絹毛石頭花(學名:Gypsophila sericea)是中央種子目石竹科石頭花屬的植物。多年生鋪散小草本,全株被絹毛,具長匍匐莖,長10-35厘米,節上生根。分布於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等地,生長於海拔1,600米至2,4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山坡林下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石頭花屬,形態特徵,分布及環境,荒漠石頭花,
石頭花屬
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稀為半灌木。莖通常叢生。植侏多少帶灰綠色聚傘花序密集或疏散,花小而多數;萼鐘形,漏斗狀鐘形或筒狀鐘形,稀為筒形,具5齒或5深裂,有5條帶紫色的脈脈間膜質;花瓣5,白色、粉紅色、粉紫色或紫色全緣微凹或深2裂瓣片向下漸狹或稀漸成爪;雄蕊10,花絲向基部漸加寬;花柱2蒴果1室,球形、卵狀球形或卵形,稀為長圓形,4瓣裂達中部或更深。本屬約140種,分布於亞洲、歐洲及非洲北部我國有18種,分布於西北部至東北部各省區;新疆產12種。
形態特徵
多年生鋪散小草本,全株被絹毛,具長匍匐莖,長10-35厘米,節上生根。莖多數,細,分枝,斜升,長5-10厘米。葉片披針形,小,下部的頂端鈍,上部的急尖,長5-15毫米,寬1.5-3.5毫米,無柄。
花單生枝頂和上部葉的葉腋;花梗長1.4-2厘米,髮狀,被絹毛;苞片葉狀;花萼寬鐘形,長4-5毫米,寬3.5-4毫米,被腺毛,裂至中部,萼齒卵形,頂端鈍,邊緣膜質;花瓣內面白色,外面淡紫色,倒披針形至倒卵形,為花萼長的1.5-2倍;雄蕊短於花瓣;子房卵球形,長4-5毫米,花柱長,內彎。
蒴果與宿存萼等長;種子腎形,長1.3毫米,黑色,具扁平小圓瘤。花期6-8月,果期7-8月。
具有水土保持的作用。
分布及環境
【分布】主要分布於新疆阿爾泰山區(青河、福海)、俄羅斯(西伯利亞)、哈薩克斯坦、蒙古(北部)也有。模式標本采自西伯利亞。
【生長環境】主要生長於海拔1 600-2 400米山坡林下草地。
荒漠石頭花
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腺狀短柔毛,根粗壯。根狀莖木質化,莖多數叢生,不分枝或上部稍分枝,直立或斜生,高5-15厘米。葉條狀鑽形,較堅硬,長4-15毫米,寬0.5-1毫米,背面中脈顯著突起,葉腋常有2-4枚小葉,對生葉呈假輪生狀。花單生或少數聚集在莖頂形成聚傘花序;苞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花梗長3-14毫米,直立;沖形,長4-5毫米,先端分裂,達萼長之半,齒卵狀橢圓形或卵形,先端鈍或銳尖,邊緣白膜質;花瓣為萼長1.5-2倍,紫色,帶淡紫色條紋,倒卵形或倒披針形,先端微凹或截形,基部楔形;雄蕊稍短於花瓣;子房橢圓狀卵形。蒴果卵形,長4-5毫米,4瓣裂。種子腎形,被疣狀小突起。花期7月。
【環境】生於荒漠戈壁。
【產地及分布】產布爾津、吉木乃、和布克賽爾等縣。我國內蒙古有分布。
【環境】生於荒漠戈壁。
【產地及分布】產布爾津、吉木乃、和布克賽爾等縣。我國內蒙古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