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筵官,職名。宋朝經筵曾設翰林侍讀、侍講學士,崇政殿說書,侍讀,侍講等講讀官,統稱經筵官。掌進讀史書,講釋經義,備顧問應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筵官
- 性質:古代官職
- 朝代:宋朝
- 職責:掌進讀史書
經筵官,職名。宋朝經筵曾設翰林侍讀、侍講學士,崇政殿說書,侍讀,侍講等講讀官,統稱經筵官。掌進讀史書,講釋經義,備顧問應對。
經筵官,職名。宋朝經筵曾設翰林侍讀、侍講學士,崇政殿說書,侍讀,侍講等講讀官,統稱經筵官。掌進讀史書,講釋經義,備顧問應對。沿革元朝有奎章閣學士院大學士、承制學士、供奉學士等。明朝由勛臣、內閣大學士、翰林院與春坊之官及國...
經筵為皇帝聽講書史之處,宋代凡侍讀、侍講學士等官均稱經筵官。明清定製,侍讀、侍講學士等為翰林院職官之名稱,因以實際進講之官為經筵講官,由翰林出身之大臣兼充。但進講已逐漸成為空文。又清代另設日講起居注官,由翰林官...
《二月十九日承詔復兼經筵官是日進講鹹寧殿面賜卮酒作》是元代詩人周伯琦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隨班曉侍太微垣,講席綸音忝特恩。兼綰白麻垂澤渥,一卮雲液溥春溫。緝熙共仰參亭毒,啟沃長思固本根。道統有傳民極建,...
《賜經筵官酒次蘇伯修韻》是元代詩人歐陽玄創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作品原文 鰲極天初補,娥池月已修。鮮飆生廣廈,清旭映垂旒。玉漏聰無壅,重瞳視不流。凝神思燕翼,虛己納鴻猷。章撤金爐灺,筵收玉斝浮。甘泉歸步遠,太液便...
二月二十日(3月7日),明英宗命陳循兼任經筵官。正統三年四月十三日(1438年5月6日),明英宗以陳循編修《宣宗實錄》有功,賞賜白金三十兩、彩幣三表里,此時陳循正在為母親守孝。正統五年六月五日(1440年7月3日),守孝期滿,陳循...
陳文(1405年9月16日—1468年5月19日),字安簡,號聚齋,江西吉安府廬陵縣(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桐坪鎮)人,明朝中期大臣、內閣首輔。正統元年(1436年)榜眼,授翰林編修,充經筵官。正統十四年(1449年),升翰林院侍講。景...
七月二十三日(8月24日),明世宗命顧鼎臣兼任經筵官。八月二十三日(9月23日),因被言官彈劾,顧鼎臣與徐縉乞求致仕,明世宗不允。休假養病 嘉靖元年三月一日(1522年3月28日),因經筵日講的功勞,明世宗特許顧鼎臣回家祭掃墳墓,並...
阿魯威(生卒年不詳),蒙古族人。字叔重,號東泉。曾任南劍太守、經筵官、參知政事。能詩,尤善長作散曲,今有幾十支散曲傳世,散見於《陽春白雪》《樂府群珠》等書。人物生平 延間(1314~1320)官南劍太守,即延平路總管。至...
徐溥認為經筵對於君主的學習尤為重要,作為儒臣,為君主講授經史也是義不容辭地責任,天順八年(1464年)六月,禮部尚書姚夔等進經筵儀注,奏請開經筵,徐溥被憲宗選為經筵官,效仿三楊,每月二日、十二日、二十二日三次經筵進講...
5月16日),明穆宗命張四維充任經筵官,日侍講讀。四月十五日(5月23日),《永樂大典》副本錄成,張四維升任右春坊右中允,仍兼任翰林院編修。五月十二日(6月18日),張四維參與編修實錄。六月一日(7月6日),張四維正式開館...
至正元年(1341年)二月,揭傒斯跋《化度寺碑》。同年,朝廷設立經宴,揭傒斯兼任首席經筵官,掌進讀史書,講釋經義,備顧問應對。至正二年(1342年)初,揭傒斯扈從上都,七月作《天馬贊》。十二月,揭傒斯作《中書省刑部題名...
