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的國際比較:共協理論方法》是201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建華,姜照華。
基本介紹
- 書名:經濟成長的國際比較:共協理論方法
- 作者:劉建華,姜照華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01
- 頁數:244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030554949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經濟成長的國際比較:共協理論方法》通過對經濟成長理論的發展脈絡進行系統梳理和分析,構建了新的經濟成長理論和測算方法—共協理論方法,據此對中國等15個國家的經濟成長進行實證研究,建立起經濟成長與固定資本存量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科技進步、人力資本素質提高、勞動力增長、制度創新、經濟環境外部性等直接決定因素的新的實證模型。對相關國家經濟成長因素進行分析,對新理論進行檢驗,並對中國實施的創新驅動的經濟中高速增長實踐提出對策建議
作品目錄
目錄
前言/i
1 緒論/001
1.1 問題的提出/001
1.2 關於經濟成長的國內外文獻綜述/002
1.2.1 哈羅德-多馬模型/002
1.2.2 索洛-斯旺模型與生產函式法/003
1.2.3 新增長理論/010
1.3 制度創新與經濟成長關係的研究/016
1.3.1 國外關於制度變遷與經濟成長關係的研究/016
1.3.2 國內關於制度創新與經濟成長關係的研究/018
1.4 經濟成長理論演變的知識圖譜分析/022
1.4.1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重要作品/022
1.4.2 經濟成長理論的發展脈絡/023
1.5 經濟成長模型的包容式演化/024
1.5.1 科學理論的演化類型/024
1.5.2 經濟成長模型的包容式演化軌跡/027
1.6 本書的研究方法與創新之處/030
1.6.1 研究方法/030
1.6.2 創新之處/031
2 經濟成長的共協理論/033
2.1 經濟成長的決定因素/034
2.1.1 經濟成長的多種決定因素/034
2.1.2 制度創新的作用/037
2.1.3 經濟環境外部性/040
2.2 共協理論/043
2.2.1 創新與投資的共協關係/043
2.2.2 共協的含義/045
2.2.3 共協的基礎/046
2.3 新的經濟成長模型/047
2.3.1 收益分解方法/047
2.3.2 經濟成長率分解/050
2.3.3 各因素對經濟成長貢獻率測算的步驟/051
2.4 經濟學的三個假設與內生增長問題/053
2.4.1 當代經濟學的三個假設/053
2.4.2 從共協理論角度看經濟學的三個假設/054
2.4.3 內生增長問題/057
2.5 小結/058
3 制度創新在經濟成長中貢獻率的測算與實證分析/059
3.1 DEA方法/059
3.1.1 C2R模型/059
3.1.2 制度創新對經濟成長貢獻率的測算公式/061
3.2 制度創新對經濟成長的促進作用:以英國為例/063
3.2.1 柴契爾政府的改革/064
3.2.2 布萊爾政府“第三條道路”的改革/068
3.3 制度創新的層次與類型/069
3.3.1 制度的層次/069
3.3.2 制度創新的類型/070
3.4 生產要素資源配置效率周期與經濟周期的關係/073
3.4.1 經濟周期理論概述/073
3.4.2 制度創新周期理論/078
3.4.3 生產要素資源配置效率周期與經濟周期之間關係的計量經濟學檢驗/079
3.5 小結/081
4 科技進步與人力資本在經濟成長中貢獻率的測算/082
4.1 科技進步在經濟成長中貢獻率的測算:以韓國為例/082
4.1.1 勞動報酬函式模型/082
4.1.2 投資價值函式模型/084
4.1.3 總體模型/084
4.1.4 科技進步在經濟成長中貢獻率的測算公式/085
4.1.5 對韓國的測算結果及分析/085
4.2 人力資本創新在經濟成長中貢獻率的測算/087
4.2.1 人力資本創新在經濟成長中貢獻率的測算方法/087
4.2.2 人力資本創新在經濟成長中貢獻率的測算公式/088
4.3 研究開發經費時間序列數據的選擇問題/089
4.3.1 數據選擇時的幾點考慮/089
4.3.2 研究開發經費時間序列數據的自相關/089
4.4 經濟成長模型的檢驗問題/091
4.5 小結/092
5 對美國等典型國家經濟成長因素的分析/093
5.1 100多年來美國經濟成長與轉型分析/093
5.1.1 關於經濟成長因素分析的相關研究/093
5.1.2 對100年來美國經濟成長的測算/095
5.1.3 創新型國家與美國發展方式的轉型/099
5.2 對日本經濟的測算及分析/100
5.2.1 日本經濟成長模型/100
5.2.2 20 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衰退的原因分析/104
5.3 對德國經濟成長因素的分析/107
5.3.1 德國經濟發展的相關研究/107
5.3.2 德國的“經濟奇蹟”與衰退/108
5.3.3 固定資產投資下降與德國經濟的緩慢增長/110
5.3.4 德國國內投資增長緩慢的原因分析/112
5.4 對新加坡經濟成長因素的分析/117
5.4.1 新加坡經濟成長的相關研究/117
5.4.2 新加坡經濟成長的動力分析/119
5.4.3 資本-創新雙驅動型的經濟成長方式/120
5.4.4 推動創新與轉型的政策/123
6 中國經濟成長因素測算與創新驅動—轉型分析/124
6.1 關於中國經濟成長的研究/124
6.2 關於制度創新對中國經濟成長貢獻率的研究/126
6.3 1953~1976年經濟成長模型及其因素分析/129
6.3.1 經濟成長模型/129
6.3.2 經濟成長因素分析/130
6.4 1977~2012年經濟成長模型與核算/131
6.4.1 經濟成長模型的構建/131
6.4.2 經濟成長因素分析/132
6.4.3 對測算結果的討論/133
6.4.4 對1978年以來中國制度創新對經濟成長貢獻率的評價和解釋/134
6.5 中國經濟創新驅動與增長方式轉型的分析設計/135
6.5.1 經濟成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135
6.5.2 2015~2020年中國經濟持續增長與轉型的最佳化設計方法/136
6.5.3 對2020年中國的最佳化設計/138
6.5.4 對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的預測分析/141
6.6 結論/145
7 研究結論/147
參考文獻/152
附錄1 中國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164
附錄2 美國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170
附錄3 英國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178
附錄4 韓國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183
附錄5 法國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188
附錄6 德國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192
附錄7 加拿大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195
附錄8 日本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199
附錄9 澳大利亞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204
附錄10 新加坡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208
附錄11 紐西蘭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212
附錄12 義大利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216
附錄13 愛爾蘭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220
附錄14 瑞典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224
附錄15 芬蘭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228
圖書目錄
前言
1緒論
2經濟成長的共協理論
3制度創新在經濟成長中貢獻率的測算與實證分析
4科技進步與人力資本在經濟成長中貢獻率的測算
5對美國等典型國家經濟成長因素的分析
6中國經濟成長因素測算與創新驅動——轉型分析
7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1中國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
附錄2美國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
附錄3英國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
附錄4韓國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
附錄5法國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
附錄6德國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
附錄7加拿大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
附錄8日本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
附錄9澳大利亞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
附錄10新加坡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
附錄11紐西蘭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
附錄12義大利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
附錄13愛爾蘭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
附錄14瑞典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
附錄15芬蘭經濟成長數據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