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經典譯林:海底兩萬里》體白黴是法國舉世聞名的科幻小說家儒爾·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讓讀者登上:“鸚鵡螺號”以平均十公里的時速在將近十個朋的海底旅行中,隨著尼摩船長和他們“客人們”飽覽海底變幻無窮的奇異景觀景觀和各類生物,航海中高潮迭起,“有海底狩措、參觀海底森林,探訪海底亞特蘭蒂斯廢墟、打撈西班牙沉船的財寶、目睹珊瑚王國的葬禮、與大蜘蛛、章魚搏鬥,擊退土著人的圍攻等等。
圖書目錄
上篇
一 飛馳的礁石
二 贊成與反對
三 先生,悉聽尊便
四 尼德蘭
五 瞎轉悠
六 全速前進
七 種類不明的鯨魚
八 動中之動
九 尼德蘭的怒氣
十 海洋人
十一 鸚鵡螺號
十二 電的世界
十三 幾組數據
十四 黑流
十五 一份邀請信
十六 漫步海底平川
十七 海底森林
十八 太平洋下四千里
十九 瓦尼科羅島
二十 托雷斯海峽
二十一 陸地上度過的幾天
二十二 尼摩艇長的閃電
二十三 強制睡眠
二十四 珊瑚王國
下篇
一 印度洋
二 尼摩艇長的新建議
三 價值千萬的珍珠
四 紅海
五 阿拉伯隧道
六 希臘群島
七 四十八小時穿越地中海
八 維哥灣
九 消失的大陸
十 海底煤礦
十一 馬尾藻海
十二 抹香鯨故希元和長鬚鯨
十三 大浮冰
十四 南極
十五 意外事故還是小插曲
十六 缺氧
十七 從合恩角到亞馬遜河
十八 章魚
十九 墨西哥灣流
二十 北緯47度24分、西經17度28分
二十一 大屠殺
二十二 尼摩艇長的最後一句重擊話
二十三 尾聲
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儒爾·凡爾納(Jules Verne) 譯者:沈國華 錢培鑫 曹德明
儒爾·凡爾納(Jules Verne,1828-1905),法國科幻國小家。他最初學法律,1863年出版了連陵霉他的第一部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獲得巨大成功,從此一發不可收。他一生共出版了六十六部長篇小說,其中包括代表作: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女兒》、《海底兩萬里》和《神秘島》。他的小蘭轎槳再說可分兩大類:一類在未知的世界中漫遊,另一類在已知的世界中漫遊。他的作品景色壯觀、情節驚險、構思巧錄、引人入勝。他被公認為現代科幻小說之父
文摘
法拉格特艦長是一名優秀的海員,他指揮林肯號頸雅龍犁完全稱職。他和他的船已經混為一體,他是它的靈魂。關於鯨的問題,他自已從來沒有產生過絲毫懷疑,他不允許在他指揮的船上討論這隻動埋厚遙物是否存在。如同某些虔誠的婦女完全是出於信仰,而不是理智相信海怪的存在那樣,他確信它的存在。這隻海怪當然存在,他要把它從海中除掉,他曾經為此發過誓。他簡直就是羅德島上的一名騎士,戈佐島上迎頭痛擊前來掠奪海島蛇妖的狄烏斯代迪特。要么是法拉格特艦長消滅獨角鯨,要么就是獨角鯨把法拉格特艦長撞死,沒有任何折衷的餘地。
林肯號驅逐艦的全體軍官都支持他們上司的觀點。在艦艇上,常常能聽到他們在議論、探討、爭辯和測算著各種同海怪相遇的幾率。他們時刻注視著遼闊無垠的大西洋洋面。不止一人搶著要到頂桅橫桁上自願去值班。要是換在別的場合,遇到這種苦差事一定是牢騷滿腹。只要太陽還沒落山,船桅四周總是擠滿了水手,甲板雖然燙得他們腳底疼痛難忍,他們還是抬腳在那兒歇涼。然而,此時林肯號的艏柱還沒碰到令人犯怵的太平洋的海水呢。
至於林肯號上的全體海軍士兵,他們只希望能遇上獨角鯨,將它鉤住,拖上船來,並且將它剁成碎塊。他們全神貫注地注視著洋面。況且,法拉格特艦長許諾過,不管是見習生抑或水手,水手長還是軍官,只要發現獨角鯨,就可以得到2000美元的獎金。我讓瀆者自己想像,林肯號艦上的雙雙眼睛是如何掃視洋面的。
