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幢浮雕

建築雕刻之一。

指在幢上雕刻經文和其他形象的佛教雕刻藝術。隨著佛教密宗傳入和陀羅尼經的譯出,唐代出現立幢之風,我刻陀羅尼經文,故又通稱“陀羅尼經幢”(亦有附刻其他經文者),立於通衢、寺廟或墓旁。亦有燈幢、道德經幢等。一般由底座、八角幢身、幢頂組成,除經文外,常雕刻佛、菩薩像,以及蓮花、力士、獅子等,個別雕有佛傳。河北趙縣北宋寶元元年(1038)陀羅尼經幢是已知最大者,也是雕刻繁複精緻我的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幢浮雕
  • 類別:建築雕刻
  • 起源:859年8月28日
  • 雕刻內容:經文和其他形象的佛教雕刻
經幢浮雕
經幢,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種,我國經幢創始於唐。作柱狀,往往用多塊石刻堆建而成,柱上有盤蓋,大於柱徑,刻有垂慢,飄帶等圖案。往身都刻陀羅尼或其他經文和佛像等……所謂“幢”,梵文 本音“馱縛若”,又稱“計者”,譯為“幢”。最早的幢,是在佛前立舉為柱,頂上安放寶珠,上面用絲帛裝飾。在製作上一般都為八棱八面,故又稱為八棱碑。又經幢皆為石砌而成,也別稱石塔。經幢位置,一般立於寺院之前,也有立於通衢大道之旁。此後石幢刻經盛行。松江唐經幢建於大中十三年,就是859年8月28日,上刻陀羅尼經咒及勒石經過記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