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納襖》是一種用獸皮或紙板剪制形象並借燈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戲曲形式。有一傳說流傳最廣:相傳漢武帝時,形成了異彩紛呈的地方藝術風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納襖》
- 定義:表演故事的戲曲形式
- 傳說:漢武帝
- 別名:皮影戲
起源,藝術特色,現狀,傳承價值,
起源
有關皮影戲的來歷,有一傳說流傳最廣:相傳漢武帝時,一方士為解皇帝思念愛妃李夫人亡故之秋,取海底神石,刻成李夫人模樣,置於輕紗縵中,燈光下宛如李夫重現。皮影由此而源,至宋、金、元時期呈現出極其繁盛的趨勢,並由南至北,形成了異彩紛呈的地方藝術風格。
皮影戲的形成時代尚無確考,但據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它至晚在宋代已經成熟和盛行,東京汴梁瓦舍中的影戲藝人已有董十五、趙七、曹保義等9人。
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金代壁畫中有一幅《影戲圖》,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當時山西皮影演出的實況。經過宋、金、元、明四個歷史時期的發展,流行全國各地的皮影戲在清代呈現出繁榮局面。
藝術特色
皮影戲雖然種類繁多,但區別主要在聲腔和劇目方面,至於影人製作和表演技術則大同小異。影人一般是先將牛皮或驢皮、羊皮颳去毛血,加工成半透明狀後再刻制上彩,其雕繪工藝講究刀工精緻,造型逼真。影人一般分頭、身、四肢等幾部分,均為側影,頭部附有盔帽,身部、四肢皆著服飾,塗油彩後用火磚烘烤壓平即成。演出時將影人的頭插於身部,身與四肢相接,同時在身部和兩手安上三根竹扦,即可操作演出。除了人物造型外,還要刻制一些砌末道具、桌椅和景物造型,以便配合表演。
道具主要為影窗,俗稱"亮子",一般高3尺,寬5尺,最高不過4尺,寬不過6尺,以白紙作幕,以便單人操作。其次為油燈一盞,用以映射影人和表演動作。
現狀
皮影戲是我國重要的民間傳統藝術,近年來由於現代影視藝術的衝擊,觀眾和演出市場日益減少,許多皮影戲面臨消亡的危險,亟待搶救與保護。
主要分類
(一)皮影戲·唐山皮影戲
申報地區或單位:河北省唐山市
1、簡要描述
唐山皮影又稱灤州影、樂亭影、驢皮影,是中國皮影戲中影響最大的種類之一。通常認為唐山皮影戲起源於明朝萬曆年間,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她發源於河北冀東地區的灤州,興盛于樂亭(縣),故有"灤州影"、"東亭影"之稱,因影人、道具是用驢皮雕刻而成,故又稱"驢皮影"。
2、起源
相傳明朝萬曆年間,灤州秀才黃素志試不第,遠去關外。漂泊生涯磨去了黃秀才的仕途之心,卻成就了他創作影戲的藝術貢獻。飽學詩書,熟讀經卷,為他提供了創作的腳本,精通繪畫,擅長雕刻,轉化為一個個精緻的紙人兒。懷才不遇的黃秀才沒有想到,未能金榜題名的他從此會被永遠刻在故鄉人的口碑中,一代代傳誦不衰。
3、藝術特色
唐山皮影是一種傀儡藝術,前設"影窗",演員在窗後操縱影人表演,配以燈光、效果、音樂、唱腔,活靈活現地刻劃人物,曲折生動地演繹故事。角色齊全,分"小"(旦)、"生"、"髯"(老生)、"大"(花臉)、"醜"等行當,各行當有其獨特的造型唱腔和表演程式。
唐山皮影戲的主要操縱演員有兩個人,即"上線"和"下線"。支配影人動作的桿子有3根,分別叫"主桿"和"手桿"。唐山皮影戲演出通常有拿、貼、打、拉、唱五種分工,有"七忙八閒"之說。
唐山皮影戲的劇本又稱"影卷",現存至少500多部。其中"連台本"有130多部,單本劇也很多。劇目有《五鋒會》、《二度梅》、《青雲劍》等。皮影傳統劇本的文學結構為人物出場有上場"詩",下場"對"。其格律常用"七字句"、"十字錦"、"三趕七"、"五字賦"、"硬散"、"大金邊"、"小金邊"等。這些唱詞結構都是以對偶的上下句為其結構的基本單位,每段唱詞一般都是由若干對聲韻相同的上下句組成。
唐山皮影以樂亭方言為基礎,以唱功見長,風格獨特,為板腔體。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淒涼調、悲調、游陰調、還陽調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趕七等各種腔調。
皮影的雕刻要經過刮皮漿皮、拓樣雕刻、著色塗油、拼釘裝桿幾個步驟。刀口和上色是最能體現雕刻藝人水平的地方。
傳承價值
唐山皮影的劇目內容是深層剖析當地社會民俗民風、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歷代唐山皮影藝人對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和技藝的改良與創新從未間斷過,這些經驗是今人和後人的寶貴財富。唐山皮影的傳承延續著口傳心授的方式,為文化傳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鑑價值。唐山皮影的唱腔、音樂、表演、造型有著本地域特有的風格,受到國內外同行和觀眾的讚譽,具有很高的欣賞與研究價值。
現在,能夠進行皮影戲劇本創作的人不足10人,皮影藝人年齡偏大,找不到徒弟傳承,欣賞皮影藝術的人也越來越少。唐山皮影面臨著失傳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