至於我,當然也不甘心落後,我不會把自己分內的日常觀察工作留給別人去做。這條艦艇有許許多多的理由應該命名為“
阿耳戈斯”。船上唯獨龔賽伊與眾不同,他對我們以極大的熱情關注的問題表現得非常冷淡,與全船高漲的熱情形成了明顯的反差。
我說過,法拉格特艦長精心為林肯號配備了各種捕捉巨鯨的裝備,專業捕鯨船恐怕也不比林肯號裝備精良。我們的驅逐艦配備了各種知名的捕捉器具,從手投魚叉到發射倒鉤箭的銃、打野鴨的開花彈,一應俱全。艏樓上架了一門改進型的後膛炮,炮筒壁非常厚實,炮口卻很小。這種型號的大炮大概在一八六七年的
萬國博覽會上展出過。這種珍貴武器由美國製造,能輕鬆地發射四公斤重的錐形炮彈,平均射程為16公里。
因此,林肯號艦上可以說是各種武器樣樣都有。而且,還請來了捕鯨大王尼德·蘭。
尼德·蘭是加拿大人。此人身手不凡,在他從事這一危險職業的生涯中還從來沒有碰到過真正的對手。他機智靈活,沉著勇敢,本領高強,除非是非常狡猾的大頭鯨,或是特別詭詐的抹香鯨,一般的鯨魚很難逃過他的捕鯨叉。
尼德·蘭大約四十歲,身材高大,六英尺多高,體魄強壯,神態嚴肅,生性內向,有時行為過火,一惹就怒。他的外表十分引人注目,敏銳的目光特別能烘托他的容貌特徵。
我覺得,法拉格特艦長把他這樣一個人聘請到林肯號上來不失為明智之舉。從眼神及膂力來看,他一人就能頂得上全艦官兵。我找不出更加妥當的比喻,只能說他像一架
高倍望遠鏡,同時又像一門炮彈已經上膛、隨時準備發射的大炮。
與其說尼德·蘭是加拿大人,還不如說他是法蘭西人。雖然他不善交際,但我應該承認,他對我存有某種好感。這大概是我的國籍吸引了他吧。對他來說,這可是一個機會,能夠說說加拿大某些省份仍然通用的拉伯雷時代的語言,而我則有機會聽聽這種古老的語言。這位捕鯨手祖籍魁北克。在這個城市還隸屬於法國時期,他們家族就已經成了勇敢的漁民部落。
漸漸地,尼德·蘭對交談產生了興趣,我也喜歡聽他講述在北冰洋海域冒險的經歷。他經常用詩一般的美妙言語講述他捕魚和搏鬥的故事。他的故事如同一部史詩,我覺得仿佛是在聆聽一位加拿大籍荷馬誦吟北極地區的《伊利亞特》。
我之所以要盡我所知、如此詳盡地描述我這位勇敢的同伴,是因為我們已經成了好朋友,而且是在最恐怖的環境中產生和結成的牢不可破的友誼把我們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啊!勇敢的尼德!但願我能夠再活上一百年,好更長久地把你銘記在心!
那么,尼德·蘭此時對海怪問題持什麼樣的看法呢?我應該承認,他幾乎不相信有獨角鯨存在;船上,唯有他與大家的信念相左。他甚至迴避這個話題。不過,我相信總有一天會讓他開口的。
七月三十日那個美妙的夜晚,也就是我們出發後三星期,林肯號駛抵與勃朗岬同緯度的海域、相距巴塔哥尼亞海岸30海里的海面。那時,我們已經穿過南回歸線,麥哲倫海峽在南面離我們不到700海里。要不了一個星期,林肯號驅逐艦就可以在太平洋上劈波斬浪。
我和尼德·蘭一同坐在艉樓上,一邊漫無邊際地閒聊,一邊望著神秘的大海。迄今為止人眼還無法望見大海的深處。我很自然地將話題引到了獨角巨鯨上,並且分析了我們這次遠征成功或失敗的種種可能。後來,由於尼德·蘭一言不發,只是聽我說話,我便直截了當地逼他開口。
“我不明白,尼德,”我問他說,“你怎么會不相信我們要追剿的這條鯨魚的存在呢?你如此不信,難道說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嗎?”
捕鯨手在回答前,對我凝視了一會兒,習慣地用手拍了拍他那寬大的前額,閉上眼睛,像是沉思了一會兒,終於開口說道:
“也許有吧,阿羅納克斯先生。”
“不過,尼德,你是一名職業捕鯨手,熟悉海洋大哺乳動物。憑著想像,你應該不難接受關於存在巨鯨的假設。既然如此,你何必還要充當懷疑這種假設的最後一人!”
