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利益與中國農民犯罪原因研究

經濟利益與中國農民犯罪原因研究

《經濟利益與中國農民犯罪原因研究》是陳里創作的法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1年11月。

該書以新視角去研究農民犯罪的發生機理,全面剖析農民犯罪的經濟決策構成,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比較有效的防範農民犯罪的制度設計和政策設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經濟利益與中國農民犯罪原因研究
  • 作者:陳里
  • 類別:法學著作
  • 字數:252千字
  • 首版時間:2011年11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論證了壓力—反應模式對研究農民犯罪的適用性,構建了農民犯罪成因分析的理論框架,探討了農民犯罪的發生機理和深層原因,得出了經濟壓力是農民犯罪主要驅動力的基本判斷;分析了農民經濟壓力的來源、特徵以及經濟壓力下農民生存的困境;剖析了經濟壓力傳遞、承納過程,歸納出農民應對壓力的基本方式,闡明了誘惑農民犯罪的社會與個人因素;構建了農民犯罪的成本收益模型,揭示了農民犯罪經濟決策的過程;形成了預防農民犯罪的制度創新設計,提出了科學可行的思路與對策。

作品目錄

序一/序二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三農問題:構建和諧社會不可逾越的門檻
第二節 農民犯罪問題嚴重威脅著和諧社會的構建成效
第三節 本書的觀察視角與研究方法
第四節 國內外研究概況
第四節 馬克思主義犯罪學理論的指導意義
第五節 本書可能的創新點
第六節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第二章 農民犯罪成因分析的理論模式:壓力—反應模式
第一節 經濟利益:開啟農民犯罪成因之門的鑰匙
第二節 現階段我國農民承受的經濟壓力的來源
第三節 農民犯罪原因理論分析模式:壓力—反應模式
第三章 經濟壓力:農民犯罪的驅動力
第一節 農民的社會地位壓力
第二節 社會進步和社會轉型的壓力
第三節 自身被割裂:農民的角色衝突
第四節 農民內部的矛盾壓力
第四章 經濟壓力的後果:誘導農民犯罪的狀態
第一節 農民生存條件困難
第二節 經濟活動受到抑制
第三節 發展困境
第四節 社會地位差距
第五章 經濟壓力的傳導與承納
第一節 經濟壓力傳導與承納的過程
第二節 影響農民對經濟壓力承納的因素
第三節 經濟壓力的承納極限與“減壓閥”
第六章 農民對經濟壓力的應對
第一節 農民合法的應對方式
第二節 農民合法應對壓力的局限性
第三節 對農民犯罪的誘惑
第七章 農民的犯罪決策:犯罪的成本與收益
第一節 合法應對與非法應對的成本比較
第二節 合法應對與非法應對的收益比較
第三節 農民犯罪決策的經濟過程
第四節 農民犯罪的示範效應
第八章 農民犯罪的預防
第一節 預防犯罪:阻斷犯罪的誘致鏈條
第二節 使犯罪在經濟上不合算
第三節 創新社會管理 構建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後記

創作背景

《經濟利益與中國農民犯罪原因研究》雛形是陳里的博士論文。2004年,在政法系統工作多年的陳里,希望能在學術上再有更進一步的提升,選擇了農業專家張寶文做他的導師,重點研究農業與農村社會發展。2007年,一篇以翔實調查為基礎的研究農民犯罪原因的博士論文順利完成;同年,《農民犯罪的經濟原因分析》的文章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上發表。
陳里敏感地體悟到社會轉型時期農民在經濟生活中的尷尬處境,立足總結多年從事相關工作的實際經驗,他覺得有必要將他的論文更進一步擴充完善,讓更多的人意識到農民犯罪問題的根源,並從源頭加以重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從根本上預防農民犯罪的話,我們必須要用犯罪學的心理學來研究農民為什麼犯罪。”基於此,陳里開始對他的論文進行補充修改,歷時4年完成了專著《經濟利益與中國農民犯罪原因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對農民犯罪與經濟利益之間的關係作了理性的認知。作者不僅注意到了體現在犯罪類別和罪名上的經濟利益特性,而且進一步分析了這些以經濟利益為目的的犯罪在結構上正發生的變化。他認為“農民以經濟利益為目的的犯罪的內部結構也逐漸發生較明顯的變化,一般性的侵財案件如盜竊案件下降,帶暴力或暴利性、智慧型性的犯罪如搶劫、詐欺、拐賣人口、販賣毒品等案件上升。”在此基礎上,作者進一步對“犯罪與經濟利益的相關性”作了理論解說。在對兩者的一般關係進行論述的基礎上,作者特別指出:農民以經濟利益為目的的犯罪“是對合法經濟利益關係的非法調整和反叛”,“是對合法經濟秩序下形成的經濟壓力的應對反應”,“犯罪分子企圖通過提高經濟地位進而提高其社會地位”。
認識犯罪只是前提和基礎,有效預防犯罪才是目的。預防農民犯罪的路徑與措施多樣。“農民犯罪是一個有多重因素誘發,並經歷了一系列傳導過程之後才最終發生的。在這一傳導過程中,我們可以採取各種措施,綜合防治,從各個角度預防農民犯罪的最終發生。這些干預措施應是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共同作用,形成完整的干預體系。”對於預防農民犯罪的思考,作者從因素干預和過程干預兩個方面做出論證。
針對因素干預,作者主張,“通過對影響農民犯罪發生的一系列因素進行干預,以期消除或者減小農民犯罪的誘致因素”,“對這些因素施加干預措施,能夠有效地預防農民犯罪”;針對過程干預,作者指出,“在經濟壓力形成、傳導、農民承納及應對過程中,通過一些措施,或者改變過程中的機制、方向,使經濟壓力消失、減弱;或者提高農民承納經濟壓力的能力,以期實現終止農民犯罪的目的。”對經濟壓力的形成、傳導、農民承納和應對過程進行干預,是有效預防犯罪的重要措施。這是對因素干預的進一步延伸與深化。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經濟利益與中國農民犯罪原因研究》
2011年11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0236-7

作者簡介

陳里,1958年生,河南鎮平人,陝西省公安廳原副廳長。管理學博士、碩士生導師。西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兼職教授、陝西省委黨校客座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