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論綱》是一本運用比較法學方法研究基本權利和民生法治建設的學術專著。本書以權利解釋論和制度主義的思路出發,遵循“權利闡釋論——權利的制度保障論——權利的保障路徑論——權利保障的關聯論”這一邏輯思路,從理念、制度和實踐三個維度、從“全球化視野”和“本地化行動”兩個層面展開了對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憲法保障機制的法理建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障是“法治中國”建設的時代背景下一組重要的基本權利。保障經濟、社會、文化權利能夠確保公民享有合於人類尊嚴生活的最低生存標準,推動民生法治建設進入法治化的軌道。《經濟、社會、文化權利論綱》一書共分為四大部分(基礎篇、制度篇、保障篇和關聯篇),綜合運用了規範實證主義、法解釋學、系統功能主義、比較法學、案例和經驗研究等多種研究方法,從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歷史演進、哲學基礎、法律淵源、權利屬性、闡釋框架到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障模式、路徑選擇、資源依託,從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立法供給、行政保障、司法救濟到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國際法和國內法二元互動、特定的文化權利保障等關聯問題,全書都貫徹了比較研究的方法,系統而完整地闡發了攸關現代國家建構和社會發展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憲法保障機制。全書認為中國應該以社會保障權為核心完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的立法體系、以司法漸進主義為進路推動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司法保障制度,以給付行政法治化為核心推動社會保障行政的體系建構。
圖書目錄
第一編:基礎篇
第一章 導 論
第一節 問題的理論背景及提出
第二節 本書的研究意義與價值
第三節 相關研究的文獻回顧及評述
第四節 本書的研究方法
第五節 本書研究的重點、難點及主要創新之處
第六節 本書的研究思路及內容結構
第二章 人權的概念淵源與歷史演進:以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為重心
第一節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的歷史源源
第二節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歷史源源
第三節 社會連帶人權的歷史源源
第四節 近代人權觀念在中國的繼受和接受
第五節 圍繞“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權利清單的發展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社會國原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的憲法根基
第一節 “社會國”的歷史緣起與類型特徵
第二節“社會國原則”的法理內涵
第三節“社會國原則”與“法治國原則”的融合與互動
第四節“社會國原則”在憲法上的規範效力探討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闡釋框架與基本內涵
第一節 基本權利的闡釋框架:以基本權利的體系化與語境化為背景
第二節 基本權利傳統闡釋框架的當代檢討
第三節 基本權利的分析實證主義進路——以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的關聯為例
第四節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用語分歧與詳細概念的厘定與統一
第五節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於憲法上之屬性與定位
第六節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基本內涵——霍費爾德分析進路
第七節 本章小結
第二編:制度篇
第五章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障模式和路徑選擇
第一節 立法裁量模式之概覽及其反思
第二節 司法救濟模式之概覽及其反思
第三節 給付行政模式之概覽及其反思
第四節 立法裁量模式、司法救濟模式與給付行政模式的相互關係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的財政稅收分析
第一節 一個前提性的問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的財政之維
第二節 現代國家的“財政憲法”及其結構
第三節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財政稅收分析的理論模式
第四節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財稅法保障體系的構造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三編:保障篇
第七章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立法保障:以立法活動為中心
第一節 立法保障人權的學理見解:一般化理論
第二節 履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之給付義務的立法
第三節 德國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立法
第四節 立法對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介入和限制:以地方立法權為例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八章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行政保障:以給付行政為中心
第一節 一個前提性的交代——給付行政對於基本權利保障的影響
第二節“社會國原則”與“給付行政”的關聯和互動關係
第三節 “給付行政”中的法律保留原則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九章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司法保障:以司法審查為中心
第一節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司法救濟概覽
第二節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司法救濟的案例分析
第三節 類型化研究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四編:關聯篇
第十章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中的特別問題:文化權利專論
第一節 文化的概念與範疇限定
第二節 法律意義上的文化權利
第三節 文化權利的規範要素
第四節 文化權利的規範屬性與建構
第五節 文化權利的規範功能
第六節 文化權利所要求之多元文化建制
第七節 本章小結
第十一章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的國際法和國內法互動
第一節 國際法與國內法關係之一般法理
第二節 國際人權公約的實施機制及其結構
第三節《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實施機制
第四節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障——以中國大陸為重點的探討
第五節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障——以香港“孔允明訴社會福利署案”為例
第六節 本章結論
第十二章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的現實困境與中國面向
第一節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的中國語境
第二節 社會主義建設初期關於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保障
第三節 改革開放後關於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立法及政策
第四節 中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的量化分析
第五節 中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憲法保障的問題與對策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十三章 結論和啟示
一、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對一般人權理論的發展
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闡釋框架和基本內涵
三、經濟、社會、文化權利所需國家財政預算調整
四、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立法、行政和司法保障互動關係
五、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保護
六、中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保障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一、中文類
(一)譯著類
(二)著作類
(三)期刊論文類
二、英文類(ENGLISH LITERATURE)
(一)法律與公約 (LAWS & CONVENTIONS)
(二)檔案與報告(DOCUMENTS & RELATED MATERIAL)
(三)案件判決與裁決(CASES AND JUDGMENTS)
(四)書籍和專著 (BOOKS & TREATIES)
(五)期刊和評論(JOURNALS & LAW REVIEWS)
三、德語類及其他 (DEUTSCHE LITERATUR)
後記•法學瑣憶
作者簡介
塗雲新,男,祖籍四川達州,復旦大學法學院教師、復旦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青年研究員。作者的研究旨趣主要集中於法與政治基本原理、比較憲法、人權理論(國際/國內)、行政法學,旁涉法律推理、非西方法學思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