序言
一八六五年夏天,喬治·桑讀完凡爾納的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和《地心遊記》之後,給凡爾納寫了一封信。女作家在信中寫道:“先生,感謝您在兩部扣人心弦的作品中寫了那些親切和藹的語句,它們使我忘了深深的悲痛,幫助我頂住痛苦的擔憂。對您的兩本書,我只感到一絲悵惘,那就是我已經把它們讀完了,可是沒有十多本可供我繼續讀下去。我希望您不久將我們帶進大海的深處,讓您筆下的人物乘著這些潛水機旅行,您的學識和想像力能夠使之盡善盡美。”文學史家們認為,喬治·桑的信是促成《海底兩萬里》這部“海洋小說”誕生的直接動因。
喬治·桑的建議也許折射出時代的風尚,因為此時此刻,賓士的蒸汽機車縮短了人們與大海的距離,去海邊度假蔚然成風;畫家們紛紛到大西洋之濱捕捉天光水影,透納、布丹的海景畫風靡一時;在文壇,雨果的小說《海上勞工》和米什萊的著作《大海》相繼問世……海洋正日益進入大眾的視野,走進人們的生活,人們期待接觸、了解神秘的海洋。
除此而外,凡爾納寫“海洋小說”與自身的條件有關。他本人一八二八年出生在瀕臨大西洋的南特市,從小與大船東們比鄰,直到二十歲才離開家鄉去巴黎發展,所以對海洋懷著特殊的感情。他先後擁有三條小船。一八六八年七月,凡爾納購入“聖米歇爾”號時,正趕上寫《海底兩萬里》,一部分手稿就是在諾曼第、布列塔尼海面以及英吉利海峽上寫成的。他在給出版商埃澤爾(一八一四-一八八六)的信中慨嘆道,海上航行“給想像力提供了多么豐富的養料”!天時地利人和,無怪乎凡爾納將喬治·桑的信奉為至寶,不但久久珍藏,而且立刻投入創作,歷時三年,寫得非常用心,生怕把這么好的題材寫砸了。
《海底兩萬里》先以連載的形式,從一八六九年三月二十日到一八七零年六月二十日在埃澤爾於一八六四年創辦的《教育和娛樂》雜誌上與讀者見面。埃澤爾對十九世紀法國文學起過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在一八六二年與凡爾納相識,《教育和娛樂》雜誌問世後,請凡爾納為文學版撰稿,從此開始小說連載。本書的上篇於一八六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出版,下篇在一八七零年六月十三日出版,初版賣了五萬冊。考慮到當時法國的內憂外患(普法戰爭、巴黎公社)的形勢,可以說《海底兩萬里》從一開始就得到讀者的歡迎。
那么小說為什麼受歡迎?
首先因為作者領著讀者做了一次動人心魄的海底遠遊。小說中的長度單位“里”是法國歷史上的古里,長度因省份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還有古驛里、古陸里和古海里之分。阿羅納克斯教授在書中用的是古陸里,一古陸里大約等於四公里,因此,海底兩萬里就是能夠繞地球兩圈的八萬公里。鸚鵡螺號從日本海出發,進入太平洋、大洋洲,然後到達印度洋,經過紅海和阿拉伯隧道,來到地中海。潛艇經過直布羅陀海峽,沿著非洲海岸,徑直奔向南極地區。然後沿拉美海岸北上,又跟隨暖流來到北海,最後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渦中。在將近十個月的海底旅程中,鸚鵡螺號以平均每小時十二公里的航速,讓讀者隨著尼摩船長和他的“客人們”飽覽海底變幻無窮的奇異景觀和各類生物。整個航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獵,參觀海底森林,探訪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廢墟,打撈西班牙沉船的財寶,目睹珊瑚王國的葬禮,與大蜘蛛、鯊魚、章魚搏鬥,反擊土著人的圍攻等等。凡爾納自始至終運用“登峰造極”的手法(法國當代小說家米歇爾·布托語),把讀者帶到最遠的極地、最深的海溝,讓他們觀賞最大的珍珠……讓主人公處在最危險、最絕望的境地,向讀者展示自然的力量,讓他們在強烈刺激,震驚之餘感到極大精神和審美享受。十九世紀下半葉,“異國風情”曾經受到不少作家、畫家青睞和讀者的追捧,《海底兩萬里》的“奇妙旅行”為異域風情另闢蹊徑,給入耳目一新的感覺。在此之前,凡爾納已經寫了《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遊記》和《從地球到月亮》等以“上天入地”為題材的小說,這部“海洋小說”也就格外引人注目。