黃溍還為經筵官,走上了“御前講席”,給皇帝講解經史。元順帝曾對朵爾直班說:“文臣年老,黃溍正宜在朕左右。”他博學多才,精通歷史,講述為民治國安邦之道,鞭辟入裡,皇上聽得如醉如痴,深得教益。皇上高興地對他說,卿竭其...
同年八月,又命其兼經筵官。成化二年(1466年),掌翰林院。潛為學士時,於後圃建清風亭,人稱“柯亭”,植二柏於後堂,人稱“學士柏”。次年,奉旨纂修《英廟實錄》。成化九年(1473年)八月,病卒。柯潛歷任代宗、英宗、憲宗三...
連拜翰林直學士、奉議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不久以前職兼任經筵官,進階奉政大夫。泰定五年(1328年),再兼國子祭酒。虞集建議京東沿海土地應讓百姓開墾,築堤以防潮水湧入。既可逐年增加稅收,又使數萬民眾得以在京師周圍聚集,...
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知制誥、經筵、玉牒、國史總裁、新都楊廷和撰;榮祿大夫、少傅兼太子傅、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同知制誥、修玉牒、經筵官門生、東萊毛紀書丹;資善大夫、禮部尚書兼翰林...
彭韶:天資絕倫,八面受敵。高古渾雄,變化莫測。經筵講官,太子洗馬。三疏抗言,援筆立寫。惟公之文,名重天下。豈但當時,愛而不捨。至今後人,詞林定價。李東陽:暨英廟之初,富庶之效,可謂極盛矣,而劉文安諸公出焉。唐樞:...
經筵官 神宗後屢有變化,稱為經筵官,一般為他官的兼職。北宋前期,翰林學士被委任他職者,如任知開封府、三司使之類,並不歸院供職,故必須帶知制誥職者,才真正掌管詔命。直接替皇帝起草麻制、批答及宮廷內所用之詞,稱為“內...
明孝宗弘治三年(一四九〇年)進士一甲第二,授翰林編修,選充經筵官。六年,疏歸養母。十年,以母命赴朝。越年,復乞歸。武宗即位,赴京仍任經筵官,纂修《孝宗實錄》。正德元年五月,卒於官,年四十七。有《簡庵稿》。明崇禎...
開元十三年,唐玄宗改麗正書院為集賢殿書院,設集賢院侍講學士、侍讀直學士,經筵“於是有常職矣”。唐穆宗時,設定翰林侍講學士、侍讀學士。國家正式設立經筵官職,並有了所屬機構。翰林侍講學士待遇頗高,恩禮尤重。唐代設立經筵官...
明孝宗弘治三年(一四九〇年)進士一甲第二,授翰林編修,選充經筵官。六年,疏歸養母。十年,以母命赴朝。越年,復乞歸。武宗即位,赴京仍任經筵官,纂修《孝宗實錄》。正德元年五月,卒於官,年四十七。有《簡庵稿》。明崇禎...
擢兼經筵官,升侍講學士同知經筵事,累章乞休,不俟報而行。遣使追及。十年夏,得請還南。七歲而卒,年八十一。贈江西行省參知政事,追封江夏郡公,諡文獻。所著有《日損齋稿》三十三卷、筆記一卷。宋景濂曰:先生素行挺立,...
明孝宗弘治三年(一四九〇年)進士一甲第二,授翰林編修,選充經筵官。六年,疏歸養母。十年,以母命赴朝。越年,復乞歸。武宗即位,赴京仍任經筵官,纂修《孝宗實錄》。正德元年五月,卒於官,年四十七。有《簡庵稿》。明崇禎...
經筵官亦不遺餘力地向泰定帝灌輸儒家思想,張珪在經筵上“懇懇為上敷說皆義理之正,無幾微、權謀、術數之涉焉”,吳澄還保留了他在經筵上為泰定帝講解《帝范》和《資治通鑑》的白話講稿。張養浩被召為經筵官,但因病不能赴任,...
臣竊觀三代之善惡治亂載於經,漢氏以下善惡治亂載於諸史,陛下如欲師其治而鑒其亂,宜仿前代置經筵,以有識儒臣為經筵官,聽政之餘,使之朝夕以經史善惡治亂之說講陳於左右,陛下聞一善行,則宜反而體之於身,曰“彼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