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縣柴胡

絳縣柴胡

絳縣柴胡,山西省運城市絳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絳縣柴胡產區位於山西省南部,運城市東北部,區域內耕地土壤類型以褐土為主,黃土母質為第四紀風積物,是絳縣丘陵台垣主要成土母質。黃土母質以風力搬遷為主,特點是土層深厚,質地細而均一,適宜種植柴胡。絳縣柴胡的根條粗長、皮細、支根少、有香氣。

2020年4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正式批准對絳縣柴胡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絳縣柴胡
  • 產地名稱:山西省運城市絳縣
  • 品質特點: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根頭膨大,下部分枝。表面淺棕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柴胡皂苷a、d總量高。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290號 
  • 批准日期:2020年4月30日 
產品特點,外在感官特徵,內在品質指標,產地環境,地貌土壤,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識使用,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特徵

絳縣柴胡成品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長6~15厘米。直徑0.3~0.8厘米。根頭膨大,頂端殘留3~15個整基或短纖維狀葉基,下部分枝。表面淺棕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顯纖維性,皮都淺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微香,味微苦。
絳縣柴胡
絳縣柴胡

內在品質指標

絳縣柴胡按乾燥品計算,含水分≤9.3%(《中國藥典》2015年版規定含水分應不得超過10.0%),含柴胡皂苷a(C42H68O13)和柴胡皂苷d(C42H68O13)總量≥0.34%(《中國藥典》2015年版規定含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總量不得少於0.30%)。經山西省醫藥與生命科學研究院實測,絳縣柴胡含柴胡皂苷a、d總量0.5163%,是《中國藥典》2015版規定(0.30%)的1.7倍。

產地環境

地貌土壤

絳縣位於山西省南部,運城市東北部,縣境東部和南部由中條山環抱,西部和北部由平川和盆地構成,東部與翼城縣毗連,西部和聞喜縣接壤,南跨中條山與垣曲相鄰,北部自東向西由翼城、曲沃兩縣和侯馬市環繞。境內海拔在550~750米之間,最高海拔2047米(么里鎮垣址坪村),最低481米(南樊鎮堯都村)。
絳縣柴胡
絳縣柴胡種、苗、株
絳縣柴胡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耕地土壤類型以褐土為主,黃土母質為第四紀風積物,是絳縣丘陵台垣主要成土母質。黃土母質以風力搬遷為主,特點是土層深厚,質地細而均一,顏色為淺黃色到暗黃色,質地多為輕中壤,疏鬆多孔,通透性較好,有直立性,含有碳酸鈣,pH值8~8.5,適耕性強,有利於種植絳縣柴胡。

水文情況

絳縣境內有涑水澮水兩大水系,河流總長度160餘千米,有中小型水庫14座,水資源豐富,適於柴胡種植。

氣候情況

絳縣屬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溫暖乾燥多風;夏季高溫,日照充足;秋季涼爽,雨量充沛;冬季寒冷,雨量稀小。年平均氣溫11.4℃,最冷一月,均溫-4℃;最熱七月,均溫25℃,年均降雨量630毫米。霜凍期十月至次年三月,無霜期190天,宜於柴胡種植生長。
絳縣柴胡
絳縣柴胡

歷史淵源

本草考證看山西為柴胡藥材的道地產區。
20世紀80年代後期,柴胡在山西省野生變家種植成功。
2014年,山西省絳縣建立了“國家北柴胡種子種苗繁育基地”。
2020年,山西省運城市為推動該市藥茶產業發展,設立了藥茶產業發展引導基金,通過科技、金融、人才、土地等全方位的支持,促進運城包括“絳縣柴胡”等產品產業更快發展。

生產情況

2017年,絳縣柴胡植1萬畝左右,年產量500噸。
2019年,絳縣柴胡種植面積為10000畝,年產量800噸。
2021年4月,絳縣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用好“絳縣柴胡”等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品牌,擴大建設2萬畝中藥材現代產業園,打造絳縣柴胡等藥材生產基地。