從結構上說,《海底兩萬里》是一部出色的懸念小說。小說從海面上“怪獸”出沒,頻頻襲擊各國海輪,攪得人心惶惶開始,到鸚鵡螺號被大西洋旋渦吞噬為止,整部小說懸念迭出,環環相扣。小說展示的海底風光固然迷人,但是讀者,或者說主人公始終被一個謎團所困惑,他始終在思考,想解開這個謎:尼摩船長究竟是什麼人?這位天才的工程師、知識淵博的學者為什麼如此仇視人類社會?他漫遊海底的目的是什麼?何時是旅途的終點站?阿羅納克斯、龔賽依和尼德·蘭屢次逃跑的努力似乎都在無意間被挫敗,他們能否重返大地、獲得自由?這次海底萬里行究竟如何收場?老的疑團剛解開,新的困惑又擺在面前,整部小說就在這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氛圍中展開。凡爾納小說的懸念完全可以同希區柯克的懸念片媲美,在同時期的法國文壇上獨樹一幟。凡爾納早年醉心於戲劇、特別是喜劇創作,嫻熟地掌握了戲劇中的情節跌宕、啟承轉合的技巧,寫小說的時候,自然能夠把小說寫得滴水不漏,將讀者牢牢地吸引住。紀德在回答何為文學功能時曾說過“讓人不得安寧,就是我的任務……”他的話似乎與《海底兩萬里》的寫法不謀而合。
十九世紀中期,西方的自然科學迅速發展,增強了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在當時讀者的眼中,“海底兩萬里”的魅力之一,在於它描寫了“科學”的神奇和力量。“奇妙無比”的鸚鵡螺號就是集時代最新科技知識大成的代表,涉及電力、化學、機械、物理、氣象、採礦、動力學等等。尼摩艇長書房裡的一萬兩千冊藏書囊括了“人類在歷史學、詩歌、小說和科學方面最卓越的成就”。他的客廳則是名副其實的博物館,收集了“所有自然和藝術的珍品”。整部小說動用大量篇幅,不厭其煩地介紹諸如海流、魚類、貝類、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環系統、珍珠生產等科學知識,成為名副其實的科學啟蒙小說。但是作者介紹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科學理論,凡爾納本人沒有受過正規的科學訓練,也不閱讀科學著作,而是從拉魯斯百科辭典之類的辭書或者科普文章中學習科學知識,通過閱讀報刊雜誌,了解科學進展動態,間接地吸取知識。他有時候甚至整段抄錄字典,或者將科普文章濃縮之後寫進自己作品裡。鸚鵡螺號的構思就是來自在塞納河進行的潛水艇試驗,以及一八六七年
世界博覽會展示的潛水艇。儘管凡爾納被譽為“科學小說”奠基人,儘管他將當時科學發展的最新成果寫進小說,儘管他的解釋天衣無縫,甚至還常常像拉伯雷那樣藉助一連串精確的數字來營造真實效果,但是凡爾納的成功不在於他是二十世紀的工程師,而在於他仍然是十九世紀的詩人。他站在時代的門檻上,看到了人與機器結合的巨大力量,機器成為人的精神和體力的延伸,成為征服自然、造福人類的工具。他把“科學小說”寫得詩意盎然,理性的外表下透出一股強烈的浪漫主義氣息,從而感染讀者。
