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常態與中國勞動力市場效率

經濟新常態與中國勞動力市場效率

《經濟新常態與中國勞動力市場效率》是蒲艷萍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21年8月。

經濟新常態與人口轉型導致勞動力市場供求關係發生深刻變化的現實背景下,勞動力市場化改革滯後、市場治理組織缺失、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以及政策體系不完善,都會造成勞動力市場摩擦增加、效率下降,加劇勞動力市場的結構之困、流動之囿、就業之難。該書順應經濟新常態與中國勞動力市場新變化,嘗試構建積極有效的勞動力市場治理結構與治理體系。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經濟新常態與中國勞動力市場效率
  • 作者:蒲艷萍
  • 類別:經濟學著作
  • 字數:346千字
  • 首版時間:2021年8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立足於中國經濟新乃櫃危海常態與人口轉型的現實背景,甄選勞動力市場效率探討過程中社會上廣泛關注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展開深入研究。包括中國勞動力市場供需協調性、勞動力市場多重分割下的工資收入差異、勞動力工資扭曲及其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最低工資制度對勞動者就業及其勞資雙方收入分配的影響、勞動爭議對勞動收入份額的影響、工會組織對和諧勞動關係構建的作用等。該書通過對上述問題進行實證研究與理論探索,深入揭示經濟新常態下中國勞動力市場存在的效率損失,並逆向追溯其深層原因,探索符合中國經濟發展與人口條件的有效勞動力市場治理體系。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相關概念界定與文獻綜述
第三章 經濟新常態下中國勞動力市場的現狀分析
第四章 經濟新常態下中國勞動力市場供需協調性研究
第樂墓挨五章 中國勞動力市場多重分割下的工資差異及其分解
第六章 中國勞動力市場工資扭曲及其對企業創新影響的實證研究
第七章 中國最低工資制度影響效應的實證研究
第八章 勞動爭議對中國勞動收入份額影響的實證研究
第九章 多重角色定位下的工會對和諧勞動關係的作用研究
第十章 提升中國勞動力市場效宙潤率的對策
第十一章 研究結論與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創作背景

21世紀10年代,世界經濟面臨“大調整”“大過渡”的時代背景與中國階段性因素的疊加,使中國經濟進入增速階段性回落的“新常態”時期。經濟新常態下,經濟增速減緩、結構最佳化體辨罪、經濟成長方式從要素和資本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外部環境變化等多種因素的相互疊加,對中國勞動力需求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伴隨經濟轉型與人口轉型,中國傳統的二元勞動力市場結構逐步讓位愚凳閥於新古典的競爭性勞動力市場結構,由此帶來勞動力市場工資形成機制、市場分割層次、工作搜尋方式、工作搜尋成本、崗位匹配模式、勞動力市場關係等的深刻變化。與此同時,構建由政府、工會、企業三方協調的積極有效的勞動力市場機制、建設和諧勞動關係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因此,客觀認識經濟新常態下經濟增速減緩、結構最佳化、經濟成長方式轉變、外部環境變化、人口轉型等多因素共存疊加對勞動力市場需求與供給的影響,實證評估中國勞動力市場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勞動力市場效率問題,並通過相關制度創新、組織完善及政策選擇,構建積極有效的勞動力市場治理體系,提升勞動力市場效率,主動迎接經濟新常態給中國勞動力市場帶來的新挑戰,促進勞動力市場向新常態順利轉型,已成為經濟新常態下政府高度關注、學界積極呼籲的重要課題,成為經濟新常態下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當務之急。《經濟新常態與中國勞動力市場效率》即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就的。

作品鑑賞

該書理論框架有所創新。該書構建了一個多重角色定位下的工會參與對和諧勞動關係影響的理論分析框架。中國制度背景下,工會承擔著來自政府、企業和職工三方主體的角色期望,不僅是職工權益的維護者,也是社會穩定的維護者,還是企業生產的管理者,兼具維權、維穩和經濟建設三重職能。中國工會的非單一利益驅動和邊界模糊化,使其在改善勞動關係方面的有效性受到質疑。該書遵循工會職能承擔到工會職能耦合的思路,探討工會對勞動關係的影響,提出多重角色定位下的中國工會對和諧勞動關係影響的理論分析框架。該書認為中國工會維權、維穩和經濟建設職能的履行均可改善勞動關係,且不同職能間存在內在耦合關係,是三位一體的辯證統一。工會巧妙地將維權、維穩和經濟建設三重職能結合在勞動關係調整中,使職工、企業和政府符合利益一致假設,積極建立規範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贏、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
該書研究視鞏籃付茅角有所創新。該書從勞動力市場扭曲的視角解讀中國製造業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的成因,從理論上識別出工資扭曲作用於企業創新的內在傳導機制,並為傳導機制的有效性提供了直接的經驗證據,補充和拓展了現有對企業創新影響因素的研究,揭示了勞動力工資扭曲抑制企業創諒才婆新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既有考察勞動力市場對企業創新影響的文獻主要基於勞動力成本視角展開,對工資扭曲與企業創新的研究停留在對相關關係的檢驗,對傳導機制的實證驗證付之闕如。該書將邊際產出與工資水平納入同一框架下,基於勞動力工資與邊際產出的偏離這一視角考察企業創新行為,更能探悉勞動力成本的真實變化,有助於深入揭示勞動報酬與勞動貢獻的系統性差異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效應及其微觀傳導機制。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經濟新常態與中國勞動力市場效率》
2021年8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8966-2

作者簡介

蒲艷萍,女,1965年10月出生於四川省西充縣,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管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在《中國工業經濟》《財貿經濟》《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經濟學家》《農業技術經濟》《財經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該書研究視角有所創新。該書從勞動力市場扭曲的視角解讀中國製造業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的成因,從理論上識別出工資扭曲作用於企業創新的內在傳導機制,並為傳導機制的有效性提供了直接的經驗證據,補充和拓展了現有對企業創新影響因素的研究,揭示了勞動力工資扭曲抑制企業創新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既有考察勞動力市場對企業創新影響的文獻主要基於勞動力成本視角展開,對工資扭曲與企業創新的研究停留在對相關關係的檢驗,對傳導機制的實證驗證付之闕如。該書將邊際產出與工資水平納入同一框架下,基於勞動力工資與邊際產出的偏離這一視角考察企業創新行為,更能探悉勞動力成本的真實變化,有助於深入揭示勞動報酬與勞動貢獻的系統性差異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效應及其微觀傳導機制。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經濟新常態與中國勞動力市場效率》
2021年8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8966-2

作者簡介

蒲艷萍,女,1965年10月出生於四川省西充縣,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管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在《中國工業經濟》《財貿經濟》《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經濟學家》《農業技術經濟》《財經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