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變遷中的民間倫理研究是一篇童建軍著的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濟變遷中的民間倫理研究
- 副題名:以徽州文化圈理坑村為例
- 作者:童建軍
- 導師:李萍
- 分類:博士論文
- 學校:中山大學
- 關鍵字:倫理、道德、徽州
基本信息,中文摘要,
基本信息
副題名
以徽州文化圈理坑村為例
外文題名
導師
李萍指導
學科專業
倫理學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中山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8
關鍵字
倫理 道德 徽州
館藏號
D64
館藏目錄
2010\D64\5
中文摘要
本文借鑑社會學和人類學經驗研究的方法,以徽州文化圈理坑村為個案,通過對微型社區的田野調查,探討了經濟變遷過程中,農村民間倫理的發展現狀及其原因。開展對倫理學問題的經驗研究,不僅有助於倫理學理論的建設,而且有助於對當前中國現實的道德問題做出積極回應。 質的方法和量的方法是社會科學經驗研究中兩種基本的方法。以量的方法雖然可以比較容易在資料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得出結論,但是由於其方法論基礎實在主義的局限性以及道德現象的特殊性,使這種方法在倫理學研究中面臨著重大缺陷,它喪失了人類道德生活的生動性和豐富性。基於這種認識,本文強調質的方法在倫理學研究中的運用,並在實踐中通過田野觀察和訪談收集資料。 民間倫理的外延很廣,從家庭內部的父母妻女直到外部社會的親朋好友,甚至陌生人之間。但窮盡研究民間倫理的所有次類型,並不是本文研究的目的。論文以理坑村的旅遊開發作為研究背景,有選擇性地觀測了誠信、信任以及人情三個道德規範在理坑村的運作情況,它們分別涉及村民與政府之間的關係、村民與村民之間的關係、村民與遊客以及承包商之間的關係。同時,基於對風俗、教化與德性之間關係重要性的認識,論文觀測了理坑村的風俗盛衰與倫理教化。 信任是政權合法運行的道德心理基礎。旅遊開發後,由於理坑村基層政府在收入分配等政策制定和執行上使村民產生了不公平的理解,導致村民對基層幹部的信任極低;同時,由於基層政府工作人員在與村民經常性地交往中,人格上的瑕疵加深了村民的不信任。因此,在理坑村,村民對政府的信任態度是兩個極端:極度信任中央政府,但是極度不信任地方政府。這種信任狀態的缺失直接導致理坑村治理時的政治資源流失和市場半徑無法擴展。針對這種情況,理坑村民提出了有針對性地改革本村政治制度的本土化治理之道。 人情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對徽州商人成功經驗的歷史文獻研究表明,人情法則的運用是其經營成功的重要文化原因之一。通過對個案02短暫的政治命運的訪談和分析,本文認為,在理坑村,人情法則仍然是村民處理彼此之間關係的支配性法則;個案02政治命運的提前結束,同對人情法則的違背有著重要的關聯。但是,隨著經濟發展,理坑村的人情法則也在發生變化,主要是親情法則交換化、交換法則市場化。論文認為,人情法則是特殊主義的產物,無法適應現代社會對普遍主義的渴求。但是,它同時構成滿足人類“首屬群體”的情感需求。 外來的遊客以及承包商相對於本村人而言,是典型的外人和陌生人,又是能給本村帶來經濟收入的客人。誠信是多數村民堅持的道德規範。但不誠信的事件與行為在理坑村也時有發生,其原因有的可以歸結為遊客以及承包商先在的不誠信言行,有的可以歸結為與人性追求獲利相關的動機。偶然的不誠信雖不會對理坑村的道德風貌產生即時可見的惡劣後果,但道德生態學的研究警戒人們,人類的道德世界與自然世界類似,都存在基本的生態平衡,偶發的個別事件所產生的“累積性”的影響最終將破壞生態的自我淨化能力,產生嚴重的道德污染後果。 亞里士多德強調德性的來源主要是風俗和教育。明清時期,包括理坑村在內的徽州各級官僚士紳極為重視通過教化美化風俗,通過宗族倫理教化、學校倫理教化和社會倫理教化,結成了有機的倫理教化網路,形成良好的社會風俗,使生活於其中的“田野小民,亦皆知恥畏義”。徽州倫理教化成功有其自然地理和儒學傳統上的優勢,但更重要的在於自皇權開始的官僚士紳的力行。同歷史相比,當代理坑村的倫理教化已經不再擁有地理和文化優勢,強化政府的倫理教化職能是更為現實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