症狀,症狀與精神和內科疾病無關,並在卵泡期緩解,在月經來潮後自行恢復到沒有任何症狀狀態。其主要表現有煩躁易怒、失眠、緊張、壓抑以及頭痛、乳房脹痛、顏面浮腫等一系列的症狀,嚴重者可影響婦女的正常生活。從經前期綜合徵的臨床症狀看,該病是育齡婦女發病率較高的疾病之一。同時,經前期綜合徵是一種生理和社會心理等綜合因素導致的一種婦女疾病。
病因
凡浮腫之症,莫不由脾,腎兩髒相干為病,脾虛則土不制水而反克,腎虛則水無所主而妄行,故經雲,“腎為胃關,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故經行浮腫之由,亦責之於脾腎兩髒。況經本於腎,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若素本脾虛或腎虛,值經期經血下注,脾腎益虛,水濕無以運化,泛溢為腫。亦有因氣滯血瘀,氣不行水而出現經行腫脹。
病機
1. 脾腎陽虛脾主運化,腎主溫化,若濕邪困脾,勞倦傷脾,或先天不足,房勞、多產傷腎,致脾腎陽虛,脾虛不能制水,腎虛不能化氣行水。水濕不運,經行血氣下注,氣隨血下,脾腎之氣益虛,陽氣不運,氣化不利,水濕停滯溢於肌膚為水腫。
2. 氣滯血瘀 情志內傷,肝失條達,疏泄無權,氣滯血瘀,經前、經時沖任氣血瘀滯,氣滯血行不暢,氣機升降失常,水濕運化不利,泛溢肌膚則滯而為腫。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本病發生與月經有關,隨月經周期有規律地於經前,經期出現,經後逐漸消退。
2.臨床表現:全身水腫、手足腫脹或面部浮腫不適或自覺腫脹。
3.體徵:體重可增加或有凹陷性浮腫。
病證鑑別
皮水、石水、腎水等水腫類疾病:皆不具備隨月經周期而呈規律性出現水腫的特點。
相關檢查
輔助檢查:肝腎功能,血漿蛋白均正常,內分泌功能測定可輔助診斷。
經行浮腫患者,血尿常規無明顯異常,一般水腫程度較輕。屬於心源性、肝源性及腎源性的水腫,血尿常規皆有改變,且有相應的病史,症狀與體徵可資鑑別。營養不良性浮腫有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明顯低於正常。心肝、腎及營養不良性浮腫雖可在經期加重,應按內科雜病治之,不可與經行浮腫混為一談。
辯證論治
1.脾腎陽虛
主要證候:經行面浮肢腫,晨起頭面腫甚,腹脹納減,腰膝酸軟,大便溏薄,月經推遲,經行量多,色淡質薄。舌淡,苔白膩,脈沉緩,或濡細。
證候分析:脾腎陽虛,水濕泛溢,則見四肢浮腫。脾虛失運,則納減腹脹,大便稀溏。腰為腎府,腎虛則腰膝酸軟。脾腎虛損,經血失固,則經行量多,色淡紅質薄。舌淡苔白膩,脈沉緩或濡細,乃為陽虛不足之候。
治法:溫腎化氣,健脾利水。
代表方:腎氣丸《金貴要略》合苓桂術甘湯。
方藥:桂枝、附子、熟地黃、山萸肉、山藥、茯苓、丹皮、澤瀉、甘草。
2.氣滯血瘀
主要徵候:經行肢體腫脹,按之隨手而起,色黯有塊,脘悶脅脹,善嘆息,舌紫黯,苔薄白,脈弦細。
證候分析:氣滯血行不暢,則肢體腫脹;苔薄白,脈弦細,均為氣滯血瘀之徵。
治法:理氣行滯,養血調經。
代表方:八物湯(《濟陰綱目》加澤蘭、茯苓皮。
方藥:當歸、川芎、芍藥、熟地黃、延胡索、川楝子、炒木香、檳榔。
轉歸預後
本病若病情輕者,正氣較強,早期診斷,預後較好。
預防調護
本症因於虛者,當於經前調理以治本;因於氣滯者,當調情志以防本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