進入二十世紀之後,評論家們豐富了對小說人物的評價,有人認為《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男性小說”,因為故事主要在阿羅納克斯、龔賽伊、尼德·蘭和尼摩艇長這四個男人之間展開;有人發現它是本“歧視婦女”的小說,只有在悽慘的海難死屍和亡人的照片上才能看到女性形象;還有人從鸚鵡螺號和尼摩艇長的雪茄中看出了男性性器官象徵,潛艇在冰山受困、穿越阿拉伯隧道都帶有性活動的暗喻,從而把《海底兩萬里》稱做潛意識性小說,……學者們的這些詮釋,雖然不乏新意,但是也有些牽強附會,連作者本人也未必有這樣的初衷。對於無數讀者來說,深深留在腦海中的無疑是絕頂智慧、無限富有、溫文爾雅、又享有絕對權威的尼摩艇長;是“與人類斷絕關係”、“絲毫不受人類社會規範約束”、單槍匹馬反對人類社會秩序的鬥士,是聲稱“我就是法律、正義”的替天行道的復仇天使。尼摩形象處理上有過一番波折。起初凡爾納準備把尼摩寫成波蘭人,參加反對沙皇的起義而被滿門抄斬,因此專門襲擊俄國輪船復仇。但是出版商埃澤爾與俄國有著良好的商業往來,考慮到圖書以後在俄國的銷路,建議把尼摩寫成反對奴隸制的英雄。可是凡爾納執意不從,結果雙方妥協,隱去人物的身世,這種神秘氣氛反而增加了人物形象的深度,因此雙臂抱在胸前、默默面對大海的尼摩艇長就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文學人物了。凡爾納在人物處理上運用了對比手法:尼摩艇長在暗處,其他人物都在明處,尼摩艇長的性格身世神秘莫測,令人捉摸不透,而阿羅納克斯、龔賽伊、尼德·蘭都透明到了極點。阿羅納克斯是學者的典型,知識高於一切,為了探究科學的奧秘,不惜犧牲自由。龔賽伊是典型的僕人,對主人忠心耿耿;捕鯨手尼德·蘭則是平民的代表,成天想著兩件事:美食和逃跑。不同的性格在鸚鵡螺號這個密封的空間摩擦、衝撞,成為情節發展的內在動力。
十六 缺氧
十七 從合恩角到亞馬遜河
十八 章魚
十九 墨西哥灣流
二十 北緯47度24分、西經17度28分
二十一 大屠殺
二十二 尼摩艇長的最後一句話
二十三 尾聲
作者:(法國)儒爾·凡爾納(Jules Verne) 譯者:沈國華 錢培鑫 曹德明
儒爾·凡爾納(Jules Verne,1828-1905),法國科幻國小家。他最初學法律,186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獲得巨大成功,從此一發不可收。他一生共出版了六十六部長篇小說,其中包括代表作: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女兒》、《海底兩萬里》和《神秘島》。他的小說可分兩大類:一類在未知的世界中漫遊,另一類在已知的世界中漫遊。他的作品景色壯觀、情節驚險、構思巧錄、引人入勝。他被公認為現代科幻小說之父
法拉格特艦長是一名優秀的海員,他指揮林肯號完全稱職。他和他的船已經混為一體,他是它的靈魂。關於鯨的問題,他自已從來沒有產生過絲毫懷疑,他不允許在他指揮的船上討論這隻動物是否存在。如同某些虔誠的婦女完全是出於信仰,而不是理智相信海怪的存在那樣,他確信它的存在。這隻海怪當然存在,他要把它從海中除掉,他曾經為此發過誓。他簡直就是羅德島上的一名騎士,戈佐島上迎頭痛擊前來掠奪海島蛇妖的狄烏斯代迪特。要么是法拉格特艦長消滅獨角鯨,要么就是獨角鯨把法拉格特艦長撞死,沒有任何折衷的餘地。
林肯號驅逐艦的全體軍官都支持他們上司的觀點。在艦艇上,常常能聽到他們在議論、探討、爭辯和測算著各種同海怪相遇的幾率。他們時刻注視著遼闊無垠的大西洋洋面。不止一人搶著要到頂桅橫桁上自願去值班。要是換在別的場合,遇到這種苦差事一定是牢騷滿腹。只要太陽還沒落山,船桅四周總是擠滿了水手,甲板雖然燙得他們腳底疼痛難忍,他們還是抬腳在那兒歇涼。然而,此時林肯號的艏柱還沒碰到令人犯怵的太平洋的海水呢。
至於林肯號上的全體海軍士兵,他們只希望能遇上獨角鯨,將它鉤住,拖上船來,並且將它剁成碎塊。他們全神貫注地注視著洋面。況且,法拉格特艦長許諾過,不管是見習生抑或水手,水手長還是軍官,只要發現獨角鯨,就可以得到2000美元的獎金。我讓瀆者自己想像,林肯號艦上的雙雙眼睛是如何掃視洋面的。
