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皮周圍動脈介入治療

經皮周圍動脈介入治療是通過非外科手術的微創方式,使用導管、導絲、球囊和支架等器械減輕或消除冠狀動脈及顱內動脈以外的周圍動脈狹窄或血栓,改善該動脈供血區域組織及器官的血液灌注,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死亡率的治療方法。該治療方法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與外科手術相比具有創傷小、併發症少、恢復快、不影響手術治療、可重複的優點,適應證範圍較外科手術寬泛,可作為血管病變較為局限的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皮周圍動脈介入治療
  • 適應症:周圍動脈狹窄、血栓、再狹窄
  • 禁忌症:造影劑過敏者、凝血功能障礙者等
  • 麻醉方式:穿刺部位局部麻醉
適應證,禁忌證,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手術步驟,注意事項,術後併發症,術後護理,術後飲食,

適應證

1.周圍動脈狹窄、血栓、再狹窄。
2.球囊擴張後嚴重的殘餘狹窄。
3.血管夾層。
4.管腔較大、病變較為局限的血管狹窄、血栓。

禁忌證

1.血管直徑狹窄小於50%,或無症狀及血流動力學改變者。
2.造影劑過敏者。
3.凝血功能障礙。
4.穿刺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

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

1.麻醉方式
穿刺部位局部麻醉。
2.術前準備
(1)超聲都卜勒、磁共振成像及CT血管造影等血管檢查,確定血管解剖是否合適。
(2)血管直徑狹窄50%~75%的臨界病變需要用壓力導絲確定患者是否能從治療中受益。
(3)血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檢查,了解患者有無過敏史,能否耐受雙聯抗血小板治療等。
(4)服用足夠時間和劑量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5)術區備皮。

手術步驟

1.穿刺部位行局部浸潤麻醉後穿刺,多選用股動脈穿刺,術中運用肝素抗凝。
2.在影像引導下進行導管置入,置入後可根據具體情況在導絲引導下進行支架植入、球囊血管成形、血栓超聲消融或抽吸等。
3.取出導絲後行造影複查,確認植入到位。
4.拔管,縫合。

注意事項

1.嚴格把握手術禁忌證和適應證,完善術前檢查。
2.術中及術後密切監測患者體徵。

術後併發症

1.穿刺部位出血、血腫、假性動脈瘤形成。
2.血管破裂、夾層、栓塞,可能與穿刺造成的血管損傷有關。
3.對比劑腎病,可能與基礎腎功能異常、糖尿病、服用其他腎毒性藥物有關。
4.再狹窄、再閉塞、支架斷裂,可能與血管情況、支架植入部位受外力過大有關。

術後護理

1.密切關注患者體徵、穿刺部位情況,及時處理出血、血腫。
2.術後應長期單藥或雙聯服用抗血小板藥物。
3.密切隨訪,定期行都卜勒超聲檢查。
4.適量規律運動。

術後飲食

1.低脂少鹽以控制血壓、血糖、血脂。
2.戒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