產品榮譽

2020年4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正式批准對絳縣柴胡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絳縣柴胡
絳縣柴胡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絳縣柴胡地域保護範圍包括運城市絳縣所轄古絳鎮橫水鎮冷口鄉郝莊鄉陳村鎮衛莊鎮么里鎮安峪鎮大交鎮南樊鎮總計10個鄉(鎮)189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0°24′~110°48′,北緯35°20′~35°38′。

質量技術要求

絳縣柴胡的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20-01-2793。
絳縣柴胡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耐旱、怕澇、宜選乾燥山坡,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栽培。
絳縣柴胡
絳縣柴胡
1、柴胡-玉米間作:
柴胡玉米間作套種的種植模式為:藥糧間作,二年三收(或二收)。即:第一年玉米地套播柴胡,當年收穫一季玉米;第二年管理柴胡,根據實際需要決定秋季是否收穫柴胡種子;第二年秋後至第三年早春清明節前收穫柴胡。
2、柴胡-小麥套種:
2.1、播種小麥:
每年9~10月份選地勢高燥、土質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塊,每畝施質農家肥1000~2000千克,磷酸二氫銨25千克,尿素10千克,深耕27厘米以上,整平耙細後以19厘米等行距播種小麥。選用株型緊湊、葉型上沖的中低桿品種。播量宜稀不宜密,適期播種量5千克。
2.2、適時足墒套種柴胡:
翌年春末夏初在小麥行間套種柴胡。柴胡套種適期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有灌溉條件的最好先澆水,待田間持水量降至80%左右時足墒下種,畝播量1.5~2千克。開寬3厘米、深1.5厘米的小溝,撒播種子播後蓋土0.5~0.8厘米。
3、摘蕾與打頂:
待株高40厘米時須打頂,防徒長。用剪刀剪去上面10厘米,10-15天后,當苗高50厘米時,再剪去10厘米,以此連打3-4次頂。同時還要不斷除去多餘的叢生莖芽,促使根部迅速生長,提高產量與質量。
4、產品收穫後產後處理:
採收柴胡以兩年生的產量為高。柴胡最佳採收期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採收時先割去地上部莖,再挖出根。隨收穫,隨加工,不要堆積時間過長,以防霉爛。挖出來的柴胡用剪刀剪去莖桿、蘆頭,用淨水冼淨。將已洗淨的柴胡根曬至半乾時,除去根毛,理順,用棉線紮成100克左右的小把,曬到含水量小於13%裝箱即為成品。
“絳縣柴胡”在國家農業農村部檔案劃定的地標地域保護範圍內生產,嚴格執行《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AP(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中二級標準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等規定,實施柴胡原料生產、貯存及炮製加工過程的全過程科學管理。

專用標識使用

絳縣柴胡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絳縣柴胡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規定生產和使用標誌,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絳縣柴胡”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結合標註形式。
絳縣柴胡
絳縣柴胡
絳縣柴胡專用標誌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實行公共標識與地域產品名稱相結合的標註制度。絳縣柴胡專用標誌的使用具體依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和《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規範》執行:
1、符合下列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登記持有人“絳縣果業發展中心”申請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①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產自登記確定的地域範圍;
②已取得登記農產品相關的生產經營資質;
③能夠嚴格按照規定的質量技術規範組織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④具有地理標誌農產品市場開發經營能力。
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應當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訂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協定,在協定中明確使用的數量、範圍及相關的責任義務。
2、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享有以下權利
①可以在產品及其包裝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絳縣柴胡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等、
②可以使用登記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宣傳和參加展覽、展示及展銷。
3、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①自覺接受登記證書持有人的監督檢查;
②保證地理標誌農產品的品質和信譽;
③正確規範地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4、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質量控制追溯體系。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持有人和標誌使用人,對地理標誌農產品的質量和信譽負責。
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冒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和登記證書。
6、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對農產品地理標誌進行社會監督。
絳縣柴胡
絳縣柴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