至於我,當然也不甘心落後,我不會把自己分內的日常觀察工作留給別人去做。這條艦艇有許許多多的理由應該命名為“
阿耳戈斯”。船上唯獨龔賽伊與眾不同,他對我們以極大的熱情關注的問題表現得非常冷淡,與全船高漲的熱情形成了明顯的反差。
我說過,法拉格特艦長精心為林肯號配備了各種捕捉巨鯨的裝備,專業捕鯨船恐怕也不比林肯號裝備精良。我們的驅逐艦配備了各種知名的捕捉器具,從手投魚叉到發射倒鉤箭的銃、打野鴨的開花彈,一應俱全。艏樓上架了一門改進型的後膛炮,炮筒壁非常厚實,炮口卻很小。這種型號的大炮大概在一八六七年的
萬國博覽會上展出過。這種珍貴武器由美國製造,能輕鬆地發射四公斤重的錐形炮彈,平均射程為16公里。
因此,林肯號艦上可以說是各種武器樣樣都有。而且,還請來了捕鯨大王尼德·蘭。
尼德·蘭是加拿大人。此人身手不凡,在他從事這一危險職業的生涯中還從來沒有碰到過真正的對手。他機智靈活,沉著勇敢,本領高強,除非是非常狡猾的大頭鯨,或是特別詭詐的抹香鯨,一般的鯨魚很難逃過他的捕鯨叉。
尼德·蘭大約四十歲,身材高大,六英尺多高,體魄強壯,神態嚴肅,生性內向,有時行為過火,一惹就怒。他的外表十分引人注目,敏銳的目光特別能烘托他的容貌特徵。
我覺得,法拉格特艦長把他這樣一個人聘請到林肯號上來不失為明智之舉。從眼神及膂力來看,他一人就能頂得上全艦官兵。我找不出更加妥當的比喻,只能說他像一架
高倍望遠鏡,同時又像一門炮彈已經上膛、隨時準備發射的大炮。
與其說尼德·蘭是加拿大人,還不如說他是法蘭西人。雖然他不善交際,但我應該承認,他對我存有某種好感。這大概是我的國籍吸引了他吧。對他來說,這可是一個機會,能夠說說加拿大某些省份仍然通用的拉伯雷時代的語言,而我則有機會聽聽這種古老的語言。這位捕鯨手祖籍魁北克。在這個城市還隸屬於法國時期,他們家族就已經成了勇敢的漁民部落。
漸漸地,尼德·蘭對交談產生了興趣,我也喜歡聽他講述在北冰洋海域冒險的經歷。他經常用詩一般的美妙言語講述他捕魚和搏鬥的故事。他的故事如同一部史詩,我覺得仿佛是在聆聽一位加拿大籍荷馬誦吟北極地區的《伊利亞特》。
我之所以要盡我所知、如此詳盡地描述我這位勇敢的同伴,是因為我們已經成了好朋友,而且是在最恐怖的環境中產生和結成的牢不可破的友誼把我們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啊!勇敢的尼德!但願我能夠再活上一百年,好更長久地把你銘記在心!
那么,尼德·蘭此時對海怪問題持什麼樣的看法呢?我應該承認,他幾乎不相信有獨角鯨存在;船上,唯有他與大家的信念相左。他甚至迴避這個話題。不過,我相信總有一天會讓他開口的。
七月三十日那個美妙的夜晚,也就是我們出發後三星期,林肯號駛抵與勃朗岬同緯度的海域、相距巴塔哥尼亞海岸30海里的海面。那時,我們已經穿過南回歸線,麥哲倫海峽在南面離我們不到700海里。要不了一個星期,林肯號驅逐艦就可以在太平洋上劈波斬浪。
我和尼德·蘭一同坐在艉樓上,一邊漫無邊際地閒聊,一邊望著神秘的大海。迄今為止人眼還無法望見大海的深處。我很自然地將話題引到了獨角巨鯨上,並且分析了我們這次遠征成功或失敗的種種可能。後來,由於尼德·蘭一言不發,只是聽我說話,我便直截了當地逼他開口。
“我不明白,尼德,”我問他說,“你怎么會不相信我們要追剿的這條鯨魚的存在呢?你如此不信,難道說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嗎?”
捕鯨手在回答前,對我凝視了一會兒,習慣地用手拍了拍他那寬大的前額,閉上眼睛,像是沉思了一會兒,終於開口說道:
“也許有吧,阿羅納克斯先生。”
“不過,尼德,你是一名職業捕鯨手,熟悉海洋大哺乳動物。憑著想像,你應該不難接受關於存在巨鯨的假設。既然如此,你何必還要充當懷疑這種假設的最後一人!”
