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三國志》在敘事上生動簡潔,語言乾淨洗鍊,卻又能以寥寥數筆勾畫栩栩如生的人物,如《先主傳》中描寫曹操與劉備論英雄, 當曹操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之時,陳壽僅用“先主方食,失匕箸”來描寫劉備聽到這句話的反應,將劉備韜晦的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三國志》對後世文學藝術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便是在《三國志》以及裴松之注引三國志的基礎上再加工而成的。
圖書目錄
魏書
曹操傳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
曹丕傳卷二·魏書二·文帝紀第二
董卓傳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
袁紹傳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
呂布傳卷七·魏書七·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
夏侯惇傳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
曹仁傳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
荀彧傳卷十·魏書十·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
荀攸傳卷十·魏書十·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
郭嘉傳卷十四·魏書十四·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張遼傳卷十七·魏書十七·張樂於張徐傳第十七
張郃傳卷十七·魏書十七·張樂於張徐傳第十七
徐晃傳卷十七·魏書十七·張樂於張徐傳第十七
許褚傳卷十八·魏書十八·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
典韋傳卷十八·魏書十八·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
華佗傳卷二十九·魏書二十九·方技傳第二十九
蜀書
劉備傳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
劉禪傳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
諸葛亮傳卷三十五·蜀書五·諸葛亮傳第五
關羽傳卷三十六·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第六
張飛傳卷三十六·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第六
馬超傳卷三十六·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第六
趙雲傳卷三十六·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第六
龐統傳卷三十七·蜀書七·龐統法正傳第七
法正傳卷三十七·蜀書七·龐統法正傳第七
魏延傳卷四十·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
蔣琬傳卷四十四·蜀書十四·蔣琬費禕姜維傳第十四
姜維傳卷四十四·蜀書十四·蔣琬費禕姜維傳第十
吳書
孫策傳卷四十六·吳書一·孫破虜討逆傳第一
孫權傳卷四十七·吳書二·吳主傳第二
周瑜傳卷五十四·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魯肅傳卷五十四·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呂蒙傳卷五十四·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甘寧傳卷五十五·吳書十·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第十
陸遜傳卷五十八·吳書十三·陸遜傳第十三
諸葛恪傳卷六十四·吳書十九·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
……
序言
《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的一部紀傳體史書,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的歷史,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享譽極高。南北朝時期的文學理論家劉勰曾在《文心雕龍·史傳》中評價《三國志》說:“魏代三雄,記傳互出,《陽秋》《魏略》之屬,《江表》《吳錄》之類,或激抗難征,或疏闊寡要。唯陳壽《三志》,文質辨洽,荀、張比之於遷、固,非妄譽也。”
陳壽(233~297年),字承祚,蜀漢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他自幼勤奮好學,曾跟隨著名史學家譙周學習,對《尚書》《春秋》《史記》《漢書》等史家巨著有很深的研究,這為他日後撰寫《三國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他曾任蜀漢的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等職,蜀漢滅亡後,他以亡國之臣入魏。晉武帝司馬炎取代曹魏政權建立西晉後,陳壽歷任著作郎、治書侍御史等職,一生仕途不顯。四十八歲時,陳壽開始撰寫《三國志》,歷時十餘年終於完成了這部輝煌巨著。《三國志》成書後在當時就得到了人們的認可。時任西晉尚書郎的范預上書皇帝讚美陳壽的(《三國志》一書“辭多勸誡,明乎得失,有益風化”,《三國志》得以廣泛流傳,而陳壽本人也得到世人的認可,皆言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據傳與陳壽同時代的夏侯湛正在修(《魏書》,看到陳壽的《三國志》之後自嘆不如,於是銷毀了自己編寫的史書,不再續寫。
《三國志》全書總計六十五卷,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陳壽依照紀傳體的體例,為同時並立的三個國家各自修史,然後合為一本書,充分地顯示出他的史才,這也使得《三國志》在史書中別具一格。因陳壽是晉代朝臣,而晉承魏而得天下,因此《三國志》的編纂是以魏為正統,魏國的君主均稱帝,編寫本紀,而蜀國、吳國的君主則稱為主,分別立傳,這與人們所熟悉的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尊劉貶曹的立場是不同的。陳壽在編寫時做到了謹慎地選取史料,中肯得當地進行評價,這一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在史料的選取上,陳壽再三斟酌,摒棄了那些不實的記載,求真務實,不妄加評論和編寫,做到了“隱諱而不失實錄,揚善而不蔽缺點”。
《三國志》在敘事上生動簡潔,語言乾淨洗鍊,卻又能以寥寥數筆勾畫栩栩如生的人物,如《先主傳》中描寫曹操與劉備論英雄,當曹操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之時,陳壽僅用“先主方食,失匕箸”來描寫劉備聽到這句話的反應,將劉備韜晦的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三國志》對後世文學藝術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元代出現了以三國故事為題材的雜劇,如《
關大王獨赴單刀會》等;明朝羅貫中據《三國志》、裴注及有關雜記、軼聞趣事等創作了《三國演義》,為後世留下了這部彪炳千秋的巨著。
當然《三國志》也有其不足之處,比如《三國志》雖然名日誌,但是其中只有紀傳而沒有志。一些重要歷史人物的傳記資料也過於簡單或是沒有立傳,例如五虎將之一的趙雲,僅有四百餘字,而建安七子中的陳琳、阮瑀、應場等人都沒有立傳,其事跡僅附在《魏書·王粲傳》中,這些不足之處可能是由於史料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在陳壽死後一百三十餘年,南北朝史學家裴松之為彌補(《三國志》文字過於簡略和沒有表志的缺陷,特地作注,以糾正謬誤,補缺史料,所補文字超過原書三倍,終於使《三國志》一書得到完善,裴松之為其所作的注也成為研究三國歷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三國志》自問世以來就一直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明清和近代學者更是對宋元以來的各種版本進行了不懈的校勘考訂工作。1959年,中華書局根據當時最通行的四種刻本——南宋紹興、紹熙年間的百衲本,清武英殿刻本,金陵活字本和江南書局刻本,進行了全面整理,刊印出版了新型的點校本。本書即以中華書局點校本《三國志》為底本,參考了盧弼1936年出版的《三國志集解》以及近年來的研究成果,精選其中有代表性的篇目集結成冊,並配以譯文,在尊重原文的前提下注重提高譯文的準確性和生動性,使得全書既具有歷史文獻的可靠性,又具有文學作品的可讀性。當然,書中難免有失誤不妥之處,歡迎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