序言
一八六五年夏天,喬治·桑讀完凡爾納的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和《地心遊記》之後,給凡爾納寫了一封信。女作家在信中寫道:“先生,感謝您在兩部扣人心弦的作品中寫了那些親切和藹的語句,它們使我忘了深深的悲痛,幫助我頂住痛苦的擔憂。對您的兩本書,我只感到一絲悵惘,那就是我已經把它們讀完了,可是沒有十多本可供我繼續讀下去。我希望您不久將我們帶進大海的深處,讓您筆下的人物乘著這些潛水機旅行,您的學識和想像力能夠使之盡善盡美。”文學史家們認為,喬治·桑的信是促成《海底兩萬里》這部“海洋小說”誕生的直接動因。
喬治·桑的建議也許折射出時代的風尚,因為此時此刻,賓士的蒸汽機車縮短了人們與大海的距離,去海邊度假蔚然成風;畫家們紛紛到大西洋之濱捕捉天光水影,透納、布丹的海景畫風靡一時;在文壇,雨果的小說《海上勞工》和米什萊的著作《大海》相繼問世……海洋正日益進入大眾的視野,走進人們的生活,人們期待接觸、了解神秘的海洋。
除此而外,凡爾納寫“海洋小說”與自身的條件有關。他本人一八二八年出生在瀕臨大西洋的南特市,從小與大船東們比鄰,直到二十歲才離開家鄉去巴黎發展,所以對海洋懷著特殊的感情。他先後擁有三條小船。一八六八年七月,凡爾納購入“聖米歇爾”號時,正趕上寫《海底兩萬里》,一部分手稿就是在諾曼第、布列塔尼海面以及英吉利海峽上寫成的。他在給出版商埃澤爾(一八一四-一八八六)的信中慨嘆道,海上航行“給想像力提供了多么豐富的養料”!天時地利人和,無怪乎凡爾納將喬治·桑的信奉為至寶,不但久久珍藏,而且立刻投入創作,歷時三年,寫得非常用心,生怕把這么好的題材寫砸了。
《海底兩萬里》先以連載的形式,從一八六九年三月二十日到一八七零年六月二十日在埃澤爾於一八六四年創辦的《教育和娛樂》雜誌上與讀者見面。埃澤爾對十九世紀法國文學起過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在一八六二年與凡爾納相識,《教育和娛樂》雜誌問世後,請凡爾納為文學版撰稿,從此開始小說連載。本書的上篇於一八六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出版,下篇在一八七零年六月十三日出版,初版賣了五萬冊。考慮到當時法國的內憂外患(普法戰爭、巴黎公社)的形勢,可以說《海底兩萬里》從一開始就得到讀者的歡迎。
那么小說為什麼受歡迎?
首先因為作者領著讀者做了一次動人心魄的海底遠遊。小說中的長度單位“里”是法國歷史上的古里,長度因省份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還有古驛里、古陸里和古海里之分。阿羅納克斯教授在書中用的是古陸里,一古陸里大約等於四公里,因此,海底兩萬里就是能夠繞地球兩圈的八萬公里。鸚鵡螺號從日本海出發,進入太平洋、大洋洲,然後到達印度洋,經過紅海和阿拉伯隧道,來到地中海。潛艇經過直布羅陀海峽,沿著非洲海岸,徑直奔向南極地區。然後沿拉美海岸北上,又跟隨暖流來到北海,最後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渦中。在將近十個月的海底旅程中,鸚鵡螺號以平均每小時十二公里的航速,讓讀者隨著尼摩船長和他的“客人們”飽覽海底變幻無窮的奇異景觀和各類生物。整個航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獵,參觀海底森林,探訪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廢墟,打撈西班牙沉船的財寶,目睹珊瑚王國的葬禮,與大蜘蛛、鯊魚、章魚搏鬥,反擊土著人的圍攻等等。凡爾納自始至終運用“登峰造極”的手法(法國當代小說家米歇爾·布托語),把讀者帶到最遠的極地、最深的海溝,讓他們觀賞最大的珍珠……讓主人公處在最危險、最絕望的境地,向讀者展示自然的力量,讓他們在強烈刺激,震驚之餘感到極大精神和審美享受。十九世紀下半葉,“異國風情”曾經受到不少作家、畫家青睞和讀者的追捧,《海底兩萬里》的“奇妙旅行”為異域風情另闢蹊徑,給入耳目一新的感覺。在此之前,凡爾納已經寫了《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遊記》和《從地球到月亮》等以“上天入地”為題材的小說,這部“海洋小說”也就格外引人注目。
從結構上說,《海底兩萬里》是一部出色的懸念小說。小說從海面上“怪獸”出沒,頻頻襲擊各國海輪,攪得人心惶惶開始,到鸚鵡螺號被大西洋旋渦吞噬為止,整部小說懸念迭出,環環相扣。小說展示的海底風光固然迷人,但是讀者,或者說主人公始終被一個謎團所困惑,他始終在思考,想解開這個謎:尼摩船長究竟是什麼人?這位天才的工程師、知識淵博的學者為什麼如此仇視人類社會?他漫遊海底的目的是什麼?何時是旅途的終點站?阿羅納克斯、龔賽依和尼德·蘭屢次逃跑的努力似乎都在無意間被挫敗,他們能否重返大地、獲得自由?這次海底萬里行究竟如何收場?老的疑團剛解開,新的困惑又擺在面前,整部小說就在這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氛圍中展開。凡爾納小說的懸念完全可以同希區柯克的懸念片媲美,在同時期的法國文壇上獨樹一幟。凡爾納早年醉心於戲劇、特別是喜劇創作,嫻熟地掌握了戲劇中的情節跌宕、啟承轉合的技巧,寫小說的時候,自然能夠把小說寫得滴水不漏,將讀者牢牢地吸引住。紀德在回答何為文學功能時曾說過“讓人不得安寧,就是我的任務……”他的話似乎與《海底兩萬里》的寫法不謀而合。
十九世紀中期,西方的自然科學迅速發展,增強了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在當時讀者的眼中,“海底兩萬里”的魅力之一,在於它描寫了“科學”的神奇和力量。“奇妙無比”的鸚鵡螺號就是集時代最新科技知識大成的代表,涉及電力、化學、機械、物理、氣象、採礦、動力學等等。尼摩艇長書房裡的一萬兩千冊藏書囊括了“人類在歷史學、詩歌、小說和科學方面最卓越的成就”。他的客廳則是名副其實的博物館,收集了“所有自然和藝術的珍品”。整部小說動用大量篇幅,不厭其煩地介紹諸如海流、魚類、貝類、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環系統、珍珠生產等科學知識,成為名副其實的科學啟蒙小說。但是作者介紹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科學理論,凡爾納本人沒有受過正規的科學訓練,也不閱讀科學著作,而是從拉魯斯百科辭典之類的辭書或者科普文章中學習科學知識,通過閱讀報刊雜誌,了解科學進展動態,間接地吸取知識。他有時候甚至整段抄錄字典,或者將科普文章濃縮之後寫進自己作品裡。鸚鵡螺號的構思就是來自在塞納河進行的潛水艇試驗,以及一八六七年
世界博覽會展示的潛水艇。儘管凡爾納被譽為“科學小說”奠基人,儘管他將當時科學發展的最新成果寫進小說,儘管他的解釋天衣無縫,甚至還常常像拉伯雷那樣藉助一連串精確的數字來營造真實效果,但是凡爾納的成功不在於他是二十世紀的工程師,而在於他仍然是十九世紀的詩人。他站在時代的門檻上,看到了人與機器結合的巨大力量,機器成為人的精神和體力的延伸,成為征服自然、造福人類的工具。他把“科學小說”寫得詩意盎然,理性的外表下透出一股強烈的浪漫主義氣息,從而感染讀者。
進入二十世紀之後,評論家們豐富了對小說人物的評價,有人認為《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男性小說”,因為故事主要在阿羅納克斯、龔賽伊、尼德·蘭和尼摩艇長這四個男人之間展開;有人發現它是本“歧視婦女”的小說,只有在悽慘的海難死屍和亡人的照片上才能看到女性形象;還有人從鸚鵡螺號和尼摩艇長的雪茄中看出了男性性器官象徵,潛艇在冰山受困、穿越阿拉伯隧道都帶有性活動的暗喻,從而把《海底兩萬里》稱做潛意識性小說,……學者們的這些詮釋,雖然不乏新意,但是也有些牽強附會,連作者本人也未必有這樣的初衷。對於無數讀者來說,深深留在腦海中的無疑是絕頂智慧、無限富有、溫文爾雅、又享有絕對權威的尼摩艇長;是“與人類斷絕關係”、“絲毫不受人類社會規範約束”、單槍匹馬反對人類社會秩序的鬥士,是聲稱“我就是法律、正義”的替天行道的復仇天使。尼摩形象處理上有過一番波折。起初凡爾納準備把尼摩寫成波蘭人,參加反對沙皇的起義而被滿門抄斬,因此專門襲擊俄國輪船復仇。但是出版商埃澤爾與俄國有著良好的商業往來,考慮到圖書以後在俄國的銷路,建議把尼摩寫成反對奴隸制的英雄。可是凡爾納執意不從,結果雙方妥協,隱去人物的身世,這種神秘氣氛反而增加了人物形象的深度,因此雙臂抱在胸前、默默面對大海的尼摩艇長就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文學人物了。凡爾納在人物處理上運用了對比手法:尼摩艇長在暗處,其他人物都在明處,尼摩艇長的性格身世神秘莫測,令人捉摸不透,而阿羅納克斯、龔賽伊、尼德·蘭都透明到了極點。阿羅納克斯是學者的典型,知識高於一切,為了探究科學的奧秘,不惜犧牲自由。龔賽伊是典型的僕人,對主人忠心耿耿;捕鯨手尼德·蘭則是平民的代表,成天想著兩件事:美食和逃跑。不同的性格在鸚鵡螺號這個密封的空間摩擦、衝撞,成為情節發展的內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